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波ETF(股票指數型基金)的狂潮,正在顛覆投資市場運作邏輯、企業募資,甚至改變台灣。

統計顯示,台股ETF規模高達1.75兆元,短短4年暴增8倍,成長速度稱冠亞洲;反觀,曾是台灣人最喜愛的金融商品——投資型保單和非投資等級債基金,保費收入和規模不斷萎縮。

重塑台灣資本市場格局
散戶力量大集結,助攻台股2萬點

更不可思議的是,過去10年,台灣股市是由外資所主導。如今,凝聚散戶力量的ETF,竟可扳倒外資。

在3月18日到22日的攻克台股兩萬點當週,3大法人中,外資賣超366億元,自營商也賣超33億元,但加權指數卻站穩2萬點,關鍵原因,就是在ETF的驅動下,投信買超金額高達713億元所致。

過去,散戶經常成為大戶和外資「倒貨」的對象,因此被戲稱為「韭菜」。如今,韭菜們在ETF高高揚起的戰旗下集結,如同扳倒巨人歌利亞的大衛,連外資都得俯首稱臣,成為AI題材後,拉動大盤繼續上攻的強力動能。

所以,不論你是否有投資ETF,你都必須了解,這個全新的遊戲規則。

效應1》尾巴搖狗,撼動市場
瑞銀:建議買未掛牌ETF成分股

ETF熱潮顛覆了許多根深柢固的投資法則,其中一大改變,就是「尾巴搖狗」效應。瑞銀最近甚至出具一份報告,直接建議投資人提前去買尚未掛牌的ETF成分股。

除此之外,還要搞懂ETF引發的「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的威力,連手握30兆資金的壽險業,都不敢輕忽。一名大型壽險公司高層透露,為了提升投資績效,他們配置了「ETF分析師」,負責預測幾檔巨型ETF將會調節哪些成分股,好在買入前先布局、賣出前先拋售。

效應2》改寫金融業規則
基金經理人、銀行理專要更拚

ETF也重塑了金融產業的遊戲規則,基金經理人和銀行通路的重要性,都將隨ETF的高速發展而持續降低。雖然ETF設計原則是複製大盤走勢,不追求超越大盤的績效,儘管如此,長期來看,光是大盤的上漲幅度,就足以擊敗多數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的操作績效。

連銀行做為基金通路的角色,也因為ETF崛起而被弱化。

近年台灣人最喜愛的商品,是海外高收益債基金,以及儲蓄險和投資型保單,而銀行理財部門,是這類商品最主要的銷售通路。

投信業由外商主導的時代,也隨著ETF的蓬勃發展,宣告落幕。

轉型,成了外商投信的當務之急,像大華投信、野村投信,就相繼推出台股ETF,跟上台灣投資人的新偏好。

效應3》上市企業改善公司治理
發更多股息、增競爭力搶當成分股

ETF的影響範圍還不僅於此,這股趨勢,還將影響上市櫃公司的公司治理表現。

要被ETF的光環照耀,尤其是標榜高配息的ETF,上市櫃公司就得對股東更大方,配發比之前更多的股息。

對公司的大股東而言,配發更多的股息,除了自己受惠,若公司被納入ETF,股價就會一飛沖天,其身價也會倍增,利人又利己。

同時,公司致力提升競爭力,進而帶動獲利成長,使股價上揚,公司市值也隨之攀升,就有機會被納入成分股,再進一步推高股價、擴大市值,形成良性循環。

為何ETF會在台灣捲起千層浪?背後關鍵因素,竟是和薪資結構有關?近年來物價高漲,尤其調漲電價後,新一波通膨蠢蠢欲動,民眾生活負擔更加沉重,ETF「月月配」這三個字,成了最強吸金魔法。高股息ETF適合我嗎?該解定存搶進嗎?ETF效應完整解析、3大族群布局攻略,鎖定1898期商業周刊。

一鍵訂閱》AI以外最重要3個字,ETF扭轉台灣錢潮
買不買都必須懂!ETF改寫台股
「月月配」暴紅竟和漲電價有關 低薪就是ETF最大推手
該解定存投入?資金怎分配?三大族群買ETF全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