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處有危險─父母妄想症

沒錯,21世紀在德國的小朋友,其成長是個危險艱鉅的任務。

【案例:測量陰影下的室溫】

幼兒園老師收到家長明確的指示:「一位家長在小朋友的櫃子上貼了一張紙條給我:『18.5度以下穿毛衣,22.5度以上穿防曬上衣。室外的溫度請以陰影下的溫度為準。』」

有時候,連奶嘴也是衣著的一部分,而且具有盾牌的功能:「一位母親跟我們說,她一歲半的女兒跟我們去遊樂場玩的時候,務必要時時含著奶嘴,這樣才不會有蜜蜂飛進嘴巴。」

你永遠不知道哪裡潛藏著危險!一位母親在幼兒園裡引進「受傷紀錄」,好知道孩子身上每一個傷口的來源;另外一位母親還試圖請幼兒園禁止使用剪刀,因為她兒子有一次不小心剪到自己。幼兒園園長拒絕她的請求時,她就跟其他家長求助:「一位母親請求我們家長代表會想辦法讓幼兒園禁止使用剪刀。她兒子有一次用剪刀時不小心傷到了自己,因此幼兒園裡所有的剪刀都應該立刻消失,而且剪刀本來就很危險。」

【案例:受傷紀錄】

「在一位特別擔憂的母親要求之下,我女兒的幼兒園開始採用一種紀錄,用來詳細記錄小朋友幾點鐘、在哪裡、怎麼樣受了傷。家長來接受傷的小朋友時,還要在受傷紀錄上簽名。我女兒也是。她有一次爬到桌子下去撿拼圖片,結果撞到頭。我問她事發經過時,她根本不記得自己撞到頭。」

這顯然是頭部重傷導致的終生失憶症!

牽著媽媽的手進教室

沒錯,要放開孩子的手真的很難。但是最晚到了小孩上小學時,當爸媽的就應該堅強起來。然而直升機父母做不到。一間小學的大門口掛著一個大牌子給家長看:「從這裡起我們可以自己來。你們的小孩敬上。」另外一間小學在通往教室的路上設起這樣的路牌:「再走25公尺,你就得放開孩子的手」、「再走10公尺,就得放開孩子的手」、「請在這裡放開孩子的手」。但有下述這樣的家長,我們也不以為奇了。

【案例一:不能自己去上學】

「我兒子上的小學裡,大多數的小孩都不能自己去上學,都是由父母接送。早上,媽媽還跟著走到教室門口,幫小朋友換拖鞋,儘管老師早已多次請她們別這麼做,因為這樣只會使小朋友更難養成獨立的性格。」

【案例二:老師連教室裡的「自主權」都保護不了】

「教室門已關上,儘管我已多次要求,這位母親還是拒絕立刻離開,並辯解道:『我只是幫我兒子穿個拖鞋,之後我立刻就走。還是你想要我兒子著涼感冒?』這個自己都不好意思的兒子幾歲了呢?快10歲。」

【案例三:把課本紙筆放好】

「一位母親在兒子上一年級時,每天都還跟著兒子進教室,為兒子把課本紙筆等『正確』放好,之前還幫兒子提書包、換拖鞋。老師請她給孩子機會練習獨立,她只回答:『不要管我!只有我知道什麼對我的孩子最好!』」

【案例四:追著女兒去上學】

「我們就住在一間小學附近,每天都可以看到不少笑話。像是有一個爸爸,讓女兒騎腳踏車或滑板車在前面,他自己則滿載著女兒的書包和運動背包,試圖趕上女兒。」

【案例五:小孩太累不能背書包】

「我常常看到有個媽媽把兩個女兒的書包一直提到學校。一天─她2個女兒分別已經上二年級和四年級─我故作幽默地對她說:『妳2個女兒真享受,有媽媽幫忙背書包!』她既吃驚又嚴肅地回答說:『我的小孩早上還這麼累,怎麼可能自己背書包!』」

【案例六:每天送2趟】

「我們附近有個鄰居,一家四口,有2個小孩,兒子上四年級,女兒上二年級。他們的媽媽早上總是帶著女兒把兒子送到學校,然後跟女兒回家,45分鐘後又走同樣的路把女兒送到學校。我問她為什麼還送這麼大的孩子去上學,她只說:『因為他們喜歡這樣。』我覺得家長這樣剝奪孩子在上學路上跑跳玩耍的機會,真的很可惜。我小時候就很喜歡這樣,路上你可以有新的經歷,可以玩耍、談天、耍寶。」

耍寶?千萬不要!生命是嚴肅而危險的,尤其是在學校裡。下一章裡,我們來看看教室裡的直升機父母。

「請把考試延期」等各種荒唐的要求

「喜歡抱怨又常常抱怨的家長其實不多,」一位老師說,「但是少數幾個常常抱怨的家長,我們老師全都認識。」另外一位老師也證實:「這些直升機家長大概只占所有家長的20%,但是占用我們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感覺起來就像80%。」還有一位老師說,其中尤以喜歡插手干預的母親為多。「她們會要求像是:『我們希望你少出一點小組作業。』但是學校又不是餐廳,可以自己點菜。」然而有些家長果真就是這樣,好像自己在度假旅館一樣,而且還吃喝全包。

這表示,學校還應該配合學生的假日活動。這是最基本的吧!

