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Gabriels:Angels & Queens - Part I(天使與皇后第一部,暫譯)

Gabriels是來自英國、美國的三人團體,在這張僅有7首歌曲的迷你專輯中,融入了前衛電音、靈魂樂、福音(Gospel Music)等風格。成員盧斯克(Jacob Lusk)告訴BBC,他們想傳達出藉著音樂重生的概念,同時也穿插著一絲失落和遺憾。

這是因為創作過程中,成員三人都各自歷經了親友與愛人逝世,因此抱著即使有天自己走了,仍有音樂可以留下讓人緬懷的心情去創作。《獨立報》比喻這是「具有真正情感深度」的作品,《衛報》甚至稱其有資格獲選為2022年度專輯。Gabriels將於明年3月推出第二部專輯,作為故事的續集。

2. Soul Glo:Diaspora Problems(流散異鄉的問題,暫譯)

硬核龐克(Hardcore punk)傳統上是白人的音樂流派之一,但縱觀歷史,也出現過壞頭殼樂團(Bad Brains)等黑人先驅,如今來自美國賓州費城的樂團Soul Glo,也加入了這個行列。這張專輯不只融入嘻哈元素,還展現更大的野心,歌詞道盡了對美國種族政治的憤怒。

美國權威娛樂雜誌Paste Magazine今年選出的年度專輯中,Diaspora Problems也是榜上有名。該雜誌形容:「這12首歌曲表達的憤怒,足以把那些堅持維持現狀的人,送到外太空去,為更美好的明天挪出位置。」

3. 勁辣薯片:Freakout / Release(發瘋/釋放,暫譯)

英國獨立電子樂團「勁辣薯片」(Hot Chip)的每張作品都能推陳出新,第8張專輯也不例外。這次,他們結合了快感與憂鬱,不只適合隨舞狂歡,同時又充滿情感、引發聽眾的共鳴——前者如節奏愉悅的歌曲Eleanor,後者如歌曲Broken,讓人反思失去目標後、迷茫的生活。

《經濟學人》認為,「勁辣薯片」不是一群拒絕追隨主流的文藝青年團體,也屬於偉大而獨特的傳統英文流行文化的一環。

4. Spoon:Lucifer on the Sofa(沙發上的路西法,暫譯)

Spoon樂團雖然已經30歲、出過9張專輯,但《滾石雜誌》認為,第10張專輯Lucifer on the Sofa,才是他們迄今最棒的作品。事實上,它剛入圍2023年葛萊美獎的最佳搖滾專輯,準備跟機關槍凱利(Machine Gun Kelly)、黑鍵樂團(The Black Keys)等後起之秀一較高下。

評論指出,這次,每個音符都經過精心安排和搭配,明亮清脆、彈性,同時又富有藝術搖滾的動感,卻不會讓人感到混亂。

5. 迪亞華拉(Fatoumata Diawara):Maliba

電影《馬利藍調》曾記錄過馬利音樂家因戰亂而流亡他國的故事,目前旅居法國的迪亞華拉(Fatoumata Diawara)就是其中一人。

馬利廷巴克圖(Timbuktu)在11世紀至18世紀之間,出產了數十萬份手稿,卻因為被聖戰分子佔領,而受到消滅威脅。其中逾30萬份手稿已經被帶出當地,Google藝術與文化(Google Arts and Culture)與迪亞華拉合作,將這些脆弱書籍數位化,製作成原聲帶,用當代非洲音樂的形式,來保存傳統文化。

6. 羅莎莉雅:狂飆辣妹(Motomami

狂飆辣妹是西班牙天后羅莎莉雅(Rosalia)的第3張原創專輯,今年拿下了8座拉丁葛萊美獎,絕對是年底前必聽的拉丁歌曲。這16首歌曲融入了巴恰打(Bachata)、雷鬼、電音和嘻哈等各式音樂風格,還邀來威肯(The Weeknd)、菲董(Pharrell Williams)等大咖合作。

《經濟學人》形容,就算沒出國,歌曲Bulerías還是能帶聽眾,彷彿一秒來到西班牙安達魯西亞的村莊;歌曲Chicken Teriyaki,則是帶你蒞臨波多黎各的夜店。

7. 雅雅·貝伊:Remember Your North Star(記住你的北極星,暫譯)

來自紐約的雅雅·貝伊(Yaya Bey)是歌壇的R&B新星。《經濟學人》比喻,這張專輯不只結合R&B、雷鬼和Afro House(當代非洲電子音樂)等風格,更讓聽眾感覺像是朋友正對自己大聲朗讀日記,與聽眾建立起非常親密的關係。

例如,在Keisha、Meet Me in Brooklyn等歌曲中,她表達了對分手與愛情,感到厭倦與失望的心情。不過,她並沒有陷入自哀之中,成功為女性聽眾帶來振奮力量,尤其藉由其黑人女性的經歷來鼓勵。

8. 碧昂絲:潮流復興(Renaissance

睽違6年,今年,美國歌壇天后碧昂絲(Beyoncé)帶著第7張專輯回歸,再次鞏固她在流行音樂史上的不敗地位。「潮流復興」滿載70至90年代浩室(house)、新靈魂樂(Neo-Soul)與迪斯可元素,讓她追平饒舌天王老公傑斯(Jay-Z)88項葛萊美獎的提名紀錄,為史上最多。

這張專輯是在疫情間完成,碧昂絲自述:「世界靜止的瞬間,卻也是我創造力爆發的時刻。」她讓復古音樂潮流再次復興,期盼能引領世人,逃離疫情時代的壓力與悲傷,儼然把世界變成一個超大舞池。

9. 馬庫斯·蒙福德(Marcus Mumford)同名專輯

蒙福德(Marcus Mumford)是來自英國、被譽為「當代民謠搖滾天團」的「蒙福之子」(MUMFORD & SONS)主唱。在這張首張solo專輯中,他回歸內心,以赤裸、令人不安的方式反思了6歲遭受的性虐待創傷。

有時歌詞讀起來,更像是治療過程的心聲。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評論,它描述了蒙福德「痛苦卻強大的治癒之旅」。雖然主題很沉重,卻傳達了希望與治癒的力量。

10. Ezra Collective:Where I’m Meant To Be(我注定要去的地方,暫譯)

倫敦五重奏樂團Ezra Collective的第3張專輯,帶著聽眾在跳動的Afrobeat(非洲節奏)、狂熱的拉丁騷莎(salsa),以及英國放克(funk)、爵士樂、R&B之間穿梭。《經濟學人》評論,這是打破流派、熱鬧非凡的全球音樂之旅。充滿活力,卻又不至於讓人感到沉重。

資料來源:The EconomistBBCPaste Magazine

核稿編輯:吳和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