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的全台社群聚會,酒酣耳熱之際,A因為住中南部必須趕高鐵,先向大家告辭。還在吃飯的北部人B高喊:「下次再找天聚聚哦!」

此時,一位也住南部的C對A說:「我告訴你,B說的你千萬別放心上。你要知道,台北人說改天聚聚,都是說說而已,你要是認真的話,就會傷心了。」

A離開以後,便有人開始討論,天龍國的人得好好反省,為什麼會給人這種感受。一位南部人說,因為南部人被台北人騙太多次,以前朋友說找時間聚聚,他還當真的趕快約時間、找地點,「結果對方竟說,我只是隨便說說。」當時他很受傷,後來才慢慢發現,這是台北人的一種問候語。

他體會到,台北人說「找天聚聚」,意思是「多多聯絡」,並不是真的要找你聚會,而是一種關心。就像問你吃飯了沒,並不是找你吃飯,而是一種問候。如果不了解對方的語言,雙方的期待便有落差,因而產生有人不在意、有人當真的問題。

小心,文化差異生誤會

光台灣各地的說話語氣和社交文化就大不同,何況國外,國與國之間的文化差異更大。所以我們千萬不能以原來的習慣和眼光,去判斷其他地區或國家人們的行為模式。

這樣的思維最容易發生在出國時,當我們看到外國人的行為跟習以為常的不一樣,會直觀認定:自己是正確的、對方錯了。就像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疫政策,西方、東方的做法和想法就大有差別。

新冠肺炎剛開始的時候,亞洲人只要戴上口罩就會被西方人投以異樣的眼光。因為在西方人的觀念裡,戴口罩的都是病人,不該到外面趴趴走;亞洲人則認為這是保護自己、也保護別人的做法,不明白老外為什麼這麼不怕死。

就算後來因為新冠肺炎大流行,為了公衛安全,西方人紛紛戴上口罩,但是疫情一解封,他們第一時間就脫下口罩。因為西方人將自由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和台灣重視生命第一的價值觀不太一樣。當差異產生,誤解就會發生。

學會尊重,避免誤解

人與人之間最可貴的就是尊重,看到跟我們做法不一樣的人,第一個念頭不是不屑或認定對方有錯,而是先了解、接受再溝通。我學習到,遇到跟自己想像有落差的情況,先學習接受,然後告訴自己「原來是這樣」,避免說出自以為是的語言。

我在加拿大遊學時,就曾被震撼教育。有個課堂練習是到街頭找人訪問,我找到一位在路邊賣文創小物的婦女,邀請她受訪並錄音,聊聊街道特色及做生意的心得。她起初開心首肯,但聊到最後,我問起她的背景及年紀,她臉色一變,告訴我這是隱私,她拒絕回答。我跟她解釋,我只是想知道,在這條街上做小生意的人來自何方,她還是揮手叫我離開。那次經驗讓我知道,西方人非常重視隱私,詢問年紀與背景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對別人必須要有基本的尊重,不能以自我為中心,假設對方是我們想像的樣子,更用理所當然的方式與人溝通。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先研究對方的文化,學著入境隨俗,否則會踩地雷。

放下自己,不預設立場,不妄加批判,或許人與人的誤解也會減少許多。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