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美國之後,受到的第一個、也是最強烈的文化衝擊,就是體會到什麼叫做「開放心智」(Open Minded)。

這個震撼我的場域,既不是在什麼矽谷頂級創投的閉門會議,也不是在FAANG之類制霸全球的科技公司裡;就只是坐在教室裡,我看著老師跟學生互動的體會。

因為我30好幾才唸研究所,之前的工作經歷也還算過得去。因此,每每同學在課堂上發表一些略微稚嫩的言論時,我總想在內心大翻白眼。但不論我的同學們說了什麼,教授的第一反應99%都是稱讚:「哇!這是一個很酷的想法喔!那你覺得要是……」、「這聽起來挺不錯的,我能知道更多細節嗎?」,又或是「很好!所以要是在X的情境下,你覺得該怎麼應用?」

有些「荒唐想法」,我都可以想像在台灣學校會被嗤之以鼻,但在美國竟然都可以得到稱讚,是西雅圖人的敷衍程度超乎我想像嗎?我後來發現:不是,他們是真心的。

很大一部分美國人,對於各種可能性的開放心態,高得讓人驚訝,這種開放心智讓創業及創意存在無限可能,並且延伸到教育體系,甚至是家庭教育。舉例來說:一個數學成績很好、熱愛美術的孩子,在台灣的求學過程中,大機率會被父母勸說:「唉,你就好好唸書,畢業後去台X電上班,畫畫就當休閒時候的興趣就好,當畫家會餓死啦!」

但在美國的教育體系,如果這個孩子的美術累積資歷夠多,他會有機會申請上足夠好的美術學校,並得到更多的資源挹注。此外,更廣的產業分布及更高的人均所得,也讓「非主流」科系的畢業生比較「餓不死」。舉例來說:「愛畫畫」並不只能「當畫家」,可以進入大型遊戲公司設計電玩角色,甚至進入時尚品牌擔綱設計師。如果做得足夠優秀,薪水可能是好幾個台X電工程師的總合。

撇除產業與市場規模,更巨大的差別在於:美國父母比較傾向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與之相對的是,台灣家庭教育普遍具有一個特色:父母特別喜歡幫子女做決定。這絕大多數出自對子女的愛與關心,但盲點在於,對於未知的未來,多數人的預測能力極其有限,更遑論當子女面臨職涯選擇時,父母往往已經與最新的社會脈動脫節。

再舉個例子,50歲以上的父母大概很難想像,過去5年,40歲以下賺最多的交大畢業生,可能不是任職於任何一間科技巨頭的研發人員,不是創業成功的頭家,而是一個拍YouTube影片的人。或許也更難想像,會出現一種摸不著、不知道存放在哪的虛擬產品「NFT」,而它的價值卻幾度超越黃金、紅酒甚至頂級藝術品。

在這樣的侷限下,父母對於子女未來長達30甚至40年的職業選擇,真的能夠言之鑿鑿嗎?

說到底,體制外的教育資源不足也是一大問題。過去可能因為人均收入不高,迫於現實,必須「乖乖唸書就好」;但就台北市2017年的平均所得來看:年可支配所得超過270萬台幣的家庭已經超過40%!

如果所得已經足夠提高,但提供孩子職涯體驗及發掘內在天賦的服務還是相對較少,還是用過去那種「不當醫生就去當工程師」的思維,替孩子決定未來。其實對於許多在其他領域頗有才華的孩子來說,都是種天賦的浪費。

作者簡介

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香港創業,台北銀行家,北京私募股權投資到美國西雅圖的創業導師,曾親身參與數百萬台幣的天使投資到數百億美元的收購案。

台灣出生,旅居中、美。走訪全球超過50個城市後,體認到文化差異是企業佈局全球的關鍵因素,但卻也是最容易被台灣經營層忽略的一環。

目前經營「國際之男 — Man lives in offshore 」粉絲專頁,著重剖析文化差異、職涯發展及國際金融經驗,希望透過持續的拋磚引玉,讓台灣被更廣大的世界看見。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