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舉辦「給爸媽的第一堂AI教養課」對談,邀請人工智慧專家、愛卡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他是這波AI討論的國內意見領袖;與專精語言與數位學習的葳格國際學校總校長李海碩,他創立了萬人臉書社團「AI工具研究社」,探討AI與教學結合;同時,2位都是家有國小生的爸爸。

小檔案_程世嘉

出生:1981年
學歷:史丹佛大學電腦科學碩士,主修人工智慧
經歷:Google軟體工程師、2015潘文淵年輕研究創新獎
現職: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小檔案_李海碩

出生:1982年
學歷: 密涅瓦大學決策分析碩士(就讀中)
經歷: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執行秘書、國際演講會亞洲冠軍
現職:葳格國際學校總校長


「爸媽不要太焦慮!」2位在訪談中多次呼籲,爸媽與其擔心孩子輸在AI起跑點,更應該把焦點放在建立孩子自學力與企圖心上。

因為,未來的科系界線將會被打破,60分不再是及格線。唯有身心強健、成長心態、積極學習,才可能面對AI帶來的各種變化。以下是對談摘要:

第一課》
家長別把焦慮帶給孩子
轉念當引導者、培養軟技能

商周問(以下簡稱問):有人說,現代孩子號稱最慘一代,因為他們必須同時應付現有教育制度,又要面對AI世界,等於AB同軌,全要兼顧,家長該如何協助?

程世嘉答(以下簡稱程):ChatGPT讓AI進展提早了3年,連我自己都很驚訝。教育體制改變慢,新科技卻是每日一變,因此造就速度上的落差,我們無法完全跟上。

然而,對從小就接觸AI的小孩而言,他們是AI原住民,其實就跟2007年智慧型手機出來時一樣,他們會懂得與新科技共存、一起長大。

所以家長不要太擔心,應扮演如同鷹架的引導角色,孩子則是建築,與其尋求追上變化,反而需要思考不變之處、跳脫二選一框架。應付AB同軌,其實最大的公約數,就是協助培養軟技能。

李海碩答(以下簡稱李):華人的特性總是先想壞的。我建議老師與家長,不要先想「被取代」,而是利用AI「去增強」什麼能力。

家長如果害怕,馬上會把壓力帶到孩子身上,進而轉移成壓迫。所有學習的根本是先有興趣,如果是壓迫,會把孩子推得更遠。

因此,家長避免要求孩子接觸一堆AI工具、什麼都要會,可先從一到兩個開始,保有對學習的好奇心。轉念看待AB同軌,孩子現在難得擁有另一條出路,就不要封掉它。

第二課》
從自信、自我管理養自學力
回歸紙本閱讀加強深度思考

問:家長如何借力AI成為最強家教,引導小孩自主學習?

程:家長的目標,是讓小孩在未來的世界中,當家長這個鷹架不在的時候,他也可以自學。所以,回歸到「自信、自我管理、自學」金字塔來看,其實自學是一個結果。

「不是不會,是還不會!」我在家裡的白板如此寫道,這就是成長心態。有自信,才會覺得自己學得會,沒有自信,其他東西都堆不上去。

西方教育最大的優勢之一,是從小鼓勵孩子相信自己,像我女兒已經被培養到自信心爆棚,數學、昆蟲、天文什麼都有動力嘗試,覺得什麼都做得到。

接著第二層,是自我管理。中學之前,我採用發散的教養模式,讓孩子多方探索,但現階段要逐漸收斂,讓她知道不可能學會所有事情,而是藉由學會安排行程,知道要學什麼,來實現自學。

就像家長幫孩子轉輪盤一樣,一旦克服靜摩擦力後,孩子漸漸能展現自學的強烈動力、知道如何規畫時間。台灣教育其實很多時候在空轉,因為學生缺乏探索的機會,考完試就失去目標,畢業後仍不知道興趣為何,才說不該念這個系。

李:首先,與其直接使用機器,先讓孩子回到紙本閱讀。因為接下來AI發展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就越容易達成淺層結果。這時,比誰能深入思考,AI就能提供他更深的東西。

紙本書籍不像手機給很多聲光刺激效果,孩子能藉由擷取文字知識,接著在腦袋裡拼組這些資訊,進而培養耐性與深思考。

結束閱讀後,再讓孩子練習輸出。不要先問AI這本書的概要,否則會導致我們帶著機器的眼睛去看這本書。可以讓ChatGPT提供一些值得思考的問題,藉由跟AI對話來練習輸出。

最後,我認為學習最美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奇心。所以可以問孩子:「看完這本書後,你想看什麼?哪些書跟它類似?」現在有了AI,可以加快學習的速度,但看完書、做完作品絕不能當成終點,才能實現自主學習。

借AI延伸思考力》用機器前反該先閱讀紙本
(圖表製作者:邱韞蓁)

第三課》
有企圖心、團隊意識更重要
語言學習、理解力也不能放

問:AI會寫程式、寫作文、跨越各種語言,孩子還需要學外語、寫作文、學寫程式嗎?

