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在網路上看到《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發表的研究指出,人體的基因會決定我們飲用咖啡量的多寡,如果基因對苦味感受較為強烈的人,就會攝取較少的咖啡。

我立刻印證身邊很多不喝咖啡的人,原因都是覺得「咖啡好苦。」還有位心理學家德瓦斯拉(Ramani Durvasula)研究上千名的咖啡成癮者,再試著分析:愛喝什麼類型的咖啡跟人格特質的關聯。

德瓦斯拉將人格特質分為內向、外向、完美主義、溫暖、敏感、喜愛社交等類型,然後歸納出受試者對咖啡的五種偏好,包括:喝黑咖啡的人、喝拿鐵咖啡的人、喝低咖啡因咖啡的人、喝即溶咖啡的人、喝調和式咖啡的人。

看到有心理學家跟自己一樣對「咖啡和個性的關聯」有興趣,簡直如獲至寶,為了印證「研究結果」以及「我的觀察發現」,我也特別請教「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發現許多共同的觀點,在此將這三個看法一起並列,可以從不同角度享受探索的樂趣。

● 喝黑咖啡的人

研究結果:喜歡喝黑咖啡的人個性較為直來直往,做事也較重視效率,偏向化繁為簡,但處事時較為我行我素,有時還會帶點情緒化。

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愛喝黑咖啡的人喜歡簡單的口感,特別是苦澀回甘的口感,個性上相對獨斷一點。

如果偏愛曼特寧等重烘培咖啡口感的人,個性較為激烈、衝動一點。偏愛酸味、果酸味口感的人年齡多半比較年輕。而不少年長者較偏愛厚實、可以在嘴巴裡回味很久的咖啡。

我的觀察發現:身邊很多會鑽研不同品種咖啡豆口感的朋友,都具備研究型的個性,會花很多時間了解咖啡豆的產地,跟專家討論如何分辨咖啡豆的品質,學習煮咖啡的技巧。他們對未知的專業挑戰充滿興趣,非常熱愛學習,習慣「打破砂鍋問到底」,善於運用智力及分析能力去觀察事物,直至找到滿意的答案。

● 喝調和式咖啡的人

研究結果:喜歡嘗試不同品種咖啡豆混合成調和式咖啡的人,個性上喜愛嘗試新鮮事物、想像力較豐富,也相當熱衷於交朋友,但有時會有點孩子氣。

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由於調和式咖啡喝不出每種咖啡豆獨特的口感,因此會點調和式咖啡的人,多半不喜歡太苦、太酸的口感,個性上比較享受安逸,不愛勉強自己吃苦。

● 喝即溶咖啡的人

研究結果:即溶咖啡的優點就是既方便又省時,喜歡喝即溶咖啡的人,通常比較隨遇而安、不拘小節,但有時太過鬆散的個性,對事情也會有拖延傾向,較不善於事前做好規劃。

我的觀察發現:通常喜歡喝咖啡的人,大概都不太喜歡三合一即溶咖啡的過甜、過淡,以及沒有咖啡的香味;只有在一種情況下才勉強可以接受,那就是想馬上趕走瞌睡蟲的時候。一般來說,喝三合一即溶咖啡的人很少是為了品嚐咖啡的香醇,多半是為了提神的目的。

我有個朋友就是三合一即溶咖啡的推廣者,對他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一分一秒都要花在刀口上,怎麼可以把大好的光陰浪費在煮咖啡這種小事上。

如果問他:「難道不覺得三合一即溶咖啡過甜過淡,又沒有香味嗎?」他會不以為然的表示:「管什麼香不香,快又有效最重要。」

所以,喝三合一即溶咖啡者的生活態度,就像他選擇的咖啡一樣,屬於實用派。他們無論做任何事情都希望能夠立刻看到結果,至於結果完不完美,則不會那麼在乎,有時甚至會為了爭取速度而犧牲品質

● 喝虹吸式酒精燈咖啡的人

我的觀察發現:看過虹吸式酒精燈煮咖啡的過程嗎?首先,要在底部容器裝入煮沸的開水,再以小巧的酒精燈加熱,然後插上裝好濾紙的上半部漏斗,再將香氣四溢的研磨咖啡粉慢慢倒入漏斗中。等底部容器中的開水沸騰後,立刻動作靈巧地將漏斗固定好,這個時候,滾滾的沸水便會往上直直衝入漏斗中,與咖啡進行一場水火相融的擁抱。

趁著氣氛正熱,煮咖啡的人必須分秒不差將浮上來的咖啡攪拌一下,以免咖啡混濁,香味流失。約莫讓咖啡在漏斗中停留兩三分鐘的光景,即可靜靜地將火熄掉,咖啡液便會暢快地流至底部容器。

想想看,那個畫面多麼優雅、繁複。就像虹吸式酒精燈煮咖啡的過程一樣,喜歡喝這種咖啡的人,多半也很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非常注重做事的過程,倘若過程讓他覺得有瑕疵,那就算結果圓滿完成,他們依然覺得不完美。

不過,在這個變化快速的時代,如果太堅持自己一貫的做事方式,而不知隨著時代的變遷適時調整,就很容易成為別人眼中固執沒有彈性的人。

● 喝濃縮咖啡的人

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偏愛濃縮咖啡(Espresso)的人,多半個性比較果斷,來喝咖啡的時候多半不會聊天,習慣喝完就走。

我的觀察發現:喜歡喝濃縮咖啡的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轟轟烈烈的,他們的感官需求似乎比較強烈,咖啡要喝最濃的、酒要喝最烈的、菜要吃最辣的,不然就不過癮。