【案例一:不上課,去度假】

一位母親的請假單寫道:「我們週五要開車去波羅的海度假,因此我們在此通知你,我們的雙胞胎這天不能來上學。我們想讓小女兒在車上睡午覺,所以必須配合她的午睡時間出發,這樣才能好好享受假期的第一天。」

【案例二:不實習,去滑雪】

「家長會上老師宣布,學生要實習。第三學年的實習剛好會碰到復活節假期的頭兩天。許多家長一聽都怒不可遏:太過分了,因為我們早就計畫好要去滑雪!」

【案例三:為了練桌球,不上體育課】

「一個17歲中學生的家長在學校提出申請,請學校把週五下午兩點開始的體育課改時間。原因是:他們的兒子之後還要去練桌球,如果他中午沒好好吃一頓午飯,這樣就太累了。我查看課表,發現這個學生週五從11點半到下午2點根本沒課。學生的母親聽了解釋說,她自己下午2點才到家,因此無法給兒子做午餐。我說,她兒子也許可以自己簡單弄一點吃的,或者至少把飯菜熱一下,她的反應是不可置信。校方後來回絕了這份申請。」

【案例四:請把法文考試延期】

「下學期的學期初,我為八年級學生安排了法文考試。內容主要是複習上學期學過的東西。考試那天,一位媽媽寄了一封電子郵件給我,請我把考試日期延後,因為她兒子週末忘了把法文課本帶回家,因此『無法好好為考試做準備』。為了他一個人把整班的考試延後?我當然沒這麼做,而且回覆說,我們上週已經為考試做了很多練習,考試無法改期。她沒再寄郵件給我,但是寄給了校長。」

以上只是例外?是就好囉。

【案例五:還沒準備好】

「要考試的前2天,一位家長寫了封電子郵件給我:她覺得自己的孩子還沒為考試完全準備好,因此想請我把考試延期。我沒延期。而且呢,這個學生這個學生最後考出的分數是二(好)。」

【案例六:為了過生日把德文考試延期?】

「一天中午,我收到一位父親的電子郵件:他兒子馬上要過生日了,生日這天他邀請了班上一半的同學。但是現在有一個問題:隔天有德文考試。考試可以延期吧,否則壽星和客人就無法開心地慶祝,也就是整個慶生會的歡樂氣氛都沒了。我很友善地回覆說,我無法這樣把考試延期。幾個小時過後,家長代表打電話給我,也是為了同樣的請求。於是我跟她說明,我不能為了班上25個學生的生日,每次都把考試延後。」

這位老師和許多《明鏡週刊》網站讀者覺得這樣的請求太放肆、過分和自私,卻又可能引起其他家長的不滿。理性家長的批評遭到如此的反擊:「有個小孩要過生日,很早以前就計畫好了,而且邀了全班一半的同學。結果老師宣布隔天要考試,把大家的計畫都搞砸了。如果考試沒辦法延期,那就是沒辦法延期,但是問一問總可以吧?我實在看不出這樣做有什麼不對。」

不,如果你總是坐井觀天,那當然看不出來有什麼不對。而且你自己的孩子就是天空的中心。

為了孩子的福祉,直升機家長往往不只勞動自己和其他的家庭成員,還試圖勞動全世界,其中尤以老師為最。

【案例:請幫保羅找到早餐!】

「為了在緊急狀況(!)或學生突然生病時,家長可以聯絡我,我把手機號碼給了所有的家長。一天,一個二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傳了這則令人不可置信的簡訊給我:『我把保羅的早餐放在外面他放衣服的櫃子上。他今天早上忘了帶。請你幫他找到早餐!』」

我們恐怕還要稱讚這位媽媽這麼謹慎,因為接下來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家長真的會為了這樣的事闖進教室(因此出盡孩子的醜)。有些家長似乎完全忘了,老師不是只有一個公主王子……嗯,一個小孩要照顧:「一個學生上課時突然生病了,很不舒服,因此我打電話給他媽媽,請她來接小孩回去。她的回答是:『你不能帶她去看醫師嗎?我現在沒時間。』」

