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其實能夠相輔相成

桃園至雲林的沿海一帶,佇立著高大淨白的風機,迎著風快速旋轉,幡動的風力供給電力外,一望無際的視野在風機的映襯下,更是吸引了不少旅人爭相拍照留念。除了這些肉眼可見的陸域風機,在台灣海峽寬闊海域,迄今也已有283支風機矗立其中,讓台灣目前的離岸風電總設置量達2.25GW,是全球少數離岸風電突破2GW的國家,名列全球第七,預計朝3GW邁進。

台灣發展風能與天然的地理優勢有關,風場建置卻也伴隨著海洋生物或生態影響的爭議,當專家學者們時常聚焦於如何在「環境生態」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時,台灣離岸風場的開發商對於離岸風場的建置正逐漸打破既定印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可以相輔相成,離岸風電領域尤其如此。

在地參與加乘科技助攻 強化海洋保育

台灣首座商業規模離岸風場──海洋風電(Formosa 1)早在2016年建置前,就提出聘用漁民擔任鯨豚觀察員(Marine Mammal Observer)的機制,還訓練全台第一批由在地漁民轉任的鯨豚觀察員,創全台先例後,大彰化東南及西南第一階段的風場也訓練漁民取得鯨豚觀察員資格執行任務, 積極採用雙層氣泡帷幕及樁錘減噪阻尼降低水下噪音及震動,並藉由水下攝影監測聚魚效應及風場其他的生態價值。而將促進生物多樣性的措施納入綠能建置的沃旭能源,在打造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則是採取無須打樁且幾乎不會有噪音的「負壓沉箱水下基礎 (Suction bucket jacket foundation) 」技術,成為亞太區首個運用此項友善環境技術的離岸風場。

沃旭大彰化離岸風場水下基礎展現聚魚效果

打造友善飛行棲息環境 強化救援實現復育

台灣擁有豐富的鳥類多樣性,在鳥類保育上,被列為瀕臨滅絕動物保護的黑面琵鷺,雲林風場自2020年開始投入每年繫放16隻黑面琵鷺研究,透過在黑面琵鷺身上裝置衛星發報器GPS定位,瞭解黑面琵鷺飛行活動軌跡、路徑,以及活動熱區每年的變化。2022年冬天爆發黑面琵鷺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事件時,雲林離岸風場便提供了自2021年2月以來的GPS追蹤數據,與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合作追蹤,並成功完成救援工作。而彰芳暨西島離岸風場則與屏科大鳥類生態研究室團隊攜手,分析黑面琵鷺衛星追蹤點位,找出平日巡查人員巡守路線不及的黑面琵鷺活動死角22處,進一步觀察是否有個體等待救援。

為了減輕鳥類穿越通行風場時撞擊機率,大彰化風場的風機排列設計保留完整東西向廊道,海龍離岸風電亦配合彰化外海整體風場位置,於風場範圍內設置連貫一致性的鳥類廊道,提供鳥類更友善的飛行棲息環境外,為了履行對環境更友善的承諾,海龍也進一步與大專院校合作執行 「黑面琵鷺巡守計畫」,與其他風場共同擴大守護來台渡冬的黑面琵鷺族群,並透過巡守隊實際觀察棲地狀況,強化即時救援資源, 期能保育黑面琵鷺族群實現族群增長。

攜手利害關係人 增進風場生態價值

沃旭全球首創「珊瑚育生可行性研究」(ReCoral),攜手農業部水產試驗所澎湖漁業生物研究中心合作,嘗試在大彰化離岸風場風機水下基礎育生珊瑚,在珊瑚生態系因全球暖化而嚴重衰退時,讓位處亞熱帶水域的離岸風場有機會發揮正面效益增加生態價值。

為確保及時透明與地方溝通,沃旭也設置專責人員在風場施工及運維階段,負責與其他海洋空間使用者及主管機關溝通協調涉海事務,確保公共工程中各方人員及財產安全、並提升海洋空間共同利用的效率。

至於地方漁民對於生計的訴求和生態的擔憂,雲林風場從2021年便開始投入「漁業經濟實地調查」,是全台首創與漁民攜手「以普查方式」、連續逾三年透過海洋大學學者與實際在雲林外海捕魚的逾半數漁民合作,第一線詳細紀錄漁獲情況、作業位置,逐步建置出屬於雲林地區沿近海漁業作業資訊與漁獲資料庫,更進一步瞭解海域重要優勢魚種年間變動與分佈。此計畫不但實際改善地方漁民團體反應漁業年報資訊不準確、難以反應實際情況..等長年難題,亦是產學漁共建雲林縣第一手魚類生態資料庫之珍貴成果。

離岸風電在開發過程,除了運用新技術降低開發帶來的環境損害,更要強化保育,與利害關係人攜手,戮力開創能兼顧經濟和環保雙贏發展,讓人類和地球都可以繼續永續發展的「綠能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