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蘇明進,人稱「老ㄙㄨ老師」,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任教於台中市大元國小,曾榮獲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Power教師入圍獎、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多次受馬來西亞華校教總之邀,至馬來西亞全國各地巡迴講學。

 一位焦慮媽媽,認真提問孩子學習數學卡關了,該如何協助?她自問自答的寫了一大篇回顧過往學習數學的心路歷程,相當精采,值得一讀!

為什麼一升上高年級,數學就考不好? 

我要認真發問:我兒子在中年級的成績不太差,數學都可以考個80、90分,但為什麼一到高年級就變成這樣?我現在發現,可能是他對於數學的認知和理解方式,會讓他卡關。

比如我兒子只會用單一路徑去解題、套公式、套方法,但沒有想說怎麼運用自己理解的去試試看。他可能不是不會,而是找不到「解題公式」。

像昨天我請他回去複習國小3年級的數學,算到有缺口面積的題目時,明明就缺了6格,但他還是習慣想1格、1格的算。後來,我就帶他從另一個解題方法,用完整面積減掉缺的格數。

以前我數學不好,就有老師說我是什麼「社會腦」,不是「數學腦」。在國中的時候,我就接受了這個設定。但現在我才發現,我只是沒有理解數學的學習方式。原來,我小時候數學學不好,是為了幫助我兒子?我這位媽媽當得真是用心良苦啊!

前幾天看到一篇數學老師寫的文章,他說「數學要去理解定義」,我才恍然大悟。我都沒有去理解定義,都是直接進入算的部分。可是因為不了解原理,根本就一知半解,題目一變化,就不會算。

我兒子也有這個問題。我問他為什麼這樣算,他都講不出來。我對他說:「我之前有講過啊!」他就說:「我們老師說要這樣算。」

我昨天會特別注意他知不知道「面積為什麼是用乘法」,是因為他有一天不小心點到國中數學的影片在講分配率,影片是用面積來解釋,但我沒有陪他看完。我現在也只記得國中的公式⋯⋯什麼(a+b)平方=a平方+2xaxb+b平方,但為什麼這樣,我不知道。知道怎麼推導出公式來,很重要嗎?

所以我一路歸納下來,是不是就是學習這些原理的方法錯了?我現在比較希望他把這個補上和改變他學習的方式。

我以前小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要算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是現在陪兒子解題,我才發現:「喔,原來可以運用在這種問題上。」還有他現在6年級學比較值、基準值,我才發現:「原來可以用這個方法就簡單的算出來!」那我以前小時候到底在學什麼啊?

我現在其實連「如果我要有30%的毛利,我要賣多少錢?」和「為什麼要用除法來算?」都搞不清楚,得用計算機按來按去,找到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字,才會放心。

好啦,我講完了。講了這麼大一篇,我的結論是:有好的數學老師真的很重要啦!

・・・

大家讀完後,是不是很有共鳴?這篇完全道盡為人父母用心陪伴孩子學習的辛酸與偉大啊!其實,有些問題的答案已經呼之欲出了,不過我還是試著從一位老師的觀點,和這位媽媽友人溝通數學學習的困境與因應對策。

1.升上5年級即遇到數學學習的大斷層

通常一升上5年級,學生和家長就會在第一次數學考試時被大震撼到。

這是因為學習的難度加深了,內容變多了,題型變得統整了;老師們也覺得學生的年齡增長了,可以出更複雜、靈活的題型。因此,如果孩子過往的基礎沒打好、沒有及時調整讀書的方法,往往在第一次考試時就會拿著難看的分數回家。

2.數學學習基礎不穩的危機

數學課程的編排,其實是螺旋式的架構,也就是先學一部分,等到下學期、下學年,繞了一圈,再往上疊加學習新的內容。

例如:學生最頭痛的「分數」主題,就是先學除法⭢分數⭢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分數、小數互換⭢擴分、約分、通分⭢分數的加減⭢分數的乘法⭢分數的除法⭢分數的四則運算⭢分數、小數的四則運算⋯⋯是不是感覺很沒完沒了?

