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股票,有許多理由值得我們興奮。或許是你本人正在使用該公司的服務或產品,抑或是你在某個派對上無意中聽到朋友推薦的一檔股票,或者你想成為下一家成功企業的早期投資者。

無論讓你興奮的理由為何,總之都是包裝在某些更豐富的描述之內,而該故事的尾聲往往會是如此:「⋯⋯她變得超級無敵富有,然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故事繞過了道理,躲開了大腦和理智,直奔心臟。正因為這個原因,讓「故事」成為行為投資者的敵人。

請試想:你願意為一隻有著1980年代風格、縫滿亮片且只有單隻的手套付多少錢?我想大概不多。現在,如果我告訴你這隻手套曾經被麥克.傑克森(Michael Jackson)使用過,現在你願意出多少錢?這個故事徹底改變了你對這隻手套的觀感。

這對購買1980年代流行歌手貼身物品的事情來說,並不危險,但對買股票來說,可就危險了。

作家沃克(Rob Walker)和格倫(Joshua Glenn)深知故事的力量,因此創造了一個被他們稱之為「特殊物品計畫」(The Significant Objects Project)的類社會學實驗。該實驗的目的是要檢驗他們的假設:「故事能讓不特殊的事物變得特殊。」

沃克和格倫買下了100件具備車庫拍賣品質的商品,再請自己的作家好友們,幫這些物品捏造出獨一無二的故事。整體而言,這些一共花了他們130美元的破銅爛鐵們,最後以超過3600美元的價格在eBay上賣出。

是的,正是故事的力量,讓eBay上的買家願意以52美元的代價,買下一個使用過的烤箱隔熱手套。

其中,投資世界的首次公開募股(IPO),往往也能讓我們充分看見故事的威力。IPO自然是新的,且經常是著重創新與成長中的產業,而這些公司往往會挑股市正熱的時候上市。

故事的力量、情緒和害怕錯過的心情加總後,讓IPO在專業投資者或散戶眼中,總是特別誘人。那麼,興奮之情帶給投資大眾什麼影響呢?

根據柯利亞堤(Giordano Cogliati)、佩利亞瑞(Stefano Paleari)和維茲瑪拉(Silvio Vismara)所發表的研究〈IPO定價:定價隱藏的成長率〉(IPO Pricing:Growth Rates Implied in Offer Prices),在美國進行IPO的股票裡,平均而言在其發行的前3年內,它們每年的表現往往低於市場指標21%。儘管表現得如此差強人意,沒有任何理由能讓我們假設未來大眾對於IPO的需求會漸漸衰退,畢竟總會有新的故事出現。

情緒投資造成的惡果非常多,但最主要的傷害或許在於它截斷了我們對投資的時間規劃。對一項投資計畫的長期投注,是基於理智所做出來的決定,但情緒告訴我們,「我現在就想要。」4名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家,藉由掃描受試者的大腦,為我們帶來決定性的證據。

參與這個研究的受試者必須思考2個選項:立刻獲得價值15美元的Amazon禮券,或在2個禮拜後拿到20美元的Amazon禮券。

研究結果顯示:「立刻獲得15美元禮券」的可能性,導致受試學生大腦的邊緣區(Limbic areas)——主要用於處理我們的情緒與形成記憶的大腦整體結構,接收到了不尋常的刺激。

而心理學家發現,當學生對某件事表現出來的興奮之情越高,就越有可能選擇立即性的回報,但如果滿意度沒那麼高,他們就會轉往另一個選項。

確實,興奮的投資者是最沒有耐心的投資者,而沒有耐心的投資者,將是破產的投資者。

在生活中的各種層面上,情緒都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且應該經過我們的深思熟慮。情緒讓我們得以對所愛之人感同身受,讓我們做出正確的事,還可以帶著我們通往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刻。

然而,在制定投資決策時,必須徹底清除情緒因子的事實,而這又是真實人生與弔詭華爾街世界的另一個巨大差異。所以,請盡情開懷大笑、大哭、感受愛或生氣——但千萬別在交易時這麼做。

*本文摘自大牌出版《行為投資金律

書籍簡介

《行為投資金律:完勝90%資產管理專家的行為法則》

作者: 丹尼爾.克羅斯比(Daniel Crosby)
譯者: 李祐寧
出版社:大牌出版
出版日期:2024/06/19

作者簡介

丹尼爾.克羅斯比(Daniel Crosby)

在楊百翰大學(BYU)接受教育的克羅斯比博士,是一名心理學家、行為金融專家,以及經驗豐富的資產管理者,他將自己針對市場心理學所進行的研究,實際應用在從金融商品設計到選股等廣泛的實務層面上。
克羅斯比博士被Monster.com網站評選為「12位值得關注的思想家」,並成為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所挑選出來的「你最該閱讀的財經部落客」與Investment News的「40歲以下的40大思想家」。
身為提倡行為金融學的先鋒,他同時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個人指標:行為金融學和投資管理之結合》的共同作者及Nocturne Capital資產管理公司的創辦人。他定期在《赫芬頓郵報》、《風險管理》雜誌等財經媒體及網站上發表自己對市場的看法。

責任編輯:湯明潔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