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6個月前,創業圈的朋友向我介紹了一位年輕的女創業家,她在3年前創立了自己的時尚生活風格品牌。她剛度過艱難的草創初期,從早期的第一家商店,慢慢發展到現在的規模。

而她最早的投資者,恰好是最一開始蒞臨門店的客戶。他們在店裡偶然認識,逐漸熟識,對方成為早期支持她的客戶之一,後來主動提出幫忙投資,以擴大業務,幫助她發揮潛力。

領投、跟投,哪裡不同?

最近,該公司要開始下一階段的擴張,她準備要開更多門店、打造更多產品線、更大規模。是時候要開始接觸新一波的投資人,她自然又回頭尋找這位力挺過她的客戶。這位投資人對她過去幾年的進步感到滿意,也樂於在新一輪募資中給予支持。但在答應投資前,對方表示,有一些需求需要被滿足。

首先,在新一輪融資中,他建議創辦人去尋找一個新的「專業領頭投資者」。理想上,這個人要能在專業建議、資源和人脈聯繫方面,成為幫助公司的最佳人選。這位「領投」投資人,投入的金額會是最大的,且會對整個業務及其過去幾年的發展,進行非常徹底和仔細的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對方說,一旦確定了領投投資者,並確認過上述細節,其他較小的跟投者或像他這樣的前期投資者,將會很樂意加入。

由於這是她第一次真正、認真的募資,這位女創業家自然會有一些疑問:領投者的定義是什麼?為什麼他的投資金額必須是本輪最大?為什麼他必須負責所有的盡職調查和法律檢查?為什麼不能只找5、10個朋友、家人,或小型個人投資者完成這一輪募資?為什麼這還不足以說服我們以前的投資者跟投,必須是專業的領投者?

創業過程,專業領投者為何重要?

很多創辦人一開始的反應都是:如果我們需要下一輪募資,最簡單的方法不就是找幾個比較小的個人投資者嗎?如果只是要籌到足夠的錢,這樣不是更容易嗎?為什麼領投者最好是策略性的投資部門或創投?

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心理上,都應該將這點視為對創辦人和年輕公司的重要考驗。從前一輪投資者的角度來看,他們會希望確保過去幾個月的進展得到新投資者的雙重檢驗。如果這個新投資人的專業性足夠(如創投業者),那麼毫無疑問,他們對公司的財務、業績和計劃的檢查過程,會更加仔細和謹慎。因此,這能為早期投資者驗證:他們的第一次投資是否正確,以及他們是否在上個階段錯過了什麼。

如果沒有專業的領投者,只有眾多的小型個人投資者,那這關鍵的一步,自然就沒有了。如果募資對象都是天使投資人、好友和家人,那盡職調查過程可能就不會那麼仔細,甚至可能完全不做,因此無法說服以前的投資者,甚至未來的投資者加入。

領投者通常會在該輪募資中投入最多金額。如果他們投入最多錢、甘冒最大風險,這自然會迫使他們在盡職調查過程中謹慎檢查每個細節、每個法律狀況、財務預測和公司說法。而這份調查,會讓所有跟進的投資者更加信任。所以,當領投者同意投資價格、公司估值和投資條款後,其他後續投資人要同意和簽署就容易多了。如果領投者有所疏漏,他的損失最大,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每個人的利益都一致,在意的事也都會被關注。

每輪的募資過程中,通常尋找領投者是最耗時耗力的關鍵步驟。理想情況下,該領投者需要具有專業背景,當他們的背景夠強,其他投資人才會信任並同意最終決定。這也是為什麼尋找領投者最為困難。專業領投者需要夠喜歡你的公司,他要願意花幾個月的時間檢查每個細節並給出報價。

這一步做完後,找小型投資人跟投就不是那麼難了。所以花幾個月的時間找個領投者其實並不少見,常常是已經有許多小型投資者在等著投資了,大家都只是等著領投者出現。

對於年輕和早期創業者來說,這是最關鍵、最具挑戰性和最重要的首次測驗之一。當一切似乎都已經準備就緒,只缺了領頭投資者時,這可能會是許多個不眠之夜的沮喪和痛苦。但如果我們真的停下來思考這個過程的所有元素和心理因素,就會意識到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責任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