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從未停止從書本中獲得創作靈感。她的閱讀品味總是與她一路走來的人生有關,從她對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的依戀就可以證明。當可可看到由法國知名女演員莎拉・伯恩哈特(Sarah Bernhardt)飾演的茶花女瑪格麗特・戈蒂耶(Marguerite Gautier),這個死於肺結核的出色交際花所改編的舞台劇時,她流下了眼淚。可可對她的朋友德萊說:「《茶花女》就像我的人生,我集了所有悲慘故事於一身。」

事實上,我們很難不提到可可死於肺結核的母親,臨終前,她的血濺滿了手帕與床單。可可還告訴朋友,她看劇時的啜泣聲太大而讓觀眾憤怒。幾年後,山茶花被用於某些可可的設計中,涵蓋珠寶到服裝。

她的藏書也反映了她的友情與愛情生活,呼應了可可與她的情人皮耶・雷維第(Pierre Reverdy),還有她與永遠的朋友考克多(Jean Cocteau)的關係。可可・香奈兒在書本中寫滿了註記,像在約瑟芬・佩拉當(Joséphin Péladan)的《感性的開始》(L’initiation sentimentale),書裡夾著一張小紙條寫著:「我們的生命微不足道,我們的夢想卻可以很偉大,名聲在死後繼續流傳。」道盡了可可的人生觀!

從詩人考克多在書頁裡留給朋友的便條紙,可以看到香奈兒解構服裝與考克多的未來主義靈感詩歌相呼應。當考克多在他的情人尚・馬赫(Jean Marais)臉上畫星星時,可可也把星星布滿她的設計。我們可以找到許多他們藝術性的共通之處。

可可的書

她的藏書之豐令人印象深刻,占了她公寓的整整兩面牆,裡面有很多精裝書,包括拉丁和希臘作家的古籍,像普魯塔克(Plutarque)、尤里比底斯(Euripide)、荷馬,甚至維吉爾(Virgile)。另外還有義大利作家傑可莫・卡薩諾瓦(Giacomo Girolamo Casanova)的回憶錄、蒙田(法語:Michel de Montaigne)的隨筆、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全套的莫泊桑(法語:Henry-René-Albert-Guy de Maupassant)和莫里哀(法語:Molière)。約瑟芬・佩拉當(Joséphin Péladan)、福樓拜(法語:Gustave Flauber)、洛特雷阿蒙(Lautréamont)、 阿爾弗雷德・雅里(Alfred Jarry)也是她喜歡的作品。

香奈兒套裝

「時尚不只展現在衣服。時尚在空氣中,是風將它帶來的,我們感覺到它,呼吸它,時尚在天空和碎石路上,它無所不在,它與思想、習俗和事件相關。」

1921年4月1日,《Vogue》雜誌寫道:「我們可以說,香奈兒設計的線條幾乎沒有任何變化,而這正是她強大之處。」在1954年香奈兒時裝店重新營業時,是站在當代時尚的對立面。她極簡的設計被認為缺乏新意,套裝也沒有吸引當時的時尚記者們,然而,套裝卻成為香奈兒最成功的設計之一。

她不稱其為「套裝」(tailleur),而是稱之為「西裝」(costume),以表明它相當於男人的西裝。當香奈兒來到時尚界時,西裝早在1850年時就已經出現在女性的衣櫃裡。但這種源於英國的二件式套裝是在特定活動時穿的,像戶外活動、體育活動、旅行或早晨的散步。西裝是由男裝裁縫專門量身訂做的,直到1880年代才有幾位法國女裁縫開始為女性製作西裝。

批評者認為西裝外形過於僵硬與男性化,而顯得有些陰沉。我們必須說,在1910年代,西裝幾乎都是用中性顏色的羊毛布料裁製,麻色、褐色、灰色,甚至豌豆泥的綠色。可可用一件軍裝風格的斜紋軟呢外套徹底改變了它,襯裡有固定的鏈帶使服裝擁有獨特的結構。

就像在電影裡一樣,瑪琳・黛德麗(Marie Magdalene)、碧姬.芭杜(Brigitte Bardot)、葛雷絲・凱莉(Grace Kelly)、英格麗・褒曼(IngridBergman)、羅美・雪妮黛(德語:Romy Schneider)和伊莉莎白・泰勒(Elizabeth Rosemond Taylor)等明星在現實生活中一樣穿著香奈兒套裝。1961年秋冬,香奈兒出了粉紅色系列套裝,1963年11月22日賈桂琳・甘迺迪(Jacqueline Lee Bouvier Kennedy Onassis)在達拉斯穿著這件套裝。

教練的建議
為何要閱讀?

每本書都有觸碰人類靈魂深處的可能性,讓我們可以建立全新的思考模式。閱讀是一種積極的嗜好,既能觸動我們的情感,又能引發我們的專注力和想像力。你一定能感覺到,很少有一個活動能像閱讀一本好書那樣令人感到舒適、放鬆和健康。閱讀滋養了我們潛在的創造力。

這也是條探索之路,那些深深感動你的書將成為你的一部分,並給你靈感創作,就像可可一樣。所以為什麼不閱讀呢?如果剝奪你的創意就太可惜了!

書籍簡介

像香奈兒一樣反應與思考

作者: 奧蕾莉・戈德弗羅伊

原文作者: Aurélie Godefroy

譯者: 何桂育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期:2022/01/19

作者簡介

奧蕾莉・戈德弗羅伊 Aurélie Godefroy

1977年出生,法國記者、作家與法國第二電視台「佛法智慧」節目主持人。畢業於羅浮宮學院(l’École du Louvre)藝術史與考古專業,法國記者培訓中心(CFJ)。2006年開始為許多法國雜誌撰寫專欄,並以心靈、瑜珈、冥想、藝術及女性在歷史與社會中的地位等主題在法國演講,至今有八本法文著作。

譯者簡介

何桂育 Kuei Yu Ho

旅法藝術家設計師,法國國立高等造形藝術碩士文憑(DNSEP)與法國國立高等裝飾藝術學院(École Nationa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碩士後研究文憑,曾任該校數位研究中心EnsadLab研究人員。 Active Creative Design創辦人之一,其設計、文章與藝術裝置作品曾發表於國內外,由於對藝術與文化的熱情,近年開始經營以巴黎各種藝術、時尚與設計展演第一手報導的臉書專頁「巴黎不打烊」,讓大家不用到法國也能擁有同步資訊。不定期為國內雜誌期刊撰寫有關歐洲藝文設計相關新聞,曾出版《婊子日記》(布克文化)、《柏林玩設計》(時報出版)與《Design Interactif》(法國Eyrolles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鍾守沂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