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亭安 Ann Lin」為文字工作者;曾任職外商金融機構十數年,也短暫待過財經媒體,最大夢想不是存幾千萬退休環遊世界,而是能熱情工作到最後那一天。

電影《本日公休》是2023年3月上映的台灣電影,飾演主角「阿蕊」的演員,是睽違逾20年,不曾在大螢幕上露臉的前影后陸小芬。陸小芬精湛的演技,除了得到同年度大阪電影獎的最佳演員獎、台北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外,也提名今年第60屆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金馬60》2023金馬獎懶人包

《本日公休》起源於2010年,導演傅天余製作的15分鐘紀錄短片《阿蕊的家庭理髮》。阿蕊的角色原型是傅天余的母親,在台中經營家庭理髮店超過40年。幾年前,傅天余回家時,聽說母親特地要從台中到彰化,為一位病重的老客人剪髮,觸發傅天余的靈感。他在吳念真的鼓勵下,以此事件為主軸,同時擔任編劇與導演,製作了《本日公休》這部電影。

傅天余在學生時代時,參加吳念真的編劇課程,也跟在吳念真身邊,從場記開始學習。或許是因為這樣的師承關係,在觀看《本日公休》的過程裡,可感受到「很吳念真式」的台式風格。在極其平常的生活場景裡,透過一件件很尋常的生活事件,提煉出曖曖內含光的故事。

母親眼中,難以理解的孩子們

《本日公休》的劇情結構不難預測,在主軸「專程開車1、2小時,幫一個老客人剪頭髮,是否划算?」的親子想法差異下,穿插阿蕊與客人們的互動與故事、阿蕊與孩子之間的相處,與世代差異造成的代溝。 

阿蕊有3個孩子,由陳庭妮飾演的大女兒「阿欣」,以及施名帥飾演的「阿男」,各自懷抱自己的夢想。阿欣在台北與男友同居,同時為自己的理想拚搏;阿男則一天到晚對阿蕊遊說,太陽能光電的美好遠景,希望阿蕊投資他。方志友飾演的小女兒「阿玲」,則跟阿蕊一樣,從事美髮業。 

阿蕊對阿欣與阿男的夢想,很不以為然;至於阿玲,雖然跟阿蕊一樣,選擇了同樣的專業工作,但阿玲在工作上與婚姻裡做的抉擇,阿蕊也不是很能理解。 

傅孟柏飾演的阿玲前夫「阿川」,經營修車廠;阿川的心腸軟,當朋友有困難來修車時,就讓朋友賒帳,也不忍去討。阿玲看不慣時,就一個個打電話去追錢,兩人因此常常為了錢發生衝突。日積月累下,儘管2人還有愛,還是走向結束婚姻一途。

傅孟柏在《本日公休》中飾演阿玲前夫「阿川」,他以此角色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來源:金馬執委會提供)

這讓阿蕊無法理解,為什麼阿川沒有任何惡習,個性溫柔又體貼顧家,女兒為什麼執意要離婚? 

工作上,阿蕊一輩子奉持師父教給她的理念,「這一行要服務客人到底。」從客人進門起,就全套式的好好服務。師父說,用心對待客人,客人就會死忠的跟著你一輩子;阿蕊的客人,就像阿蕊講的,像吃了嗎啡一般牢牢的黏著她。有些客人即使搬了家,還會搭很久的車,來找阿蕊理髮。長久下來,阿蕊跟這群老客人,也建立了一種近乎親人般的關係。 

阿玲則是在髮廊工作,一直想著要跟朋友創業、經營快剪髮,阿蕊很疑惑,客人剪完頭髮就走,這樣快進快出,要怎麼經營長期顧客關係?

同一作品,不同世代有不同的共鳴與解讀

我的年紀與導演傅天余相仿。劇中的阿蕊,無論是外在形象,還是內在價值觀,都與我母親很像。因此,對劇中阿蕊與3個孩子之間的隔閡,很有既視感,也喚起我成長過程裡的回憶。

我想起,當年考大學填科系時,母親無法理解,為什麼明明分數夠,我就是不願意去念師範學院;大學畢業後求職,我執意要進入一般企業工作,母親也不懂,公務人員穩穩當當的,為什麼我沒有興趣。 

在觀看《本日公休》時,我不禁猜想,母親應該也會喜歡這部電影。電影裡的阿蕊,必定會勾起很多她的「想當年」;對於阿蕊的3個孩子,她一定也會跟阿蕊一樣,無奈的直搖頭。 

而我,對於母親養大我們的那段舊時光,也有緬懷。緬懷那鄰里人際之間的關係,互相熟識、互助幫忙的美好人情。只是,除了緬懷舊時光之外,我更能理解,在大環境不斷的改變之下,我們這代,更重視個人界線與自我價值。

