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開年以來,我一個好朋友每個月都會籌辦一個城市走讀,每一次挑選一個地方,從早上9點走到下午5點,主要目的,是對一座城市做深度的探索。

最近一次,我們在淡水展開了一場歷史足跡的巡禮。從德記洋行一路漫步到海關碼頭園區,我們參觀了日本畫家木下靜涯的舊居,也探訪了馬偕──一位19世紀末至台灣的傳教士兼醫師,他所創辦的基督教長老教會。

在這次城市走讀的尾聲,我們來到「齊柏林空間」,那裡擁有著60萬幅齊柏林所拍攝的珍貴影像作品。

透過齊柏林的鏡頭,我看見台灣的景貌美不勝收,讓人陶醉其中。

這趟城市走讀給我很大的啟發,也讓我重新思考,什麼樣的旅遊形態,是台灣觀光產業當前所需?

我常被人問一個問題:經營一個觀光旅遊地點,是要讓100個人玩一次?還是一個人玩100次?

大多數觀光業者傾向選前者。咱們這行的傳統觀念是,旅客的「量」比「質」重要,因為要吸引人來旅遊並非難事,只要價格低就行了,但要讓人回味無窮、一來再來,就不是件簡單的事。

然而,這個老觀念,已經快要過了保鮮期。疫後國人蜂擁出國,國內旅遊人次快速下滑,加上對岸仍未決定是否開放陸客來台,台灣國內及入境旅遊人次能否重回過往高峰,充滿變數。

時空背景丕變,台灣現在要爭取的,是願意一再造訪的觀光客。這類型的觀光客重視慢活,更重視獨特體驗,他們會前往某地,進行深入的探索,聆聽那片土地的故事。

譬如,我的好朋友邱翊創立的「島內散步」,帶著旅客深入探索台灣的文化與物產,據我所知,很多台灣高科技公司的主管,就非常喜歡參加他主辦的旅遊行程。

又如,歐洲現在盛行入住「沙漠飯店」的旅遊玩法。這種飯店位於一望無際的沙漠裡,周遭什麼也沒有,沒有攤販,一片荒蕪,卻讓許多歐洲富豪趨之若鶩,因為他們想要在疾如旋踵的生活節奏下,找個能隔離喧囂的世外桃源,讓自己步調慢下來。

觀光旅遊要創造價值,一定是靠故事和體驗。能觸動人心的故事、能讓人嚮往的體驗,才能創造不一樣的情感,讓人流連忘返。

在經濟學中,商品數量乘以價格就是產值,若品質改善後,價格上漲的幅度遠超數量的下滑幅度,整體附加價值提高,產值不降反增,不是更美好嗎?

透過「質」的改變,去帶動「量」的變化,這才是台灣觀光業、乃至於所有服務業應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