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沒無線網路,但你會連線得更好。」—《視界戰》

日本九州南邊60公里處,有1座小島叫屋久島。屋久島為黑潮所包圍,海水溫暖、鹽分高,海中生物豐富。這座島形成於1萬5千年前的火山爆發,年紀輕,海拔高,綠意盎然,有時稱為海上阿爾卑斯,最高峰為1,936公尺,滿山遍野的樹林與竹林,從海平面到山頂盡皆蔥鬱。這裡最神奇、最吸引遊客之處,乃是1株株巨木。

1990年,NHK的攝影團隊跟著年輕學者宮崎良文造訪島上,想知道這裡是否如日本森林管理局宣稱的有「森林浴」效果。

樹木很好

「森林浴」聽起來像行銷用語,也確實如此。創出這個詞的人叫池谷秋山,他在1982年擔任森林管理局長時創了此詞,想鼓勵大眾多到森林裡走走。

「森林浴」真是很聰明的行銷用語。人喜歡洗澡,頭往後仰,腳趾扭動,從案牘勞形裡放鬆一下,所以何不拿來跟其他放鬆的活動湊在一起,比如林中徜徉?「森林浴」的點子於焉誕生。

「可是沒人研究過森林浴是純屬修辭,還是確實存在。」現為千葉大學環境健康暨田野科學中心副主任的宮崎良文說。1990年當時,宮崎良文在屋久島上探索,穿過濃綠森林,想知道「森林浴」純屬行銷用語,還是確實有益健康。

實驗結果一清二楚:森林浴有益健康。相較於在實驗室裡走路,在森林裡走路更能提升心情,減少壓力、憤怒或疲憊等情緒,至於反映壓力的皮質醇濃度和血壓也呈現下降。

你看到這裡也許會想「對嘛很明顯」,然後就算了。然而另一件事很重要,那就是明白這一點也不顯而易見。數百年來,甚至上千年來,人類都想遠離森林,砍樹為田、蓋屋子和城鎮、造紙,如果樹阻礙了開路或擴建,我們二話不說立刻砍掉。民間傳說把森林形容得陰森、恐怖,該避而遠之,除非你是盜匪想躲在裡頭。我們文化似乎不怎麼重視森林。的確,我們有綠帶運動,關心亞馬遜雨林,成立林間步行協會,還有梭羅和華茲華斯等歌頌大自然的浪漫作家,然而最主宰社會的還是發展至上主義,核心訊息向來是:誰管什麼森林啊?

宮崎良文所做的事情是,把浪漫美好的行銷用語變成科學驗證的健康建議。而他所做的不只如此,還像種下一顆種子,長出一片研究的森林。

後來宮崎良文繼續研究森林和大自然對人體的益處,也激發其他學者投入研究。日本、澳洲、芬蘭、美國、英國和其他各國的學者紛紛從各種角度研究,探討森林與大自然療法,所有研究成果都指著相同的方向。

接觸大自然對人人有益,減少壞處,如壓力、焦慮和憂鬱症狀,降低皮質醇、血壓和脈搏,讓我們感覺沒那麼累。接觸大自然也提升了好處,有助睡眠,刺激重要的副交感神經系統,亦即你、我所知的「休息與消化」系統,帶來活力和衝勁。

我們確實喜歡在海邊

幾年前,我聽說一款叫「量測幸福」(Mappiness)的應用程式,由研究人員馬卡龍(George Mackerron)和莫拉塔(Susana Morata)開發,聽起來很有意思,於是下載註冊。

這款應用程式三不五時嗶嗶響,提出問題:我跟誰在一起?我在做什麼?用1到10分來評比,我有多開心?一如許多應用程式,我用了一陣子,然後置之不理。但我還是在不知情間替相關研究的最大資料庫做出了貢獻。原來另有2萬1946人下載這個應用程式,大家總共送出113萬8,481筆資料。

馬卡龍和莫拉塔分析這些資料,不只比對我們輸入的回答,還根據衛星定位資料交叉比對,了解我們回答時的天氣和位置:例如城市、郊區、農場、樹林、「荒地」和「海邊或海上」。這上百萬筆資料得出幾個明顯的事實,還有些驚人的發現。

