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403花蓮大地震後,台灣4月累積的地震數量直逼前兩年總和。為確保資訊不漏接,很多人的手機都下載了這款專門提供給iOS系統的地震倒數預警App「台灣地震速報」,數度登上天氣類排名第一名。也讓更多人認識這款手機程式的開發者,原來是正就讀康橋高中三年級的學生林子祐。

雖然,軟體爆紅後,也因為其嫁接其他軟體、以及未直接獲得氣象局授權,而引發爭議,不過,林子祐後續的多次聲明和致歉等作為,反而也獲得許多民眾的支持。

「謝謝你的開發(微笑)不要因為負面訊息而影響自己,你做得很好(讚)相信許多人跟我一樣,因為你的開發而獲得安全感⋯⋯」「自己也是高三生,專題也是製作關於天氣的應用程式,只不過我們沒有上架到商店上,很佩服作者這麼有才華。」

還有很多人好奇,林子祐究竟來自什麼樣的家庭?家長怎麼培養出孩子的責任感、學習行動力?

林子祐的爸爸,是陽明交通大學工學院院長林志平。他秉持的教養觀是,獎勵孩子的學習過程,而不是成果。至於程式語言的學習,其實是爸爸希望能給孩子,面對未來世界的資訊素養。這兩者的搭配下,林子祐的學習成效已經讓更多人見證。

以下是商周記者專訪林志平,以第一人稱方式呈現他的教養觀與經驗談,給更多家長們參考:

子祐從小對天災、颱風、地震很關切。反而他一開始,並沒有對程式設計特別有興趣。這方面其實是我主動安排,讓他在暑假接觸一些程式語言的基礎。因為我們住在學校旁邊,這裡有些研究生會利用暑假開課,像是夏令營,收費不貴,一直到他讀國中再開始接觸Python(程式語言)。

我會想要讓他學,是因為我覺得19世紀是工業革命,至於資訊革命則是現在進行式。然後,我們可能正踏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就是「AI革命」。

現在的我依然這樣認為,21世紀(需要的)是資訊素養,就像以前(需要)的識字能力。因為這裡的資訊素養,不見得是你要對電腦有興趣、你要學習電腦科學。我覺得應該要培養大家一個認知:鼓勵學程式語言,就好像鼓勵大家學英文。你每懂一個新的語言,就都是給你開了另外一扇窗,解決你想要解決的問題,帶來更多可能。

不過,如果今天學一個課程,學生修它,是學這些語法是什麼?沒有應用目的,那學生會學得沒有成就感。所以重點是要從「做中學」,學會「學習如何學習」。

比如說小孩子的這個事為例,是他發現,蘋果手機可能比Android手機用得更普遍,那蘋果手機如果有一款地震速報,不管(地震規模)大小都能設定通知,會不會更好?為了達到目標,他知道光是會Python是不夠的,所以他又會自己去學更多工具。

又或者你說,博士是不是懂很多?不是。但是他在深入探索這個點的過程中,需要應用的那一套概念,是放諸四海皆準。所以他以後碰到其他事情,可以很快的進入狀況:知道要去找什麼資料?要怎麼歸納?因為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更凸顯「學習如何學習」的重要。

說到家庭教育,其實子祐以前有妥瑞氏症、注意力不集中,考試容易粗心大意,他通常不是這麼頂尖,所以我覺得,小孩子(在這樣的傳統學習情境)不容易建立他的自信。

但是,我自己蠻實踐的就是:要重視過程大於結果。我有一個朋友會獎勵小孩子:「你看完一本書我就給你獎勵」。但他不會說:「你考100分我就給你什麼。」

因為獎勵成績,有時候會給小孩子壓力。當他表現不好的時候,可能會對自己失去信心。所以你要培養自主學習,就是要他在自主學習時,是被獎勵的,而不是要他考100分。

現在,很多家長對小孩成績不理想就感到失望。但我想和家長說,現在結果不好沒有關係,他以後會慢慢變好,或者,他會找到他的興趣,以後在他比較有興趣的方面就會表現得比較好。

就像現在社會,也不是你一定要什麼都懂、什麼都很好。不像我們在讀高中的時候,什麼數理、語言、各方面都要考,但其實到最後你某方面強,就可以在外面闖天下了。

還有,有時候其實小孩如果做了怎麼樣的東西,不合家長期待,也不必然是家長的錯。畢竟教育不是工廠、人也不是產品,每一個人的個性都不一樣,我們能做的,就是從我們能力範圍內盡力做好。

不過確實有時候,我一直用鼓勵的方式會達不到效果,反而需要媽媽出現,他才會真的稍微收斂或者稍微改變。所以我想說,教育,沒有一個標準答案,但要家長的漸進跟耐心的觀察跟嘗試,這是沒有辦法(省事)的事。

核稿編輯:吳中傑
責任編輯:林易萱

高中生做地震App不是特例!直擊AI時代的課後自學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