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打開電腦不久準備寫點東西,接到銀行專員打來的電話,詢問能否打擾一下。由於對方態度還不錯,我也客氣的回她說如果一下子還OK。

「您這期信用卡金額比較多,您又是我們銀行優質VIP客戶,現在有推出分期的優惠方案,6到12期、利率僅X%。分期後帳單每期的金額很少,利息每個月也才一百多元,這樣資金也可以留在身上作運用,請問您覺得OK嗎?」

電話那頭報的數字確實很有吸引力,不過我還是婉拒了,客氣的跟那位小姐說:「沒關係,謝謝您介紹,我卡費都習慣一次繳清,我沒什麼資金需求,真的謝謝。」

信用卡分期付款利率低,辦一下也沒關係?

必須說,如果自制力比較薄弱的人,真的會答應。從年輕時期拿著信用卡至今,我都謹慎使用,沒申請過分期或欠款。唯一一次是,某家銀行的信用卡帳單不知為何沒寄來,我也沒辦自動轉帳,後來覺得怎麼這麼久沒收到帳單,主動打去詢問才知道早已過繳費日期,後來我也直接停辦該家卡片,多年來沒再用過。

對這類會影響自身信用的事,年輕人常常會忽略。以前也有同儕朋友變成卡奴,還不只一位。老家的朋友或者是學生時代的同學,他們人都很好,就是個人理財觀念可能不太足夠,又或者有時候真的家境困難,不得已只能一欠再欠、辦卡再辦卡。

以前台灣曾發生過卡債風暴,年輕一點的讀者應該是忘記了。那時候政府還出面收拾一堆爛帳。

過去還會有銀行廣告大喇喇的用「借錢是高尚的行為」、「借錢就是那麼快樂又容易」等標語,在這年頭看來,會覺得當年銀行真的是為自己埋下了禍根,導致大量呆帳產生。這樣的廣告,這年代是看不到了。

借錢不是不能借,而是信用卡跟現金卡的利率太驚人,這種錢不能借、也不能欠。

分期零利率的副作用:讓人高估自己的消費能力

我聽過一個年收百萬的工程師好友說過,他覺得分期很好,反正6個月零利率不用白不用,有些卡片甚至可以分12個月,真棒。

我勸過了,他有稍微節制,但太太刷他的副卡卻沒停過。他們這樣超過8年了,要還銀行的錢早已抵過當年的本金,目前還是欠債。

「有欠少一點了。」上次見面,好友是這麼跟我說,我沒辦法追究是真是假,只能看到一次就念一次。

分期零利率就是會讓人高估自己的消費能力,因為買了一個6萬元的物品、分成6期帳單,每個月只要繳款1萬即可。

銀行提供這種福利當然好,但看似福利的過程,卻內藏玄機。一個自制力不足的人,容易刷更多的金額,完全忘記自己「根本沒辦法負擔」接下來的各筆費用,等到察覺時就已經來不及。月收入5萬元的人,欠50萬元的信用卡債務也很常見。

對於我們這種從小就把1個錢打2個結在用的人來說,父母親留給我的禮物不是房產、不是股票,而是「對金錢的重視態度」。也因此,有10元就只能做5元的事情,剩下的要留住,以免將來要用錢的時候很慘。

這不是什麼大道理,母親至今偶爾還是會唸我花銷太多、能搭公車還是要搭,她見我搭長途的計程車費用難免多一些,會不自覺捨不得。我可以理解這種心情,跟她說這真的沒多少,因為我有判斷時間價值;如果不趕時間的話,我能搭捷運還是會搭捷運或公車。

從小養成的勤儉習慣早已烙印在骨子裡,但也不至於成了一個不會用錢的人,這太傻了。例如能節省時間的事、健康天然的食物、孩子的教育費、安全舒適的用餐環境等,在這些東西上花錢就不太需要猶豫,這是我們跟上一代長輩最大的差別。

有良好的消費習慣,才會有愉快的生活

某次得知這位好友不小心欠到一個對他來說有點多的債務時,我實在看不下去,直接拿了幾萬塊給他,叫他先去還一部份。並且告訴他,這是以前學生時代他曾放在我這保管的錢,這麼多年下來,這些都是拿去做股票賺來的,不是我的錢,請放心。

他人很好,從不會跟我開口提金錢上的困難,即便他放任讓帳單的金額越滾越大,太太身體不好沒上班,好在他們沒生養孩子。

對已經懂財商的讀者朋友來說,會覺得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但社會上就是有非常多人不瞭解。要不然就是知道歸知道,但「做不到」,缺乏意志力或缺乏最後一股動力去執行。

良好的消費習慣、正確的投資理財觀念,再加上強大的執行力,再搭配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自己盡可能有個健康的身體,就會有愉快的中老年生活。

*本文獲「畢德歐夫」授權轉載,原文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