【案例:外套在哪裡?我去找警察!】

「我心情愉快地從停車場走向校門口,結果在校門口已經有個媽媽在等我:她兒子的外套不見了,而且已經超過24小時。她給我一張外套的照片,要求我請其他老師一起協助找到外套。我請她再等個2、3天,因為根據我們的經驗,這些東西通常自己會再出現。結果她氣沖沖地說,她現在要去警察局報竊盜案。後來我只好把照片拿給每個同事看。校長也請每位老師問問自己的班級,因為這個媽媽為了這個『案件』也寫了一封好幾頁長的電子郵件給他。2天之後,外套又出現了。一個同學拿錯了帶回家,而他媽媽沒有馬上發現。」

這些爸媽似乎沒想到,老師的角色是教導孩子重要的東西,而這些額外的要求只是沒必要地浪費老師的時間、耐心和精力。甚至還有更過分的:「你當老師的下午不用上課。那你能不能過來幫我們家小孩上個家教?你一定不收錢!」

還有一位老師吃驚地發現,家長已經為學生重新安排了教室座位:「我們跟治療師討論過,××現在起應該一直坐在你旁邊,這樣他才會專心。」

家長提出這些要求,最後都會得逞嗎?

「如果家長很有影響力,那麼老師是有可能會讓步。」一位老師說,「但是如果家長提出沒必要或太自私的要求,許多老師就讓它左耳進右耳出。」

【案例一:個人瑜珈課】

「一個已經成年的學生的爸爸請我在考試前帶他兒子去一間安靜的房間,跟他一起做呼吸和放鬆練習。我的回答讓他很氣憤,因為我跟他說,這辦不到。第一,如此會占用我的工作時間;第二,我不能丟下整個班級,自己離開;第三,我不能跟男性學生單獨在一個房間裡;第四,我們連個掃具間都沒有,去哪做這種練習。」

【案例二:寫電子郵件即可】

「你能不能一週一次跟我說一下×× 在英文課上的表現呢?寫電子郵件即可。」

【案例三:請幫我兒子收拾東西……】

「最近一位母親請我幫她兒子下課後把上課用過的課本等收拾好,然後下次上課再幫他帶來,因為她兒子恐怕只會把東西弄丟。請注意,我是中學老師喔。」

家長請老師為自己的子女收拾東西,這樣的要求實在太過分了,但願這種狀況還不常出現。但是世界各地每天都可以見到的現象是:直升機家長把孩子忘記的課本、體育用品或巧克力棒一路送進教室,而且臉上的表情還似乎在說,這些東西是攸關生死的藥物。「可惜今日的家長幾乎不給孩子機會自己去化解衝突,或者至少去面對不愉快的狀況,然後自己想辦法解決。」一位教育學家說。

「有一次,一個學生忘了帶早餐。他的媽媽門也不敲就闖進教室,也不說聲『你好』或『不好意思』,把早餐交給兒子就又跑出去了。」這樣的行為使美國阿肯色州(Arkansas)小岩城(Little Rock)天主教男子高中的校長史帝夫.斯卓瑟(Steve Straessle)再也受不了了。新學年開始時,他在校門口掛起一個大牌子:「如果你想把兒子忘記的早餐、課本、作業、用具等等交給兒子,請在此處轉身離開。你的兒子會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這位校長在之後的訪談中解釋,學校其實早已禁止家長送來學生忘記的東西,但是因為家長經常不合作,所以現在才掛起這個大牌子。而且:「尤其是青春期階段的孩子往往有這種依賴性,只要一打電話給爸媽,爸媽就會過來為他們解決所有的問題。」

書籍簡介

老師請把考試延期,我兒子要過生日:德國直升機父母毀滅教育現場實錄

作者:蓮娜‧格雷納(Lena Greiner), 卡蘿拉‧帕德柏(Carola Padtberg-Kruse)

譯者:羅慕謙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期:2018/11/28

作者簡介

蓮娜‧格雷納 Lena Greiner

1981年出生於漢堡。在漢堡、柏林和美國華盛頓特區主修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後擔任自由新聞記者,以教育政治為主要報導議題。2013年起,於德國《明鏡週刊》網站擔任編輯,2016年起兼任該網站教育部門副組長。

卡蘿拉‧帕德柏 Carola Padtberg-Kruse

1976年出生於德國萊茵蘭區。在波昂和倫敦主修英語文學和政治。後於德國《時代週報》網站擔任實習生,2005年起於《明鏡週刊》網站擔任編輯,負責文化部門。有三個小孩,居住於漢堡。

譯者簡介

羅慕謙

曾任出版社翻譯、編輯。國立台灣大學醫學系、德國美因玆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現於該校攻讀博士,兼職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