但孩子若在前一個基礎沒學好,又快速進到下一階段,就會在感覺好像有聽懂,但又處處卡關的狀態下,瞎猜或亂算。其實,孩子的數學不是在高年級才變得不好,而只是體現出過往那些年數學學習的結果罷了。

3.過於重視計算精熟,而忽略題目理解的結果

如果大家有認真研究過數學課本,就會發現一個單元的編排是有規律性的,例如在「分數加減」這單元,先學分數加法,再學分數減法,但學生在學習時,往往按照這種排列規則,大量精熟如何計算分數加法,再精熟分數減法的算法。在那一個小節裡,完全不理會老師解析為什麼這樣的題目是要分數的加法,而不是分數的減法。

然而,在正式的考試裡,出題是不會有排列規律的。學生若無法理解題目,從中汲取出算式來,就只會瞎猜是用加法或是減法。

尤其是愈到6年級,所有的題型愈來愈少計算題,會出現更加統整的文字題,甚至是整個單元都是用文字題來表示。

混雜了四則運算的題目,若出題的老師再變換句子順序、多放入幾個數字,學生怎麼也猜不出來該如何列式。

4.學數學要從題目的閱讀理解開始

我在教數學時,因為深知孩子們的痛點,所以都是用「讀題」來帶,分析題目的關鍵字,分析題目裡隱藏的算式,再來教如何計算。

若孩子能夠看到題目文字裡隱藏的「單位量」、「單位數」、「總量」為何,要列出是乘或除的正確算列就不會太困難;能分辨「基準量」、「比較量」,在誰是誰的幾倍的大魔王題時,就比較不會卡關。看到文字,腦袋就自然拆解成算式,才是數學考得好的關鍵。

5.學數學的挫敗,容易帶來我很笨的自我暗示

國小的數學科,真的是一個奇妙的存在,因為它是如此需要每個單元的基礎都要穩固,才有辦法考出好成績來。如果經常用背的方式來讀數學,總有一天會慘遭滑鐵盧。

但當孩子的數學愈考愈差,他們會自我暗示:「我就是不夠聰明,才會成績這麼差」、「我真不是一塊讀書的料,我就是很笨」,或是大人們也會對學生下魔咒:「你數學很差,只適合去讀文組」、「你就是不夠努力,才會考得這麼差」⋯⋯

所以我在陪孩子們算數學時,我都極力小心呵護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樂趣。我用很多微小的成就感,來支持他們學數學的動力。我不愛出太難的題型,我只要確保他們是真的理解了、真的會算了,那會比什麼都還來得令人高興。

6.要一直為孩子植入成長型數學思維

學數學,必須把孩子害怕、想逃避、討厭數學的負面情緒先消除,因此在他們的腦中,一直保有成長型的思維就很重要。

真的沒有什麼數學腦或社會腦,只有比較喜歡的科目和比較不喜歡的科目。數學很需要理解的能力,但也許是在那個急迫的時間區間裡,孩子還找不到可以理解的切入點。

小蘇姑娘(編按:作者的女兒)有時候會看著我教的學生的課本,羨慕的說:「厚,他們的課本好簡單喔!」

但事實上,她忘了那些單元,也是她小時候遇到的痛點單元。只是因為年級增加了、能力累積了,她能夠理解那些原理和公式了,學習就變得簡單了。

我總是對學生說:「你不是不會,只是在這個時間點裡,還沒有找到方法。試看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甚至那些數學不靈光的孩子,當我看到他們學會了、面對很難的題目卻答對了,或是他小心的處理那行算式,我都會用誇張的語氣,開心的告訴他們:「你的努力,讓你弄懂了,要為自己拍拍手,謝謝自己。」「其實你有一個好的頭腦,不讀書,放棄了,實在是太可惜了。」

7.鼓勵孩子多元的解題策略

教孩子數學時,可以的話,同時間我會列出2到3個算式來,讓孩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切入題目。

理解能力好的孩子,就可以學習更高階、較統整的快速解法;理解能力還跟不上的孩子,沒關係,就用簡單但花點時間的方法,再慢慢的解開題目就好。解題完,我會問孩子們聽得懂哪個解法、會想採用哪個解法呢?

