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創立影響力學院的事忙得不可開交。設計課程、訂目標、籌畫時間表、找老師、找學員、找場地,朋友都說我比退休前更忙,經常笑我「不是要過第三人生嗎?幹嘛拿石頭砸自己的腳,怎麼會把自己忙到這副德性,這不是跟你倡議的第三人生有所違背嗎?」但只有自己知道,我其實很享受這種有能力實現夢想的喜悅。

我在第三人生的實驗中,發現不工作,每天遊山玩水,並不會讓我更快樂,反而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管忙不忙碌,只要享受自己選擇的,樂在其中,就是一件好事。

有生之年,持續保有熱情

我在外商公司待了多年,看著自己所學到的十八般武藝,都是幫助全球大企業、大品牌,或是高端的客戶服務,反而在台灣佔90%以上的中小企業,卻無緣接觸或享受到品牌的精隨及公關的力量,所以起心動念創辦了影響力學院,希望幫助台灣中小企業運用公關思維所帶來的的力量,讓自己的品牌被看見,影響社會更美好。這件事剛好是我有興趣,並且可以做的。

尤其最近幾年,因為和台灣新創公司、二代接班的年輕人接觸,更是感受到他們對品牌及內外溝通的渴求。我相信,一套有邏輯的品牌及公關學習系統,有助他們打開眼界,因此將原來只有大企業享用的、高不可攀的知識落地,與他們共學,一起成長。

原本我的第三人生完全沒有再創業的選項,但還是個性使然,一旦想做一件事,就忍不住啟動,看看到底會怎樣。雖然這次形式是創業,但在心情上大有不同。對我而言,這比較像是啟動一件想做的事,沒有賺錢養家的焦慮,沒有非得如何的壓力,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不是那種追求規模或成長的事業,意義感更甚成就感。找出意義才是驅動自己前進的動力。有生之年,能夠持續保持這種熱情,多好。

退而不休

我想,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選擇「退而不休」,仍然希望有機會貢獻專業,服務社會。如果退休下來,光是吃喝玩樂,遊山玩水,沒有一個計劃目標或理念,生活很容易就乏了。很多統計資料都顯示,退休後若能做自己喜歡且認為有意義的事,有助於延長壽命及快樂感。我很慶幸自己還有體力,還有冒險精神,還有想做的事。

所以,明知可能是一段辛苦的旅程,會讓自己少了悠遊自在的日子,但還是清楚:若不實踐,必會後悔。於是做,就對了。最難都是第一步,一旦踏出去,就是不斷地想辦法解決問題而已。因為有過創業經驗,反而篤定,不怕困難。

辦完第一期學員的結業式後,聽到中小企業主和年輕創業學員們分享的心得,得到的了什麼啟發,解決了什麼企業難題,我心中就覺得:這趟旅程太踏實了,還有什麼比見證努力後的成果,更令人興奮呢?

金庸先生寫過一句很酷的話:「人生不過就是來大鬧一場,然後悄然離去。」我喜歡這個「大鬧一場」的含義,我的解讀是——願意冒險,為自己的夢想再活一次。

年齡,從不是阻止我們前進的問題,心態才是。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