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根據《富比世》(Forbes)公布最新台灣富豪排行榜,雲林發跡的神秘鞋王、華利集團董事長張聰淵,繼二○二一年首度進榜就成為台灣新首富後,今年蟬聯台灣首富寶座,且身價是第二名、旺旺中時媒體集團董事長蔡衍明的一‧五倍。

雖然張聰淵創辦的華利公司股價受中國股市走跌拖累,加上他與家族持股比率超過八成,導致身價今年已縮水約一五%。但其企業營運表現並沒有打折,反而逆勢成長,更上一層樓。

攤開財報,去年疫情重創全球製鞋業,身為產業龍頭的寶成集團,營收衰退約四%,淨利成長幾乎全靠南山人壽、精英電腦等業外投資收益支撐。而身為全球運動鞋領導品牌Nike最倚重代工廠的豐泰,表現也不如預期,淨利與營業利益分別衰退近八%與近一○%。

但華利卻交出營收成長逾二五%、淨利成長逾四七%、營業利益成長超過六成的好成績,是台灣製鞋本業最賺錢的一線大廠。

其實,論規模優勢,它的營收規模不到寶成的三分之一;比技術力,同樣是Nike供應鏈,它仍只能撿豐泰挑剩的訂單接。而且高達九八%的產能,全重押疫情嚴峻的越南,照理本該是首當其衝的重災戶。它卻不僅避開疫情衝擊,還成功從專攻平價市場的加硫鞋廠,轉型成通吃中高價市場的運動鞋與潮鞋廠。

究竟張聰淵憑什麼逆勢勝出?其實讓華利成功轉型、獲利大增的關鍵是,三個顛覆常規的經營策略。

台灣製鞋三雄中,華利本業最賺錢
台灣製鞋三雄中,華利本業最賺錢(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越南廠址「除了牛還是牛」
交通不便反成防疫要塞

「很多朋友都說,我是天公疼憨人,我是傻傻做(鞋),但我可不笨。」張聰淵在商周專訪時說。

第一個關鍵策略是,放棄土地增值利益,看準勞工在地習性,搶進偏鄉設廠反而賺更大。

十七年前,當年張聰淵進入越南設廠,多數海外台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