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慚愧,如果不是這場糧食危機,我可能不認識他們。

當各國限制糧食出口,新加坡甚至發種子鼓勵民眾在家種菜,商周同事討論著:台灣糧食自給率夠嗎?除了漲價,大家還能做什麼?

我們開始把焦點,從國際拉回國內。主跑食品業的記者游羽棠從上游溯源,她發現,戰爭與通膨,打亂原本的供應鏈關係,也讓台灣農業出現新可能。

在南台灣,她看見農民的地瓜田,取代進口薯條,格外品還能加碼養出優質國產牛。過去進口大豆比國產便宜,如今黃小玉創歷史天價,國產優勢浮現,食品大廠也上門談契作。

機會留給準備好的人,但誰敢在機會沒來前,先準備好呢?

羽棠說了一個動人故事。她在苗栗苑裡、台中大甲,看到金黃稻田旁出現大豆田,背後,是兩位年輕人6年的奮鬥。

他們成立中都合作社,向農民契作大豆的第一年,收成前碰上雙颱。當他們擔心大豆收成,農民卻反過來安慰他們:別怕,農委會主委要來了,我們打掉領災損補助就好。

他們一心想救大豆,但農民害怕血本無歸。身為農業博士的馬聿安勸農民:你跟著我們,我們會幫你把大豆顧好,現在的農業技術,可以讓這些大豆收成的。

當時,他才30歲。一部分人相信他,選擇保留大豆,一部分人擔心,選擇打掉領補助。結果大豆挺過雙颱,留下來的農民開始相信,知識可以保護作物,契作面積越來越大。

台灣的大豆、小麥,自給率僅約0.1%,提升大有可為。但過去,相信自己能打敗進口品的人,太少。

羽棠描述這些年輕人,都不會用「愛台灣」這類情感訴求,而是講:「請給我一個上架的機會,你可以不選擇我,但請你先認識我。」

攤開數字,台灣稻米自給率超過100%,並無缺糧問題,但食品價格還是飆漲,為什麼?總主筆國禎說,「我們缺的不是糧,是缺資源正確利用。」

太多的土地種吃不完的稻米,太少的土地種雜糧,新農民證明了,台灣自己種,未必比較貴,「現在,應該重新設定自己的飯碗組合,你的身體、土地、糧食,可以連結在一起。」糧荒帶來什麼新機會?本期有精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