先談明顯的事實。我們臥病在床時最不開心,比通勤或工作更不開心。

我們在酷熱的晴天很開心。根據他們的分析,當天氣在24度以上,我們的快樂程度高5.13分,也就是快樂很多。

一般來說,我們在戶外比室內開心,只有在「荒地」例外。

我們在大自然比在城市快樂。根據這份研究,我們在大自然裡的快樂程度高1.8分到2.7分:1.8分是在水邊和濕地;2.7分是在山區和曠野。

不過這研究最出人意料的發現是,我們在「海邊或海上」的快樂程度比在都市地區高6分。現在想像一下,情景一是你拉開窗簾發現外面是24度以上的晴朗豔陽天;情景二是一般陰天,兩者的差異差不多就是6分。或者照馬卡龍和莫拉塔在論文上的說法,6分是參加展覽和清潔浴室的差別。所以我們確實喜歡在海邊。

為什麼?為什麼在海邊能帶來快樂和健康,在草地、森林、曠野和山區等各種戶外能帶來快樂和健康?研究人員認為有4個可能的原因。

首先,有個概念叫「親生命」(Biophilia)。人類在過去1百萬年生活於大自然裡,所以人腦對大自然的景物與聲響跟人造事物的感受有所不同。宮崎良文說:「我們也許沒留意,但我們打出生就生活在人工環境裡,所以身體處於某些壓力下。當你親近大自然,例如樹林或花朵,身體會放鬆下來,免疫系統從壓力中恢復。」

第二是個相關概念。如果我們基於熟悉而喜歡大自然的聲音,現代城市生活則造成壓力,噪音和空汙如同「壞環境因子」。原本是警車聲、鄰居震耳的音樂、半夜呼嘯而過的引擎聲,換成啾啾鳥鳴和沙沙葉響,你會壓力減少,感到快樂。同理,你不再吸進汽車廢氣,而是吸進大海、原野或山丘上的微風。

第三是有關森林浴的迷人理論,出自日本醫科大學的李卿博士,那就是樹木會釋放芬多精。芬多精是重要的樹脂,替樹木抵禦微生物。當人吸進芬多精,身體會有正面改變。根據李卿的實驗,當人在森林裡走路或過夜,免疫力會上升,身體製造更多殺手細胞,鞏固了抵抗病毒和癌症的關鍵第一防線。

第四個戶外對健康有益的理由呢?為了回答這問題,我們需要回到1960年代的某個週日,只見1個古怪男子在倫敦人熱愛的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裡來來去去。

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裡的怪人

1960年代早期,倫敦北邊發生一件怪事。大家正在週日漫步,享受樹林與清新空氣,在遠離市區的漢普斯特德荒野吸著如今所知的芬多精,突然1個奇怪傢伙跑了出來,身穿很好的襯衫,但沒有領帶和西裝外套。

那男的不是全力衝刺,而是好整以暇,像是在平靜小河裡漂流的浮筒。現在你大概會猜他在慢跑。

不過當年你不會看到有人在慢跑,就像不會看到有人穿著彈性纖維,原因是雖然從古希臘希波克拉底醫師那時就有運動或許有益健康的概念,但沒人確定。

改變這件事的是莫里斯。

莫里斯在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研究公共衛生,剛好碰上出乎意料的新公衛問題。戰爭結束的短短幾年後,攸關生死的新問題浮現,奪去空前多的性命,還迅速惡化,超過25年間蟬聯主要死因。

這問題是冠狀動脈心臟病。血脂堵住動脈,導致血液和氧氣無法運至心臟。但這問題為何忽然襲擊許多人,導致不適、喘氣和胸痛,甚至一命嗚呼?

莫里斯盡量蒐集各種資料,尋找蛛絲馬跡,檢視早至1907年的驗屍報告,隱約感覺可能跟人的活動量有關。他說:「根據全國的死亡率統計資料,好像跟職業有點關連。」

1949到1950年,他們團隊追蹤11萬名35到59歲的郵局人員,包括一般郵差、高階郵差、郵務人員、電報人員、監督員和接線生。

所有這些郵差裡,只有一般郵差每天會大量活動,雖然論文上說這些活動「並不特別劇烈」:搬運、徒步、騎車和爬樓梯。研究結果同樣清楚明白,1953年的那份論文說:「如同巴士人員的例子,高運動量人員的早死率(千分之0.6)遠低於低運動量人員(千分之1.2)。」換言之,一般郵差的心臟病比例少一半。

這表示莫里斯現在能有自信的下結論說,你工作的活動量愈大,愈不會有冠狀動脈心臟病,愈不容易早死。

然而雖然這論文回答了一些問題,但好論文都會帶出新問題。人在工作之餘該做多少運動?哪種運動最好?

