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工作經歷,被國內許多高階科技人才視為職涯必備的履歷,而「博士創新之星LEAP計畫」是這些人才國際舞台圓夢的起點。

LEAP為科技部推動人才培育的計畫,每年選派具創新創業企圖心的40歲以下高階人才,前往海外的高科技企業、新創公司及知名學研機構,進行專案合作研習1年,學習新創實戰力及前瞻技術的應用,成為具備國際視野與戰略思考的創新創業種子,並於返台後為國內產業效力。

在獲得LEAP支持下,台灣高階人才在海外研習期間,到底能提升哪些能力、擴展什麼樣的視野?資訊工程博士林玉堂、神經科學博士游家鑫,以及生資博士陳怡臻,暢談他們參加LEAP的研習經驗與收穫。

同時,提供LEAP學員研習機會的企業代表,包括Taboola研發副總裁俞寧寧、微軟AI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賴尚宏、BioLegend總經理陳韋豪,也受邀分享該企業培訓LEAP學員的感想。

學溝通、增視野 鏈結新創人脈

曾遭遇創業失敗的林玉堂,在LEAP支持下,飛往美國洛杉磯,進入全球最大的內容推薦平台Taboola,擔任資料科學家,學習全球最領先、台灣尚未出現的演算技術與實務經驗,也鏈結當地人脈資源、認識美國文化。

「這些東西都不是出國之前就想像得到,我算是「有呷擱有抓」(台語),拿到LEAP的補助又能學到技術。」林玉堂強調。

游家鑫則是參加第3屆LEAP,前往美國西雅圖的微軟研究院OutReach團隊研習,跨域從事複雜的AI軟體開發工作。他說,過去從未有過LEAP學員前往西雅圖,在陌生的異地生活、工作,的確學到很多東西。

事實上,微軟交代給游家鑫的研究內容,與他本身所學的神經科學,差異頗多。「但當時的主管給我蠻大的自由,讓我能針對一個主題,自由發想研究方向。」那時,他不停地拜訪微軟其他實驗室,與對方聊聊自己的研究想法,也因此開始認識、熟稔這些實驗室的AI、大數據分析等研究,並結合自己的專業領域,展開有更多跨領域的嘗試,成為他回台投身智慧醫療所掌握的重要資源。

從小就夢想當醫師的陳怡臻,長大後鑽研藥物治療疾病的機制與原理。她透過LEAP,進入事業版圖橫跨亞、歐、美的全球知名抗體供應商BioLegend研習,參與從上游製造到下游應用的所有流程。

「我覺得做博士研究,比較專注細節,但看不到廣面。」有一回,陳怡臻為了參加公司營運規畫會議,在下班後花時間閱讀資料、準備會議內容,與同事討論部門下一年度的營運計畫,促使她快速成長,並且認識更多人脈、了解更多領域的內容,而這些都是新創公司想要的內容,成為她後來進入BioLegend在 台分公司任職的重要能力。

優質研習環境 激發人才潛力

近年來,以色列以蓬勃的新創發展,聞名國際,與美國矽谷齊名。俞寧寧說,Taboola在以色列創立,與全球兩萬多家媒體進行合作,然而台灣人才具有潛力、技術也非常好,Taboola能給予非常好的環境,讓人才做到世界級的產品,強烈建議LEAP學員去以色列研習。

兩年多前加入微軟的賴尚宏,非常欣賞微軟透明的企業文化。他說,微軟研發中心擁有全球的頂尖人才,一般人想要進去工作非常困難,而且微軟也在台灣落設立資料中心,能為台灣年輕畢業生提供更好、更多的工作機會。

陳韋豪則介紹BioLegend是試劑開發商,開發項目極多,而且產品開發時間短,可讓LEAP學員從產品開發的最前端,一路跟著到最後端的產品售出,然後看到上市後的零售數字,將會獲得成就感。

