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成功人士的共同點!

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自述,小時候竟然把學校與附近圖書館的書全都讀完,甚至要管理員幫他訂更多書;對於期望改變世界的年輕人,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建議:大量閱讀,找到自己喜歡的技能,來影響世界。

不過,閱讀是一門大學問!著有《失控的自信》一書的美國暢銷作家萊恩.霍利得(Ryan Holiday)指出,看很多書不夠,重點是「閱讀的方式」。他在個人部落格,列出12項精選閱讀秘方,幫助你我成為更棒的讀者。

一、停止閱讀不喜歡的書

發現節目很無聊時,你會轉台;食物如果不好吃,就不吃;某人社群內容很無聊,會退追蹤。所以,如果發現自己想加快閱讀速度,可以自問:「這本書有帶給你什麼好處嗎?」

人生苦短,不用花時間在你不喜歡的書上。霍利得的秘訣,是用100頁減去年齡,以30歲為例,如果一本書看到第70頁還沒讓你著迷,那就停止閱讀吧!所以,隨著年齡增長,要忍受的就越少。

二、像間諜一樣閱讀

古羅馬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在著作中經常引用敵對學派創辦人伊比鳩魯(Epicurus)的名言。他解釋,之所以如此熟悉對方教義,不是拋棄原本的理念,而是因為他把自己當作潛伏在敵營的間諜。

換言之,他是刻意去閱讀,讓自己沉浸在不認同的想法和策略之中。目的,是吸收值得學習之處,同時強化己方的防禦。

三、保留閱讀的摘錄筆記

霍利得坦承,他備有一本摘錄筆記,記下遇到的各種想法、名言、故事和事實,供日後寫作、演講等用途使用。美國前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也有,只是形式不太一樣。他的是好幾個黑箱子,依自由、戰爭、國家、人民、幽默、性格等主題分門別類,裡面的小卡寫滿了故事、政治箴言、趣話等內容。

其實,《愛麗絲夢遊仙境》作者路易斯.卡洛爾(Lewis Carroll)、《美國獨立宣言》主要起草人湯瑪斯.傑佛遜(Thomas Jefferson)等偉人,也都有自己的閱讀摘錄筆記。

「我們應該尋找能立即派上用場的高尚、熱情名言;不是牽強、過時的表達,或太浮誇的譬喻與修辭。而且要好好學習,讓文字變成作品,」塞內卡建議。

四、重讀大師作品

第一次讀《大亨小傳》時,你可能還在讀高中,看到《基督山恩仇記》時,你可能還是小孩。問題來了:你讀了這些書,就完成了嗎?答案是:沒有。

我們不能只看了一次,就僅憑單次經驗來評論一本書。塞內卡說過,如果要在腦中牢牢記住想法,就要在大師的作品中來回徘徊、消化,因為我們人和世界不停在變化,所以從書中獲得的也會改變。經典之作讀一遍還不夠,不同年紀、不同時代,都可以再讀一次。

五、不要鄙視小說

不管是羅馬帝國皇帝奧理略(Marcus Aurelius),或是塞內卡、伊比鳩魯等前人,可以發現他們寫作的共同點——經常引述戲劇、悲劇、神話、諷刺等小說元素,來印證自己的論點。

然而,連許多愛看書的讀者,都幾乎不看小說,批評太藝術、不真實;但真實作品受到特定事實與數字限制,虛構小說卻能盡情揮灑,而且幫助提高同理心、降低壓力、磨練社交技巧。

六、培養睡前閱讀習慣

現代臨床醫學之父奧斯勒(William Osler)告訴他的學生,要滋養思緒或放鬆時,去閱讀就對了!

「當化學讓你的靈魂痛苦,莎士比亞能幫你獲得平靜,與法國文學家蒙田共度十分鐘,會減輕你的負擔,」他說。所以,一天結束前的最後半小時,請不要看電視或上社群網站,休息與釐清思想更好的方式,是打開書本,與其交流。

七、向仰慕對象請教推薦書單

思想家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被林肯譽為「美國的孔子」,他說過:「如果我們遇到一位奇才,應該問他讀了什麼書。」

霍利得本人從青少年就養成這個習慣。每次遇到欽佩的成功、重要人物時,他會問:「什麼書改變你的人生?」不管主題、風格為何,如果一本書改變了某人的人生,就擁有值得投資的潛力。如果它改變了你仰慕的人,至少一定會幫到你。

八、尋找智慧,而非事實

我們不是為了隨機資訊而隨便看書,這沒什麼意義。閱讀的目的,是累積大量真正的智慧,將其應用到真實生活中。

蒙田曾揶揄歐洲知名人文主義者伊拉斯謨(Erasmus),因為他熱愛閱讀學術作品。「他到底是想從書中尋找變更好、更快樂,還是更聰明的方法?」 蒙田諷刺道,否則一切閱讀都是浪費。

九、不要只從自己的經驗學習

美國前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直指,人類一直以來都在爭鬥、死亡、掙扎和做同樣的事情,所以只通過自身經驗來學習,而不接受他人知識,不僅傲慢,還很愚蠢。

不管企業、職場或家庭,都必須從別人的經驗學習,研究警世故事、失敗與成功。唯有不斷閱讀,把閱讀當成練習,才是為人生盡責。

十、以史為鑑,理解當下

隨時更新時事很重要,是每位公民的義務。但與總是讓人分心的突發新聞相比,閱讀歷久不衰的永恆真理,才能讓我們理解現在的世界。

演員休傑克曼(Hugh Jackman)曾在採訪時表示,他了解新聞的方式,是研究過去,例如關注歷史紀錄片導演肯伯恩斯(Ken Burns),閱讀奧理略的著作《沉思錄》等書,才能以全面視角,理解當下。

十一、重質不重量

不用迫使自己閱讀上百本書!事實上,多數以閱讀量作為目標的人,難以避免延宕進度,接著就會感到氣餒,最後放棄;反之,奧理略的建議更實用,不要因為懂了概要而滿足,而是仔細、深入、反覆閱讀。追求質量,而非數量。

「如果我讀的書和大部分人一樣多,我就會跟他們一樣愚蠢,」英國政治哲學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就曾經開此玩笑。

十二、擺脫閱讀低迷狀態

通往智慧的道路曲折而漫長,難免會陷入低迷困境。以霍利得為例,有時候生活忙碌,讓他沒辦法集中精神閱讀,覺得無聊乏味、生產力低弱。但他發現,重讀書籍,可以把自己拉回閱讀的狀態。

他不期待隨便拿起一本書,就能吸引自己,所以會選擇一本曾經讓他有所領悟的書、或喜歡的小說。例如,以不同角度看待奧理略著作的重譯版本。

參考來源:CNBCRyanHoliday.net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