莫里斯也試著回答這些問題。他研究另一組同質性高的受試者,從公部門找人,他們不是勞工階級而是中產階級,而且空閒時幾乎都會碰園藝。「園藝讓我們保持頭腦正常。」他們對莫里斯和研究團隊這麼說。

莫里斯認為園藝是能保護他們的運動,結果卻不然。更劇烈的運動才能保護心臟和身體,例如游泳、騎車和慢跑,這類規律的有氧運動降低了五成的心臟病風險。

於是那個週日早上,莫里斯和兒子大衛及女兒茱莉亞在漢普斯特德荒野公園裡慢跑。你可以說他認真看待研究結果,也可以說他不只坐而言,還起而行,起而去慢跑。這樣對健康確實有益。

莫里斯開創運動研究,催生1個包括Nike、adidas和露露檸檬(Lululemon)等廠牌的產業,還讓成千上萬人活得久許多,包括他自己。他幾乎每天游泳、騎單車或在戶外走路半小時,97歲才不再游泳,因為沒法自行進出泳池。2009年,他以99歲半的高齡辭世,鄰居說:「少了莫里斯每天在路上走來走去,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你能跑向成功、快樂嗎?

劍橋大學學者找一萬位受試者,以智慧型手機衡量他們的運動量和快樂度,結果光是偶爾起身遛狗或泡茶就能促進快樂。

我不知道你怎麼想,但我一想到這就微笑。光是偶爾從電腦前面起身,稍微走一走或泡咖啡,心情就能提振—就像是我發現了輕鬆獲得快樂的祕密捷徑。再加上,微笑也能激起快樂,同樣不花分文,未免太棒了吧?

現在我知道運動能增進短期的心情,那長期呢?怪的是,兩者在此的關係不易理清。

長期而論,快樂和運動相關,但沒人知道如何相關:到底是快樂使人更常運動,還是運動使人更快樂?哈佛大學進行一項長達11年的研究,最後研究人員認為兩者彼此有關,照科學用語是有「雙向回饋循環與向上增益螺旋」。

既然我們有莫里斯和宮崎良文的研究成果,還有「量測幸福」應用程式的啟示,現在我們可以把Nike的廣告詞改成自己的俳句詩:

做就對了,

現在就出門,

去樹林,去公園,去海邊。

書籍簡介

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哈佛、康乃爾教授都在用的STORIES時間整理術,7個方法過更好的生活
Time and How to Spend It: The 7 Rules for Richer, Happier Days
作者: 詹姆斯・沃曼
原文作者: James Wallman
譯者: 林力敏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0/06/01

作者簡介

詹姆斯・沃曼 James Wallman

文化評論家、趨勢預測家、為英國政府獻策的體驗經濟專家,曾受邀至TED、Google總部演講,並獲選全球101位「員工參與度」影響力人物,表揚他在各領域對於職場士氣的激勵與啟發,擅長將行為科學去蕪存菁,生動化為讀者易於運用的行動準則,被譽為體驗經濟領域的麥爾坎.葛拉威爾。

曾為《紐約時報》《金融時報》《GQ》《經濟學人》《連線》等雜誌撰稿,也曾在BBC、ABC、MSNBC上評論時事。現在經營一間預測趨勢的顧問公司,諮詢客戶包括Facebook、IDEO設計公司、匯豐銀行、肯德基、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絕對伏特加、BMW、Burberry、Nike等知名顧客。

曾投入旅遊相關業務20餘年:當過旅行社的接洽人員與顧問,撰寫旅行文章,並在阿姆斯特丹、北京和坎城等地發表相關演講,也在英國旅遊經營暨業務協會的年會上演講。

擁有牛津大學古典文學碩士與倫敦藝術大學新聞學碩士學位,也是「全球行動計畫」大使。第一本書《物窒欲:越多不等於越好,用「體驗消費」與「共享經濟」取代物品囤積,打造美好生活》一鳴驚人,成為英美暢銷書;新作《你怎麼過今天,就怎麼過今生:哈佛、康乃爾教授都在用的STORIES時間整理術,7個方法過更好的生活》甫出版即空降亞馬遜暢銷榜,並同時登上時間管理、職場激勵、心靈類等書籍分類榜冠軍,廣獲各界肯定。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