我要做的就是示範。示範在面對數學時,要保有靈活的思緒,用自己已學會的能力,多方嘗試,去試著解開未知的題目。而不是限制孩子只能用課本上的解題公式來解題。

8.給孩子公式和標準答案,會扼殺學習動力

直接教孩子如何算,或是給他們算式或抄答案,等於在消磨他們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情。當孩子來發問時,引導他們理解公式如何而來,並且在生活情境裡運用,這才是有意義的學習,也才是真正的學會。

所以我都會用「放聲思考法」,我問,孩子回答。一步一步的帶著孩子去思考下一個步驟該如何列式,並且最後讓孩子後設認知的說出剛才的解題過程是什麼。

當孩子能說出完整的過程時,他會開心的蹦蹦跳跳回去寫他的數學難題。而這樣的指導模式,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練習,養成習慣。

9.抽象的數學,需要生活經驗的擴充來助攻

要對孩子強調,數學即是生活,生活裡處處是數學,並且展示、證明給他們看。

之前暑假時,小蘇姑娘多了很多時間,於是我讓她協助整理家裡。讓她把多年的舊書整理打包、上架賣二手書,並且全數當作她的獎學金。

那陣子的小蘇姑娘超級無敵投入,每天在清潔書本、裝箱、打包、算成本、算折數、算訂價中,忙得好開心。而無形中,也把「成本、訂價、打折數」這魔王習題全學會了。

有時候整理到一本好書,她也會停下來,開始翻閱。這件事,不但讓她學習整理家務、建立金錢觀念、複習數學觀念,還能增加閱讀能力,真是好處多到爆表的好點子啊!

10.找出孩子的學習卡關難處

這位媽媽友人超棒,即使孩子畢業了,仍有心的帶著孩子重新再複習過往的學習單元,想在升國中前為孩子打好數學基礎,而不是把孩子的學習外包出去。

不過媽媽友人最想發問的是:有沒有一個系統可以更快速、更直接檢視孩子的學習卡關處?

目前「均一教育平台」的檢測功能做得不錯,會為孩子列出「建議的活動」,並引導孩子前往該單元深入學習。或是家長也可以在平台上幫學生出考卷,平台也會直接幫忙分析孩子的卡關單元,並為孩子推薦可以繼續深入學習的單元。

・・・

數學不會,就真的是不會嗎?也許我們可以跟孩子分享,遇到困難就想放棄,這種念頭是身為人都一定會有的。只不過,不想放棄的不甘心,想必還在心裡頭跳動著。

孩子從來不缺的就是指責和規定,他們更需要的其實是突破困境的方法。陪著孩子從困境中找到方法,是送給孩子一生最好的禮物。我們一起再努力看看,讓孩子再一次愛上學習吧!

*本文摘自寶瓶文化《親師衝突:如何溝通?達成親師生三贏》

書籍簡介

蘇明進
人稱「老ㄙㄨ老師」,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博士。任教於台中市大元國小,曾榮獲GreaTeach全國創意教學獎、Power教師入圍獎、親子天下教育創新100,多次受馬來西亞華校教總之邀,至馬來西亞全國各地巡迴講學。

現任《親子天下》、馬來西亞《孩子》專欄作家,以及台中室內合唱團駐團編導。著有《同理心身教》、《交心》、《親師SOS》、《讓孩子潛能大大發光》、《希望教室》、《2300星際大戰》等著作。諸多著作亦同步出版於中國、馬來西亞等地。

致力於創作帶給孩子們力量的歌曲,包括〈勇氣之歌〉、〈夢想遊樂園》、〈快樂水晶球〉等熱門合唱曲目,以及〈兒時情景》、〈哇,阿卡貝拉〉等合唱親子音樂劇。主持「K歌Su房」podcast,與更多家長及老師分享教養新知。

來自雲林的小農村,喜歡純樸的人事物。喜歡孩子,喜歡教學,喜歡說故事,喜歡用孩子的思維來看教育。一直擔任導師的職務。喜歡待在教室裡,陪孩子們一同歡笑、找回自信,看盡人生精采美景。

臉書粉絲專頁:老ㄙㄨ的教育隨想 facebook.com/ClassroomOfOldsu/

責任編輯:陳柏燕
核稿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