以婚姻為例,對阿蕊世代的女性來說,婚姻最重要的是實用的經濟價值,只要丈夫能養家、沒有不良習慣,就是一段合格、可以白頭到老的關係。但如阿玲的我們,那樣遠遠不夠,伴侶應是要心靈相通。如果像阿玲與阿川般三觀不合,對雙方最大的愛便是放手。 

方志友在《本日公休》中飾演阿蕊的小女兒「阿玲」,入圍第60屆金馬獎最佳女配角。(來源:金馬執委會提供)

以工作來說,阿蕊們的世代,會在一個組織裡或職務上,勤懇忠心的從年輕服務到老。我們這世代,重視實踐自我價值,比起忠於組織,我們更想要忠於自己;而數位工具與網際網路的發達,更提供我們與之後的世代,更多能發展自我的多樣職業選擇。 

兩代間的觀念不一樣,就沒有誰優誰劣的問題。只是因為身處的大環境不同,看世界的方式,自然也就不同。「阿蕊們」在二次大戰結束的前後幾年出生,戰後民生凋零,如何好好的生存下來成為第一要務;而被阿蕊們養大的我們,在台灣經濟成長最迅速的時代成長,受過良好的教育,在進入社會工作後不久,網路時代來臨,使得我們與阿蕊們存在巨大差異。 

關於這類的代溝議題,很容易會演變為同一橋段——各自解讀的平行世界。阿蕊們認為阿欣、阿男們好高鶩遠,不腳踏實地,不像他們那代勤奮務實;而阿欣與阿男們,也有時代已經不同,父母怎麼老是用以前的價值觀,要求我們的無奈與委屈。

至親至疏的,也可能是家人

劇中有一個很小的橋段,很巧妙的,讓2代在平行的世界間,搭上互相理解的橋樑。那是阿蕊在開車往彰化的路上,遇見年輕農夫帶來的契機。

阿蕊開車去彰化時,因為忘了帶水就開到路邊,詢問一位年輕農夫(陳柏霖 飾)哪裡可以買水?農夫說,水何必需要購買,煮就有了。於是,他當場用太陽能燒開水給阿蕊喝。在聊天時,阿蕊得知農夫曾是科技園區的工程師,不想要整天對著機器工作,於是辭職回鄉種田。這次的巧遇,不只讓阿蕊第一次看到太陽能的效能,她也對兒子阿男的太陽能願景,才有了實際的體感,明白兒子可能不是在做白日夢。 

唐朝詩人李季蘭寫過一首《八至》詩,詩中一句提到,「至親至疏夫妻」,其實至親至疏的不只是夫妻,也可能是親子。夫妻與親子,理應是世間最親密的關係,但往往在不知不覺間,走著走著,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劇中開場及貫穿全劇的主橋段,都有提到這樣遙遠的心理距離。影片開始時,阿欣失戀返家,家中卻掛上「本日公休」的牌子,阿欣找不到媽媽阿蕊,阿男跟阿玲也都不知道媽媽在哪裡;就在3人無頭蒼蠅似的找媽媽時,他們才同時意識到,他們竟然都不清楚媽媽平常在做什麼。

弔詭的是,後來他們是透過阿玲的前夫川才找到阿蕊。3個親生的孩子,不知道媽媽去了哪裡,唯一知道媽媽下落的,反而是無血緣關係的前女婿阿川。

如果無法理解,那就尊重吧!

得知媽媽下落的這3人,透過阿川的關係跟阿蕊通話。電話一接通,3個孩子對著阿蕊就是一陣嘮叨,碎念其實也沒什麼內容,但這就是最真實的親人對話。在這些看似瑣碎又不怎麼客氣的話語裡,有著難以說出口的關心。 

隨著時代不停往前走,2代之間的差異與代溝,一直都會存在。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哪一個世代,都有各自的侷限,也必然存在程度不同的偏見與刻板印象。

兩代之間,如果要理解真的很困難,那麼我們至少敦促自己,做到尊重吧!尊重彼此是獨立的個體,擁有各自獨立的世界觀。即便我們的觀念不同、想法不同,即便我不是那麼懂你、你不是很懂我,但我們依然相愛。 

《本日公休》是一部不同世代,會有不同解讀的作品。儘管理解與感受不同,但都會同樣的喜愛。誠如傅天余在自述創作源起裡提到的,每個人都會在這部作品裡面,找到自己的回憶。在看似質樸的劇情中,藏著溫柔的力道;隱隱的堆疊再堆疊,直到最末處,不分世代的引爆所有人的淚腺。

*本文獲「亭安 Ann Lin」授權轉載,原文:電影《本日公休》| 無法理解彼此也沒關係,只要互相尊重,並繼續相愛就好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