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供電吃緊,上週政府宣布工業大戶電價調漲高達15%,整體電價平均上調8.4%,讓產業直呼吃不消,有工商領袖建議回歸使用核電,以降低發電成本。此外,中油上週也宣布7月電業天然氣用戶漲5%,形成「電氣雙漲」。

最近全世界通膨高升,油價、天然氣價、糧價漲均是原因,主要源頭是俄烏戰爭,雖然通膨並非因其而起,但也因其加速。美國一開始尚可聯合歐盟西方國家,為共同價值而戰。但今天俄烏戰爭所引發的後果已影響每一個國家,並導致經濟衰退,情況開始變得不一樣。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宏和德國總理蕭茲最近民調直落,都和此有關。

有一點可以確定,我們的政策是被動式反應,而不是主動式超前部署,不管是油電價格和淨零碳排,都是別人先做人我們再跟進。美國商會6月發布「2022台灣白皮書」,認為台灣有三大急迫性問題,首先就是能源,這已是必須馬上處理的問題。再進一步分析,能源有以下5個問題:

第一、台電有破產的危機

根據台電4月份財務報表,淨值3074億元,扣掉核四虧損2849億元,淨值剩下225億元,而今年1至4月累積虧損已達853億元。誠如經濟部長王美花所言,如果電價不調整,到年底台電會有非常大的危機。台電嚴重虧損,最後是由納稅人的錢全民埋單。但問題是電價調一次夠嗎?

第二、台灣能源政策須調整

按照台灣現在的發電結構,50%天然氣、30%燃煤、20%再生能源比例,絕對不夠用。用天然氣虧更多、用燃煤有空污、再生能源政策已跳票延期到2026年,核能又不是選項,因此能源政策需要調整。

第三、電價須進一步調漲

這次只調整工業用戶,未來不是沒有可能調漲一般用戶。以照顧民生為名的電價政策,讓民眾缺乏省電誘因,電價未能反映成本,台灣永遠無法脫離因為便宜電價造成的缺電問題。以往為了選票,政府8次凍漲電價,現在問題一次浮現。

第四、再生能源政策可能會再跳票

上週經濟部表示,將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為了衝刺光電,未來將要求所有新建、增建及改建的建築物,應於屋頂放置太陽光電。將來整個台灣會被太陽能發電板覆蓋,這反映出問題的急迫性。然而,台灣不能只有太陽能光電和離岸風電,這些都不夠穩定,應再積極發展其它選項。

第五、投資台灣已面臨極限

美中貿易戰、疫情衝擊,台灣成為台商避風港。有別於過去選擇中國、東協擴廠,根據經濟部最新調查顯示,去年外銷訂單廠有擴增生產線者,高達77.1%選擇留台,以科技業最多,半導體產業使能源問題更加惡化。

簡單來說,如果電不夠用,企業只能放慢投資腳步,或者移到海外。政府不能拚命招商,又不調整能源政策,創造穩定供電的環境。未來政府應檢討科技業者用電,因為這有排擠效應,造成貧富差距擴大。而且上游成本增加,遲早會轉嫁中下游與消費者吸收,長期而言加劇通膨,執政者最後會進退維谷。電力危機撕開所有掩蓋,將真象赤裸的呈現,值得大家認真思考。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