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併購的過程中,有一項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兩家公司的企業文化是否相符?價值觀和理念是否契合?很多案例顯示,併購後的兩家企業若因企業文化及管理風格不一,員工感到適應不良,價值觀混淆,失去戰鬥力,紛紛求去。導致花大錢併購別人的公司,最後只買到硬體和庫存,卻失去了最重要的人才。

當初奧美集團為了併購我的公司,在程序上展開了市場調查和對我企業的財務及信用評估。站在奧美的立場,併購風險很大,財務數字容易顯示,但公司領導人的品德、價值觀和願景,這類無形的資訊可能更為重要。因此併購前,併購者都會花一些時間去調查對方的資訊,以保護投資決策。

3個普通人,決定公司命運?

關於這一點,我的前任老闆,前奧美集團白崇亮董事長非常清楚。當年兩家企業進行併購前,他做足了功課,巧妙運用了3位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 ,分別是客戶、前員工、媒體記者來確認我公司的名譽以及我的理念和價值觀,以評斷我的公司是否值得合作。

白崇亮董事長是公關界受尊敬的資深前輩,自然瞭解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他放棄大費周章地請顧問公司進行調查評估,反而隨機挑選這行業最重要且分屬不同角色的利害關係人來確認我的行事風格和人品。現在回想,這不啻是一個有效及真實的方法,我萬萬沒想到身邊的3個人會成為影響這個併購案的關鍵因素。

客戶的意見代表公關公司的業務能力及服務品質,前員工的回饋可以了解老闆的管理風格與企業文化,而記者的評論代表這家公關公司的專業度及媒體關係。從這3個面向調查,大概可以一窺一家公關公司的服務水準、管理風格及媒體影響力。

白董巧妙地諮詢了這3個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便得到他想要的資訊,這些人被諮詢時也不知道目的為何,但他們的回饋成了決定性的關鍵,感謝這3位關係人都給了正面的評價,間接促成了這個併購案,也讓我瞬間明瞭利害關係人的重要性,這是我在公關經歷中一個重要的體會。

日常工作、生活的「永續經營」

原來我們平常所做的一切,其實在別人的心中都留下了評價,而這些評價不知哪一天會回饋或是反噬到自己。唯有在平常工作或生活上一本初衷,善待周邊的人,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利他並追求社會共好,才能無愧於心,永續經營。

工作的利害關係人(如同事、客戶、長官、商業夥伴),會影響我們聲譽、前途和財富。而生活的利害關係人,卻關係我們的生活的幸福、牽動喜怒哀樂,是心靈最大的支援。除了重視工作上的利害關係人,我也開始反省生活的利害關係人(父母、兄弟姐妹、子女、伴侶、朋友及同好),我是不是同樣用心珍惜與他們相處。
也許生活上或許不用「利害關係人」這個字眼,但我們經常將身邊的親人對我們的好視為理所當然,反而沒有用心經營與他們的關係,其實他們影響我們生命更多更深。家人與我們利害與共,牽動我們的喜怒哀樂,真正是影響我們最深遠的利害關係人,因此我們才最應該把最珍貴的時間留給他們,陪伴他們,關心他們,往往卻被忽略了。

待人的行為就像一面鏡子,終究會反射到我們自己身上。善待周邊的人,對於生活歷程中有緣遇到的人,以善出發,不帶任何批判,不留任何遺憾,就像那潔白的明月,照亮我們生命的每一個角落。我相信「有緣人終必相遇」,所以珍惜,經營好關係,才能得到好關係。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鍾守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