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組織調整,公司這幾年來除了原本的正職員工以外,也開始聘用了一些非正職的員工,有的來自於派遣公司,有些則是工讀生。現在在管理分店的過程中,出現不少困擾。非正職員工的工作內容跟正職人員一模一樣,但是做事情的心態卻完全不同,這讓過去相當有自信的王督導非常頭大。「難道世界變了嗎?」王督導很困擾地問我……

一、形成背景

1.企業因應組織需求的調整

許多企業為了因應工作的型態,或者是考量人力成本,除了全職員工之外,也會需要許多非正職的員工。屬於機動性或臨時性的員工,目的是支援或暫兼全職工作,包含派遣員工、約聘員工或工讀生。

2.年輕人對於工作的價值觀改變

這個世代希望能夠工作和生活平衡,不想被企業的制度束縛或困住,也不喜歡這麼多的繁文縟節,因此許多年輕人的想法改變,不以「工作穩定」為優先考量。他們認為工作不是生活的全部,寧可選擇以約聘或是派遣的方式工作,發展出「上班只是討生活,下班想過好生活」的生活形式。

二、主管必須先了解工作收穫造成的影響

對許多主管來說,正職與非正職人員表面上看起來所做的工作是一樣的。實際上,光是「工作動機」和「成果期待」,就有相當大的差異。因此,如果主管用同樣的方式管理,那可就會越管越頭大,所以主管們必須先了解下列3種不同:

1.「計酬給薪」的不同

正職人員領的是月薪,非正職人員是按工時計酬或專案固定費用。兩種不同的給薪方式,很容易影響工作的進行和時間管理的模式。

領月薪的正職人員,通常下班準時離開是合理的事情,但是非正職人員如果以時間計算,有可能願意多投入時間。如果是專案固定費用的非正職人員,假如薪資是固定的,對他們來說,當然越早或越快完成工作越好,反正領的費用都是一樣。

2.「福利給予」的不同

正職員工幾乎都擁有公司給予的完整員工福利,例如三節獎金或是員工購買產品的優惠,但是非正職員工通常無法享受同等福利,然而最近越來越多的企業,也會給予非正職員工,類似或等同正職員工的公司福利。

公司給予員工福利絕對是件好事情,但若不小心被同仁視為理所當然,失去吸引同仁的好處就會比較可惜。

3.「職涯前景」的不同

有些非正職人員選擇非正職工作的目的,只是把目前的工作做好,並未有太多的期許和等待。而正職人員若表現得好,有機會能轉調其他公司的部門,進行不同業務的學習,甚至升任主管,這多半是非正職人員無法享有的。

三、針對選擇非正職工作的原因,進行差異化的管理

主管必須了解正職人員和非正職人員工作上的不同,並且了解這些同仁做出這樣選擇的背後原因,才能夠有效緩和這些差異,並且針對不同做成差異管理。

建議主管們,不妨找個時間和他們聊聊,針對選擇「非正職工作」的同仁,了解他們的動機,也就是這些年輕人選擇「非正職」的原因有哪些?才能拿出正確的管理手法對症下藥。年輕人選擇「非正職」的原因通常有下列3個:

1.尚未應徵正式的工作職缺

選擇非正職工作的同仁,不一定是不想做正職工作,只是還在物色合適的職缺,其中也不乏有自己的想法和抱負的年輕人。

管理手法:

主管可以在年輕人進入公司後多加觀察,針對有企圖心的同仁,給予多一些的機會,鼓勵他們多嘗試不同事情。或者給予不同種類的工作,測試他們的意願,也看出他們真正在哪個區塊可以表現出的卓越能力,並且在他們表現不錯的時候,給予更多的肯定和機會。

2.希望「工作和生活」能取得一定程度的平衡

不喜歡工作壓力太大的同仁,會選擇以工讀或是派遣的方式,增加工作彈性。他們喜歡嚐鮮,深入學習通常不是他們的優先選項。

這種類型的同仁,在學習到了某個技能之後,就會急著想學下一個技能,缺少深究的動機。可以把事情做完,但是不願意花太多時間把事情做到極致,對他們來說,「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工作不該是生活的全部。」

管理手法:

此時,可以在辦公室運用「遊戲化管理」的模式,像是「玩遊戲打怪」般檢視成果。例如把「服務多少客戶」、「解決多少客訴」或「遭遇多少臨時狀況」當作標準,每天進行統計,以正面的方式讓同仁覺得工作有趣。

3.希望多兼幾份工作

有些領時薪或是約聘的同仁,主要是希望能夠在短時間之內多賺一些錢,因此選擇多兼差的方式希望獲取最大報酬。

管理手法:

主管不妨在可能的範圍中,多給他一些工作的時數,看看是否能激發出他對工作的成就感和企圖心,並告訴他如果有好表現將得到更多的轉正職機會,或擁有更多短期的收入。

也可以幫助他們培養不同的技能,讓他們有更多兼差的機會。別認為這樣做公司會吃虧,當他們學會某些技能而覺得有成就感時,就會更願意投入現在的這份工作。

結語

因應時代的不同,許多組織在作改變,卻忽略到招募進來的員工,也已經和過去想的不一樣。主管的心態也要跟著改變,才能搞定在組織變化下招募的不同員工。

☛李河泉老師跨世代溝通線上課程,請點擊:https://bit.ly/3tlcbsM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