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Dcard於4月8日宣布,旗下自有電商平台「好物研究室」將在5月31日停止營運,銷售的結束時間為4月26日。

(來源:Dcard)

據了解,Dcard的電商部門約為50人,占總體員工人數約12%。Dcard表示,電商部門的夥伴將優先進行內部轉調,並啟動員工協助方案,幫助員工找到其他工作。

好物研究室關閉原因:增值潛力不大、難與集團有綜效

Dcard在聲明中解釋關閉的原因:「為了讓消費者能更安全、更方便的購物,Dcard也投入更多資源與人力經營。 然而,我們評估持續投資電商市場的增值潛力不大,亦難與集團產生綜效。 」

手握千萬流量的Dcard,一直在找尋「廣告」以外的流量變現模式。電商平台「好物研究室」是從2019年開始的一次嘗試,Dcard電商總監陳宇璿在2022年受訪時透露,已有千家廠商進駐、年度成交金額達到新台幣9位數。

好物研究室的優勢在於Dcard的千萬流量,以及平台上許多樂於分享的素人。舉例來說,好物研究室有55%的交易,是來自素人的推薦文,這點成為與其他電商平台差異化的關鍵。

不過,在2023年6月,好物研究室宣布要「砍掉重練」。

說砍掉重練只對了一半。因為在消費者端,好物研究室沒有改變,還是能上站購買商品,只是賣家跟好物研究室的合作關係,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好物研究室不再抽成,僅收取新台幣5000元月費,並能折抵廣告費用。

賣家與電商平台之間最常見的合作關係就是「抽成」,每筆交易抽取一定比例的金額分潤。光是抽成、開辦費等各種手續費加起來,電商平台收取的費用甚至可以超過20%。

賣家想要進駐Dcard販售商品,自然是瞄準站上的討論度與流量,但同時要支付抽成與廣告費用,讓廠商有種「被剝兩層皮」的感覺。在討論過後,好物研究室才轉向零抽成的模式。

Dcard的下一步該去哪?

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好物研究室宣布關閉,遭遇的困難其實和2019年沒有太大的差別:作為電商平台,好物研究室的差異性是什麼?以及電商需要持續投入的成本,是否有如預期的投報率?

考量到大部分的消費者仍是價格導向,差異性不明顯的話,最終仍回歸到商品的價格競爭力;而投報率,從Dcard電商部門的50人來看,投入的成本必然不低,僅靠5000元月費與廣告費用,沒有規模效益的話也很難拉高營收。

但好物研究室仍是一次必要的嘗試,Dcard作為台灣最大的匿名社群平台,需要有廣告之外的第二成長曲線,或是開發新市場(如日本)的可能性。或者,需要一個新的、好的、吸引人的故事。

做自有IP也是一種嘗試,目前自有IP已有百萬訂閱的YouTube頻道、原創角色dtto friends,算是相對成功的項目。除此之外,據了解Dcard也從遊戲產業找來不少人手,內部也有相關的項目在孵育中。Dcard也還在不斷努力,找尋帶領公司到下一個量級(或募資)的項目。

*本文出自《數位時代》,原文標題:Dcard電商「好物研究室」關閉!曾有千家廠商、9位數交易額,為何走向收場?

延伸閱讀:
放棄千萬元營收!Dcard旗下電商宣布「零抽成」,轉型背後看見什麼機會?
Dcard每月1,800萬訪客當靠山!好物研究室緊抓開箱文風潮,揭開變現心法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