有個好友就是濃縮咖啡的愛好者,每次和他一起喝咖啡,我都無法想像,他如何能把那杯又黑又苦的不加糖的咖啡喝進肚子裡。

記得在學生時代,這個朋友每次只要談戀愛,都會跟我們一票死黨訴苦說:「怎麼一點談戀愛的感覺都沒有?」當時我們就會笑著跟他說:「你是愛情小說看太多了,才會以為戀愛的感覺要天旋地轉、天昏地暗的。」畢業之後,大家都各奔前程、各自為理想抱負努力打拼,沒想到這個同學每次聚會,他又開始哀聲嘆氣說:「怎麼工作起來一點興奮的感覺都沒有?」或許是人生太過平淡無奇,他才需要藉著又濃又苦的咖啡來提振人生士氣。

為了追求味道強烈的人生,喝濃縮咖啡的人常常會從最少的資源中爆發出最大的力量,也因此,他們的腳步總是走得比別人快,生活亦過得比別人濃烈。對他們來說,人生就像濃縮咖啡的味道一樣,又濃又苦。

● 喝拿鐵咖啡的人

研究結果:喝咖啡喜歡加奶加糖的人,個性通常比較溫暖,樂於花自己的時間幫助別人,不過,如果花太多時間在別人身上,有時反而會疏於照顧自己。

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愛喝拿鐵咖啡的人,個性大多偏向溫和、隨和,尤其是喜歡欣賞美麗咖啡拉花的人,不少是屬於浪漫主義者,注重美感及氣氛。

● 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

專業咖啡業者的實務心得:在咖啡和牛奶的比例上,拿鐵咖啡的牛奶比例比較多,而卡布奇諾(Cappuccino)的咖啡比例較多,濃濃的咖啡上打上綿綿的奶泡,再撒上肉桂粉,口感層次多元。所以,喜歡喝卡布奇諾咖啡的人,較講究生活品味

我的觀察發現:下面哪種情景,會覺得比較適合來一杯卡布奇諾呢?
第一種情景:輕鬆自在地坐在咖啡館,點杯咖啡細細品嚐。
第二種情景:呵欠連天地癱在咖啡館,希望能立刻來杯咖啡提神。

我想,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第一種情景。可別小看一杯小小的卡布奇諾,裡面的滋味可多了,有肉桂、乾檸檬片、以及鮮奶泡混合咖啡的香味,就像卡布奇諾富含多種滋味一般,喜歡喝這種口味咖啡的人也希望人生能過得多彩多姿,讓人回味無窮。

● 自己磨咖啡豆的獨立派

我的觀察發現:喜歡自己磨咖啡豆的人,一般個性都很獨立,在日常生活當中,他們幾乎每件事都喜歡享受DIY自己動手做的樂趣,從粉刷牆壁、整理花園到修理汽車,他們都要事必躬親,不喜歡假手他人

而他們之所以如此努力幹活,除了享受DIY的樂趣外,最主要的原因是覺得「只有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他們,可說是天生的勞碌命,好在他們也任勞任怨,不會邊做邊罵。

心境轉變咖啡選擇跟著改變

心理學家德瓦斯拉強調,個性與咖啡類型並非完全畫上等號,習慣喝黑咖啡的人,有時候也可能會嘗試簡單的即溶咖啡,更有不少人習慣數種咖啡交替著喝。

舉我自己為例,以前我是卡布奇諾的愛好者,無論走到世界哪個角落,都會點杯香香濃濃的卡布奇諾,邊喝邊瀏覽周遭景物,抱持的生活哲學是:既不想為工作犧牲一切,更不愛嚴肅度日,人生以快樂為目的。

但慢慢的,我發現自己的心理狀態有些改變,現在我比較偏愛單一咖啡豆煮的咖啡,喜歡簡單純淨的口感。再者,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已經不能像以前一樣愛什麼時間喝咖啡都可以,晚上以後就要克制想喝咖啡的欲望,以免干擾睡眠。除了需要考慮生理狀況外,我也覺察到,自己會依據現實需要、心情轉換來點杯咖啡,以滿足身心的需求。

沒想到咖啡的影響力這麼大,能為我們的人生製造酸、甜、苦、澀各種不同的滋味。

書籍簡介

從習慣洞察人心:學會識人術,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
作者: 林萃芬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14

作者簡介

林萃芬

擁有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證書,多年來推廣心理學不遺餘力,除了「洞察人心」系列書籍獲得數十萬讀者的熱烈迴響外,更為企業界量身設計「員工心理諮商與輔導」、「員工心理健康管理師」的課程,協助企業界提振員工的自我效能。為什麼她可以橫跨企業界與心理諮商界?事實上她曾經擔任文化及服務業顧問近十年,她表示,這是個心理學時代,人與人的接觸越來越短暫,如果缺乏辨別他人意圖的讀心技巧,不僅人際溝通常會面臨尷尬挫折,更會導致生涯發展錯失良機。有鑒於此,她致力於融合各個心理諮商學派的精華,活用於生活、人際、工作,輕鬆掌握人際優勢。

現任: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媒體公關主任、「中華人事主管協會」講師、「松德精神科診所」諮商心理師、「聯合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東吳大學兼任講師

著作:鍛鍊心理肌力:15項心理鍛鍊,擺脫那些職場與人際間的控制、害怕、停滯、危機與焦慮

林萃芬諮商心理師的生活EQ樂園 www.fannyeq.com.tw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