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初夏的週末午後,攝氏38度高溫豔陽下,台積電位於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北邊的工地裡,依稀可以看到工人在四處巡視。從遠處觀看,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第一階段一廠(Fab 1)的鋼筋架構已然成形,美國鳳凰城市政府告訴商周,該廠預定在2023年1月完工封頂,但目前尚未進行內部工程。

距離台積電宣布赴美設廠剛屆滿兩年,該廠歷經COVID-19疫情帶來的逆風,當地部分供應商告訴商周,如今,他們進度比原訂時程晚了至少3個月,先前《日經亞洲》(Nikkei Asia)也報導,該廠工程曾延宕最長達6個月;也有半導體業者指出,該廠部分設備機台交期延宕超過300天。

身為台灣可說最具資源的龍頭企業,台積電和供應商在這一趟「美國製造」的征途中,為何仍有重重險阻?

第一關:原料短缺
還得跟英特爾搶包商、人力

商周訪問超過10位在當地參與建廠相關人員,還原護國神山東行記的真實困境。這些,也很可能是有意響應美國製造的台灣企業們,將遇到的殘酷挑戰。

首先,即使是龍頭,也避不過全球原物料短缺、在異地資源取得不易的難關。

「(原物料)漲價跟現在產線都大爆滿,有些料我們遇到很多困難,」一位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供應商說。另一名台積電的周邊合作業者觀察,前陣子不少建廠原物料延遲,「什麼H型鋼買不到貨,有時候他們在做廢水大型管線,就需要特殊材料,那個也是缺貨。」

在台灣,該公司有完整的半導體建廠支援體系,代表廠商能更靈活的調度資源,但在美國,一切從零開始。

1分鐘看台積電亞利桑那廠

• 宣布設廠:2020年5月
• 投資金額:120億美元(約合新台幣3,577億元)
• 營運規畫:5奈米廠,月產能為2萬片晶圓,約為台積電在台超大型晶圓廠月產能5分之1
• 進度:一廠預定於2023年1月封頂,2024年初進入量產
• 廠址:位於鳳凰城北邊,距市中心開車約30分鐘處

資料來源:台積電、鳳凰城市政府 
整理:李玟儀


一位台積電亞利桑那廠的供應商說:「有些物料缺,跟台灣自己人做生意,大家夠義氣,再怎樣也會移出來給你,」但跟美國人做生意,「(我們)根本不了解這邊的生態!」遑論要調度、分享資源。

同一時間,他們還得跟當地一小時車程外,同樣正在蓋廠的美國半導體龍頭英特爾競爭建築包商、工程人力等資源。「下(游)包商現在都不缺生意,講話都滿大聲。」前述供應商說。

不過,台積電也早已料到在美國建廠會碰到各式困難,需要時間緩衝。以該公司在南科的5奈米廠為例,動土到量產僅約兩年。相比之下,亞利桑那廠從動工到對外宣布的量產時程,則整整給足了約3年時間。

第二,有再好的SOP,遇上美國法規也無法複製貼上。

第二關:申請建廠許可複雜
台灣SOP,在美國行不通

一名曾在亞利桑那州工作的台積電員工透露,在當地協助建廠的台灣承包商最初並沒有預期到申請建廠相關許可的流程複雜性。

「亞利桑那州法律執行效率很高,」人在當地從事不動產租賃業多年的一名台灣人說,該州法規特別嚴謹,她舉例,連餐廳都規定每多少坪數、多少座位,內部的油槽設計就得是什麼大小、埋多深,「(政府說)你這個不合,我下個月再來(檢查)!」

「美國許可不會這麼快,驗收常常不過,」一名台積電在當地的周邊供應商業者說,一旦前面階段的許可沒下來,後面其他工段統統無法進行。

在鳳凰城,市政府對於施工的檢查、許可發放有特定流程,工程必須分階段拿到前一階段許可,才能繼續進行下一階段施工。

美國普渡大學榮譽教授、台大土木系高科技廠房設施研究中心主任張陸滿說,即便台積電跟英特爾都一樣在亞利桑那有廠,但台積電的工法與美國人熟悉的可能不同,且鳳凰城市政府建管處發照人員不熟半導體廠,需要更多溝通解釋;相較而言,英特爾在南邊由錢德勒(Chandler)市政府管轄,且在當地從事製造已超過40年,可能較無此困擾。

