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商周編輯處出現激烈,且難有共識的辯論是在2014年,ECFA太陽花事件發生時。

7年後,台灣的能源轉型問題,讓大家又相約在執行長室裡「論劍」。

一開始,總主筆國禎要大家表態:「你們說要非核家園,那個核是指什麼核?是核四,還是未來會改善的核能技術,如果你願意相信,人類的文明會不斷進步,那再進入辯論。」

大家雖然先同意:核能技術仍會進化,無須現在就否定可能,但衝突仍然展開:

一方論述是:「核電一旦出事,就是災難,而且,我們憑什麼把核廢料留給下一代,或是弱勢國家?這是商周相信的價值?」

「那住在煤礦附近或因肺腺癌而去世的人,就該死嗎?這些人就不算犧牲者嗎?」另一方的人反駁。

一度,副總主筆少強以經濟學視角去討論:「你多一個選擇(核電)比少一個選擇好,啟用之後你可以備而不用。」

結果,又啟了另一個戰局: 「你算過做這個選擇的機會成本嗎?」

「每個選擇都有代價,當初日本因為311地震把核電廠關掉,大量進口天然氣使貿易赤字飆高,結果造成貿易逆差,2013年更達11.5兆日圓⋯⋯。」

「那你告訴我,倘若核廢料造成蘭嶼廢島,這個成本怎麼算?」

這個共事超過十年,默契十足的團隊,在下半場時,幾乎呈現各說各話的狀態。

直到有人說:「如果連我們都這樣(吵),台灣能找到共識嗎?難怪大家很難理解狀況。」

這句話,讓眾人冷靜下來。

原來,現在太多能源選擇的外部成本,根本沒有被量化計算,很難看清利弊得失,自然,人們很容易跳到價值觀的論述,或被政客操弄。

這期封面故事,是商周團隊嘗試從理性數據中梳理的現況,論述不動聽,但卻是在激情公投後,2300萬人要一起面對的議題。

「懷疑一切與信任一切是同樣的錯誤,能得乎其中方為正道。」在眾多紛擾中,與各位分享這句我很受用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