程:語言、作文空前重要,靠此才能精準指揮AI。

學會一種語言,不只用來溝通,更代表學會了新的思考方式,例如中英文的邏輯剛好顛倒,背後有它的社會脈絡與文化意涵,並非表面的文字而已。

例如翻譯,機器最多只能做到信、達、雅前兩者,人類語言才有辦法賦予其「意義」。

用程式語言去跟機器互動的人,將來只會是少數,如今,要讓孩子同時跟人類、機器互動,必須先學好自然語言。最近研究還發現,如果自然語言學不好,連AI都以為你是假的!亞洲有超過7成學生寫的托福作文,由於太制式、母語又非英文,所以被誤以為產自機器。

中學以前,不用急著一窩蜂去學程式,以後AI自己優化、發明的程式語言,跟現在學的完全不一樣。

AI讓人類解放硬技能,所以軟技能才是關鍵。我認為,能立足未來的3大最重要能力,沒有一項是硬技能,而是企圖心、成長心態及團隊協作意識,只要你比人家多一點點企圖心,其實你已贏了一半。

李:首先,孩子要有強健身心,不只是強壯,而是韌性(Resilience)。這個世代歷經了疫情、戰爭、AI大浪、氣候等各種劇變,當世界變化越來越快,孩子遭受打擊時,必須能快速重新站起來。

此外,語言的表達、吸收、理解力都越來越重要!尤其英文,不論找資料、下指令,這是在人工智慧世界最廣泛使用的語言,我建議孩子可以借力生成式AI精進語言能力,所以,也要懂得駕馭工具。

至於還要不要學寫程式?我覺得要,但,重點已不在於程式,而是鍛鍊邏輯思維、練習Debug(除錯);AI導致假訊息更氾濫,代表也必須進一步強化資訊整合分辨能力。

上述都偏向個人層面,加上AI大浪降低了使用工具的成本,因此能把這些能力快速提升一個檔次、同時跟群體有效共事的人,才有辦法在AI時代生存到最後。

未來所有人都會使用人工智慧,那時候就比賽,誰會成為真正的領導者?誰有團隊協作的能力,可以跟其他人類共事,組成更大的群體,這個是很純的軟技能的事。

漸進式善用AI》中學前,先打底基礎能力
(圖表製作者:邱韞蓁)

第四課》
科系界線終將被打破!
從專精的I型人變多腳章魚人

問:AI寫詩、寫文案,比真人還厲害,這樣孩子還能選擇文科嗎,讀理科更吃香?如何修正選系策略?

程:台灣「萬般皆下品,唯有科技高」的現象,將發生改變!AI開啟文科生的文藝復興時代,因為好的作品能引起共鳴,源自人類賦予意義。就像我老婆不會畫畫,現在卻能用AI做出一本有意義的童書。

理工生分為2類:一是念電腦、資訊比較危險,未來會更兩極化。頂尖人才持續為電腦科技帶來突破,但較初階的電腦工作者、程式設計師等恐面臨衝擊。

第二類則是電腦以外的化學、生物、物理等,會比較安全。AI將變成你突破研究、精進質量的超強加速器。

長遠來看,科系界線終將被打破。每個行業受到的衝擊不一樣,但工作不是突然消失,而是解構後再重構。因此,要知道自己的工作環節,哪些是AI現在可以、或還無法輔助。例如,翻譯人員或可思考發展第二項硬技能,並提升翻譯生產力。

李:最簡單的選系方法,是建議孩子追尋興趣;更實際一點,則是投身於大家都需要的行業。

根據密涅瓦大學也參考、協助選擇職涯的網站「8萬小時(80000 Hours)」,列出了4大關鍵領域:AI與軟體發展相關、流行病預防、氣候變遷、商業,這些都是實際需要的行業,不會因為AI而改變。

若孩子沒有特別興趣,可以藉由培養人文思考與軟技能、擁有商業能力,並在前3個要求專業技術的領域擇一,成為最被世界需要的人才。

此外,AI讓每個人注定要終身學習,孩子必須為此做好準備。

問:有一個古希臘寓言《狐狸與刺蝟》,狐狸知道很多事情,但刺蝟只知道一件大事,指多元與專精兩種類型的人,現在孩子應該要更傾向做狐狸,而不是刺蝟嗎?

李:本來大家說做I型人,你至少要有一件事做得非常厲害;後來說,做I型人不夠,要變成T型人,大部分的事情你都要知道,並且至少有一個專長。

後來又演變成,應該要做π型人,至少要有2個專長;AI出現後,現在應該要變成像梳子,一個橫的下面有好多隻腳,或是用章魚的符號去想像更具像:章魚人,從2隻變8隻腳。

在原本的世界裡,要兼具狐狸與刺蝟太困難了,在沒有AI之前,我不敢想像,我的人生沒有那麼多的10年,可以學那麼多的東西。但現在我要鼓勵大家的是,善用AI,你可以快速的學習,同時身兼刺蝟與狐狸

電影《功夫》有句經典台詞:「天下武功,唯快不破。」世界只會越變越激烈,拚的會是快速學習力,這波AI大浪來襲,覺得跟自己無關的人,會是最吃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