近年來,台灣人才高等教育的競爭力與就業力是社會大眾持續關注的熱門議題,透過LEAP計畫學員的優秀表現,顯現出台灣人才的國際競爭力與無限潛力,而LEAP計畫正提供了高階人才所缺乏的關鍵機會。如果你也躍躍欲試,想要進入國際企業研習,參與產業技術及尖端科技研發、產品設計、商業發展、新創實務工作,建立全球新創前瞻技術、人脈與資源,LEAP絕對是你一定要把握的機會。

LEAP博士創新之星》
神經科學博士游家鑫:參加LEAP,不只增加專業深度,也拓寬人脈廣度

深具拓荒者性格的神經科學博士游家鑫,在「博士創新之星LEAP計畫」的協助下,前往美國西雅圖的微軟研究院,跨領域學習AI(人工智慧),並鏈結當地各行各業的精英人脈,成為他回台投身智慧醫療所掌握的重要資源。

「參加LEAP的失敗與成功,我都經歷了!」擁有國內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學位的游家鑫,踏出校門後,從事神經科學領域的研究,為了挑戰自己的極限,他參加第1屆「博士創新之星LEAP計畫」,卻因為媒合海外新創公司研習過程,不怎麼順利,最後鍛羽而歸。

但這樣的挫折並未打倒游家鑫,反而再接再厲參加第3屆LEAP。當他看到企業名單有微軟,而且微軟提出的題目很有趣,是他未曾涉獵的領域,就決定再報名LEAP,「我抱著平常心,本想即使只能與微軟對談也很好,沒想到竟然成功申請到微軟研究院的研習機會。」

微軟研究院位於美國西雅圖,過去從未有過LEAP學員前往當地研習。在人生地不熟的異地生活、工作,他不認為是一件困難事,「我把自己放在最艱難的地方,看看自己能否發芽茁壯。念到博士這個年紀,心理素質都蠻不錯,遇到困難、挫折並不會氣餒。」

學神經科學的游家鑫,進入微軟研究院的OutReach團隊,從事自己過去不熟的AI軟體開發工作。「面對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的人才,光是要聽懂對方的英語口音,就是一大挑戰,但我仍可以完成溝通,把軟體開發工作做好,讓大家看到台灣人也能跳脫框架、成功跨域。」

然而,當時的微軟主管也給了游家鑫自由發揮的空間,鼓勵他自由發想主題與研究方向。「在微軟,我向各個研究室敲門、找人談談我的研發想法,這樣可以學到非常先進的工具,來解答生物醫學的問題。

假使我使用自己的方式,可能沒有那樣快、那樣好,但加入了科技、智慧化與數位化功能後,在AI、智慧醫療的協助下,可以大幅縮短新藥研發的時程,或減緩疾病的症狀。」在微軟,他不只見到機會,也學習新領域,加速他回台後朝向生物醫學發展。

他強調,參加LEAP,不只增加專業深度,也拓寬了人脈廣度。結束研習返台後,他進入中國醫藥大學擔任智慧醫療科技創新中心主任一職,而在微軟研習所學到的AI等先進軟體工具,以及當時建立的人脈資源,正好可以幫助他整合更多智慧化科技與專業菁英,加速生物醫學的推展。

LEAP博士創新之星》
機械博士張辰豪:投入LEAP,歷練獨當一面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機械博士張辰豪參加「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進入美國新創公司研習,無懼艱難地完成主管交付的工作,並將美式企業文化的讚美風氣,帶進後來任職的台灣公司裡,激勵同事之間的職場氣氛與工作效率。

30世代的張辰豪,從台灣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研究所畢業後,就已經意識到經營個人品牌的重要性。

打造個人品牌,必須要讓人在短時間對你印象深刻。然而單單擁有機械工程的專業,對張辰豪而言並不太足夠,他進入電子公司做起機構研發設計的第一份工作後,利用休假時間進修軟體培訓課程,遇到了曾是「LEAP博士創新之星計畫」第1屆學員的講師,推薦他參加LEAP,找機會前往海外研習,開拓國際視野、激發自己的潛能。

在LEAP的培訓營裡,張辰豪積極爭取評審的目光,他將海外研習的夢想化為具體目標,立下具體執行時程,讓評審看到他的企圖心。他擁有機械、軟體的跨域能力,也符合美國高性能超聲波3D傳感解決方案開發商Chirp Microsystems的徵才條件,順利取得LEAP的經費支持,飛往美國加州研習。

