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是只有臺灣而已,我們海外營銷如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大陸、深圳跟歐美,都很嚴重,一夕接近崩盤。所有的專案都停了,沒有人往返、沒有禮贈往來。免稅商店的機場,一個月數字只剩下五百元新台幣,我心想怎麼會有這個數字?原來是專櫃同仁不忍心掛零,自己消費買了兩個肥皂。只要有觀光客的地方都沒人了。

再來看,因為恐懼再加上法規,很多人寧可線上購物,就跟Uber、Foodpanda會崛起一樣,很多人已經不需要「與人接觸」,就可以滿足日常生活行為,特別是我們過去強調美、五感體驗,所以商場的營收,最不好的時候只剩下50%,崩得一塌糊塗,怎麼辦?

我也可以裁員、縮編,抱著一些錢過好幾年,但跟著我們的人怎辦?好幾個人從彰化、高雄南部上來,他可能三個月在臺北活不了。我們一路走過來的是社區總體營造、鄉親再創鄉土風華的精神,如果疫情一夕變節,那我之前是在演哪一齣戲?減那一點錢也救不了大局,所以我們不減薪,也不放無薪假,這是我的決定。

所以,首先要自救,節省支出、抵房押債。抵房一定要做,你自己沒有做到頂點,你憑什麼讓別人幫助你?我們兄弟有房子的都先借出來,我們需要讓專業經理人、廠商、銀行看到決心;押債就是把銀行短期到期的,能延的盡量延。

我相信阿原走在一個正確的路上,因為疫情,我們遇到了角、遇到了很多關卡,要迂迴去轉變。

接著是他救,改變通路,像是去Costco、momo。當然我也很害怕,萬一失敗了怎辦?這個決定帶來了公司很大的換血,營業處長、品牌總監、行銷團隊都在換血,人員一直滾動。

我常講一個「帆船理論」,就是說當我們要往這個目標去的時候,你有沒有空拍圖、指南針?存糧夠不夠?檢查完這些後,途中可能會有氣象、海礁、洋流跟不同的風雲變化,船長他要左轉、右轉、停下來、繼續往前,隨時調整。

創辦團隊就是帆,順風時大膽揚帆、逆風時收帆護船,風不會幫助沒有帆的船。但原先加入企業的舵手、輪機手、水手他們沒有船長的視野,在某個時間離開了這艘船,只能說很遺憾。

其三,趁著危機,抽筋剝骨,整頓自己。在這兩年,我們決定要放大以CSR(企業社會責任)為核心價值的ESG企業永續目標,建構公司體質。我們找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來協助我們IPO;耕耘了15年的有機農場,也去申請慈心有機認證、自然生態保育認證、B型企業認證,這些都要投入費用,為將來作準備。

踩進江湖、上擂臺是一件很難的事,你一但下擂臺,你就再也沒有上去的機會了。在擂臺上,被打得頭破血流,只要不倒下,至少你還在擂臺上面,這是我們的態度,也是我們一直往前的理由。

★更多精彩內容、現場問答、教授實戰經驗,歡迎報名商周CEO學院-CEO領導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