「台積(在台灣)建廠可以那麼快,很多事情都是不斷複製、貼上,可是你到這邊,別人(鳳凰城市政府)想要的方式,跟你想要的不一樣,就有很多摩擦跟衝突。」另一名在當地協助建廠的人員說。

這不僅曠日廢時,更讓預算直線飆升。

前述當地周邊供應商說,在台灣,台積電數百家的供應商們彼此有良好的橫向溝通,「這些廠商已經有默契了,我知道會碰到哪個廠商,先打招呼,水平協調就解決了,但在美國完全沒有,你做你的,我做我的,所有的公司按圖施工。」這代表,當一家公司因設計圖修改、相較台灣將連帶產生更多額外成本。

憂晶片法案獨厚美商,台積電喊話:補貼要公平!

台積電於今年3月底曾針對晶片法案,提出建議給美國商務部,以讓它的美國廠營運更順利,以下節錄部分內容:
1商務部應做出公平分配補貼的決定,基於公司總部所在地而偏袒(某一方)給予優惠是沒有效率的做法
2任何能提高美國供應鏈韌性的半導體生態系公司,都應有資格申請和獲得補貼
3設備和上游供應商只有在經濟合理狀況,才會跟隨晶圓製造商到海外設廠。縮小成本差距、為供應商提供公平的競爭環境很重要
4台積電很歡迎商務部鼓勵大型公司與中小型供應商合作

註:2022/3/25刊登之內容 
資料來源:台積電提交美國商務部 
整理:李玟儀


「工程設計都不是百分之百完美,去到中國,那邊的人還會鼻子摸摸,幫你改;到美國,你要修改就是要追加(預算),那邊什麼都講錢。」一名將派駐鳳凰城的系統商主管說。

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去年10月接受《時代》雜誌專訪時就坦言,美國建廠成本遠高於台積電預期。據了解,原物料、人事等成本,比台灣貴6倍到12倍。

第三關:文化與制度差異
一廠兩薪、半數人不願加班

最後,就連已經在全球7國設有據點、客戶遍布全球的台積電,也會遇上文化障礙。

位於鳳凰城的工地裡,台積電廠務工程師、供應商,都會進到一個個白色貨櫃屋裡開會,那裡,是廠房蓋好前的臨時辦公室。

台積電的臨時辦公室位在鳳凰城市區,在晶圓廠完工前,行政人員就在此辦公
台積電的臨時辦公室位在鳳凰城市區,在晶圓廠完工前,行政人員就在此辦公。(攝影者:鍾燊豪)

在裡面,不只有台灣派過去的員工,還有陸續聘用進來的美國員工,但溝通,仍有巨大差異。一名台灣人參與會議時觀察,美國人習慣發表各種意見,「台積更重視效率,可能會覺得有必要性再講,不然就是浪費時間。」他說,雙方文化習慣不同,常造成1、2個小時會議,卻沒有結論。

而「一座廠,兩樣情」的不同薪酬制度,也更挑戰了台積電的效率神話。

一名目前在台灣受訓、將派駐美國的台積電工程師透露,在美國當地雇用的員工,是高底薪、低分紅獎金制;但從台灣派去的員工,卻是台灣常見的低底薪、高分紅獎金制。

「一個廠有一半的人沒有動力加班,尤其在進機(階段),工時之高,每台機都要驗,(只有)一半的人願意加班,」他說:「一個廠有兩個薪資結構,你很難讓大家一起往前。」

為了讓美國建廠進度更順暢,供應鏈業者表示,聽聞台積電已經另外尋找美國當地的工程包商,希望加速工程進度。甚至傳出,它的內部經此一役,更理解對手英特爾是在怎樣的環境與成本下生存,因此更珍視自己身處台灣的優勢與價值。

針對建廠進度,台積電並未否認工程有過延宕,強調美國新廠進度按照計畫進行,量產時程沒有改變;針對成本,台積電僅表示海外廠的建廠成本高於台灣,正在努力縮小其中的差距。

在這個黑天鵝頻傳、供應鏈重組的年代,台商新一波全球布局是無可避免的現在進行式,連向來以高效率為傲的台積電,在美國都不得不緩下腳步的同時,我們也得回頭自問,自己面對這個時代,是否準備了更多的餘裕,更謙卑的面對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