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讀者可回到作者原文(連結請點此),關於本文有許多留言討論,繼續關注教育現場。

看到國三生逝世的新聞,眼淚掉了下來。如果我是一位在現場,並且目睹一切的老師,我會不會衝過去阻止衝突發生?但會不會死的是我?

在教育現場的難,絕對不是教書本身或教改。真正難的是,面對一些問題或困境時,不知道到底要不要出手。這樣的心理矛盾,有時候是最難的,以下4個老師的難,簡單統整給大家:

1.面對意見分歧的親師合作

親師教養不同調,是教育現場最難的。有些時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老師和家長成長的背景不同,對孩子期待也不同。當孩子出現一個失序行為,老師覺得該引導、家長覺得沒問題,這樣老師到底要不要引導?如果一直忽視下去,最後產生反彈的,是整個班級,甚至整個學校。

2.面對價值多元的議題引導

待過幾所學校,只要提到情感教育的課程,就會有家長反彈,小則抱怨老師不專業,大則直接告到校長、教育局。但身為老師,許多重要的議題我們是看不下去的,除了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媒體教育都是。但怎麼教都不是,不教也不是,真的很難。

3.面對特殊生的行為矯正

特殊生的教導常常是最掙扎的。特別是陪伴情緒障礙或是對立違抗的孩子,當他們情緒一來,我們必須先安撫、同理。但長期下來,如果系統上沒有支持老師,孩子失控的行為沒有被調整,結果就是老師要長期面對這些爆炸的孩子。調也不是,不調也不是,最後常常兩敗俱傷。

4.面對守舊思維的創新突破

「不想改變」是教育現場的毒瘤,有時候是學校整體和社會的氛圍。之前在一所學校提,想要帶孩子上「網紅課」,希望帶孩子做中學,正向看待媒體素養。但校長和主任第一時間就緊皺眉頭拒絕了提案,因為這議題太新,沒有完善的準備不能教。

但是,媒體的衝擊沒有在等孩子準備好了沒,有些時候創新就得承受爭議和攻擊。身為現場老師,我該創新嗎?還是也安於現狀就好?真的好難。

希望這次事件可以讓社會大眾更看見老師的難,有時候老師不是不出手,而是我們也在思考,到底要保護好孩子,還是保護好自己?沒有人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本文獲「趙逸帆」授權轉載,原文:如果當老師這麼難,為什麼我還要當老師?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