自從俄烏戰爭開打以來,外匯市場的兩大熱門話題,一是美元究竟會因為避險需求漲到多高?二是,為何人民幣可以這麼強?

攤開自俄羅斯正式入侵烏克蘭後的外匯市場走勢,不難發現,撇除美元,以及受惠於通膨背景的澳幣、紐幣等商品貨幣外,最抗跌的貨幣,就屬人民幣。甚至,若將時間繼續往前拉,人民幣也是近半年非美貨幣中,少數累積升貶幅度為正數的幣種。

同時間,不同於全球多數已經逐漸走向緊縮、實施升息的央行,中國人民銀行此時仍是逆向而行,持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況且它的GDP下修,今年以來中國股市大跌,也讓人民幣沒有更強的理由。

為何貨幣政策、經濟成長、股市,三者都是利空條件,卻催生出強勢貨幣,讓它形成俄烏戰爭下的另類贏家?

這背後反映出的,是在俄烏戰火下,中國與人民幣迎來的歷史機遇。

各國思考:下個是我?
俄早早提高非美儲備比率

表面上,俄烏戰爭檯面上最大的受惠者,是能源相對自主、遠離烏克蘭戰場的美國;不過,檯面下,外資投行高盛與瑞士信貸均點名,中國與人民幣,極可能成為潛在的最大受惠者。

撇除去年因為疫情趨穩帶來的轉單貿易順差效應,主要原因是,從歐美全面制裁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