「我是公司第一位雇用的外籍員工,他們不知道我能否勝任,只給我測試基礎硬體的重複性工作。」張辰豪認為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僅於此,「如果他們要求我100分,我多做一點,做到150分,超乎他們的期望。」

例如初到美國的他,被主管交託一項工作──單槍匹馬參加供應商的溝通會議。「我當時英語聽說能力普通,實在很怕聽不懂供應商講的內容,還一邊畫圖示意,確認彼此的想法,最後把事情完成。」他帶著成果回到公司,就對上司說自己有辦法獨當一面做完這件事情,讓對方留下印象。往後,他更在公司會議上,提出有價值的建言,獲得同事的認同與信任,在研習後期獲得參與AR(虛擬實境)、VR(擴增實境)高階技術的開發工作。

由於美國研習的公司被併入到日本TDK集團,結束研習返台後,因而進入到TDK集團台灣分公司應美盛股份有限公司,擔任超音波應用感測測試工程師。「我的美國主管很喜歡稱讚同事,我也將這樣工作氛圍帶回台灣,稱讚同事的工作表現,帶動大家互相認可對方的貢獻,是很好的正向循環。」他強調。

個人的能力往往不是「被教出來的」,而是要「歷練出來的」。張辰豪透過LEAP,歷練獨當一面,在往後的職場開啟一頁新篇章。

LEAP博士創新之星》
生資博士陳怡臻:因為有LEAP,我看到生技產業全面向

生資博士陳怡臻曾經錯過海外研習的機會,但她後來參加「博士創新之星LEAP計畫」,完成留洋的夢想。她也在1年的研習時間裡,深入了解生技產業上下游的所有面向,也累積職場溝通的豐富經驗,為職涯打開更寬廣的視野。

全球生技產業快速發展、高度競爭,從技術、人才到市場,需要國際布局的視野。

「以前攻讀博士的時候,我有一個機會可以去法國待兩個月,但那時懷孕了,只好放棄出國進修。」畢業自清華大學生物資訊與結構生物研究所的陳怡臻,後來從工作上認識了「博士創新之星LEAP計畫」,再次找到圓夢的機會。

她認為,LEAP可以幫助她跳脫舒適圈,到海外闖蕩事業。因此,她在申請LEAP之前,先與父母、先生、孩子做好溝通,獲得家人支持後,再報名參加LEAP。

在生技領域,台灣市場規模過小,無法具備引領全球的研究趨勢、產業發展視野。因此,包括陳怡臻在內的多數台灣生技高階人才,都一定會嘗試前往海外留學或工作,見識全球頂尖的研究技術與產業規模。

所以,陳怡臻盡力抓住LEAP的機會,她謹記學長姐提醒「主動出擊」的重要性,為自己寫了推薦信,發給她有興趣工作的多家海外生技公司。而這些公司都有把她列入面試名單裡,最後她順利進入全球知名抗體供應商BioLegend研習。

剛進入BioLegend,陳怡臻花了很多時間適應職場、完成工作。有一回,公司主管詢問她是否有意願參與年度的公司營運規畫會議,把握住這難得機會的她,為此花了很多時間閱讀資料,與來自各分公司的同事討論各個部門未來五年內的營運計畫,促使她在有限時間內,急速成長。

「透過輪調至5個不同的部門及團隊,不僅看到公司從上游製造到下游應用的營運全樣貌,也從中累積跟不同部門、主管與同事的溝通經驗,可以透過溝通,有效串聯不同的團隊,一起協同工作。」陳怡臻強調。

結束研習後,陳怡臻繼續獲聘,回到BioLegend的台灣分公司百進生技公司,擔任副理一職。她在熟悉台灣在地化的工作環境之後,擔任台、美雙邊公司的溝通橋樑,並將美國總公司的治理制度微調後,融入台灣體制內,嘗試提升研發效率及成功率,也因此讓她獲得成就感,繼續在她熱愛的生技領域,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