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B型企業」?(B Corp)

B型企業源自於沒有「社會企業」的美國,由資本主義企業體為出發,強調企業必須重視共益(benefit),為全部關係人(股東、全體員工、消費者、全地球)創造利益的企業。

比起關懷社會問題、弱勢族群的社會企業,B型企業較重視經營成果共利分享。要成為B型企業須通過認證,從公司治理、員工照顧、友善環境、社區經營與客戶影響力5大面向來評估,且每3年需重新驗證。

B型企業不是「成為」世界最好的公司,而是「對」世界最好的公司。

「B型企業」給管理者的啟示

自古以來,企業成立常常只有一個目的:將股東的利潤極大化。然而,許多企業開始重新思考成功企業的定義,他們的武器就是「B型企業」。

亞太B型企業協會理事長張大為曾說,「台灣有很多賺錢的企業,但企業的社會責任太空泛,很常成為企業的贖罪券!一邊做社會公益,一邊排放廢水。」

企業常常有迷思,覺得CSR(企業社會責任)、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是額外要做的事,對公司沒有幫助。事實上,未來的企業思維是「做好事才能賺錢」,因為消費者不想再買黑心商品、求職者不想再進血汗公司。

根據市調機構尼爾森調查30,000名消費者,發現其中有66%的消費者表明,願意為了永續理念的商品付出高一倍的費用。此外,品牌行銷需要檢視品牌的社會與環境使命,才能吸引新一代消費者買單,並加深品牌黏著度。

在公司內部管理方面,公司治理是永續發展的基石,而友善的員工照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也才能發揮團隊戰鬥力,這些都與企業經營緊緊相扣。

B型企業對員工好,想吸引並留住頂尖人才,而好人才也希望能在工作上全力以赴。但究竟該怎麼達成?

倫敦政經學院碩士、企業顧問萊恩‧漢尼(Ryan Honeyman)在《B型企業,現在最需要的好公司》建議,可以思考3個重點:

1.報酬、福利和訓練(支付基本生活工資、提供健保、補助職能發展等)

2.工作環境(員工投入度、流動率、員工健康和安全等)

3.員工所有權(盈餘分配、認股權、持股比例等)

舉例來說,嬌生(Johnson & Johnson)在2002至2008年間,公司為員工設立的健康課程,每1元的投資報酬是2.71元。另一家企業的研究則顯示出更高的報酬:投資在健康課程的每1元,替公司節省了6元的健保開銷。

「B型企業」有哪些實例?

戶外運動品牌Patagonia、護膚護髮家居品牌Aesop等都屬於B型企業的範疇,而除了國外的品牌,台灣的B型企業也包含:綠藤生機、鮮乳坊、茶籽堂、成真咖啡等。

成真咖啡:王品前接班人賣咖啡,獲利5成捐非洲、2成給員工

因疫情封城,餐飲業迎來寒冬,全台整體餐飲業營收蒸發近6成。但,成真咖啡與股東們決定不減薪、不縮編,將現金盈餘留給基層員工,還要捐出獲利的一半到非洲鑿井,讓當地人能有乾淨的水喝。

企業要顧員工、拚獲利,還要兼做公益,可能嗎?

商周在《王品前接班人賣咖啡,獲利5成捐非洲、2成給員工》提及,成真咖啡董事長王國雄,曾是餐飲集團王品的二把手。他卸下王品高位後,創立成真咖啡,也是全球唯一通過B型企業認證的咖啡公司。

該公司很多制度延續早期的王品精神,例如,給員工優於業界15%以上的薪資,而員工升任店經理,就可獲該店10%的股份。此外,公司每年把5成利潤捐出後,剩餘2成盈餘再給員工分紅。

在餐飲這行,平均一年流動率超過5成,但成真從2015年創立迄今,始終維持9成的留任率。

要捐一半獲利、要照顧員工,會讓企業更專注提高附加價值,形成正循環。王國雄表示,「如果我同樣做平價咖啡,就很難跟競爭對手拉開差距,所以我選擇創造價值,而不是cost down(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