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世界經濟樣貌大幅改變,包含美中貿易戰、全球供應鏈重組、COVID-19疫情擴散等衝擊,為城市與企業帶來攜手突圍後疫情時代的合作模式。

日前桃園市政府與駐臺北韓國代表部共同舉辦「開創新賽局創新×結盟——韓資企業聯繫會議」,邀請高達六十家韓資與桃園企業,共聚一堂,藉此深化桃韓的夥伴關係。

互利共生、優勢互補 桃韓結盟共創未來

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韓國在各領域裡擁有世界級品牌,以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在疫情之後展現重要的韌性與價值,讓世界看見,由於過去桃園與駐臺北韓國代表部展開多次交流,因此雙方可以從互利共生、優勢互補的角度出發,進行合作結盟,成為臺韓產業交流的方向。

「桃園市可以扮演橋樑,促進臺灣與韓國的產業合作、經貿合作,並且希望疫情趕快結束,讓正常的經貿活動趕快展開,與韓國仁川、論山、龜尾三座姐妹市進行交流。」鄭文燦強調,本次韓資企業聯繫會議是桃韓雙方攜手的重要一步,未來雙方合作機會將更多,成為未來臺灣與韓國合作的重要主旋律。

在專題演講中,KOTRA臺北韓國貿易館館長金駿圭,針對臺韓之間的投資動向及經貿合作,提出新洞察。他表示,韓國在二○二○年受到疫情影響,民間消費不振,因此以出口、投資及財政彌補,經濟成長率為負○・九%;而國際貨幣基金(IMF)對二○二一年韓國經濟成長率的預測值,從四月三・六%,上升到7月的四・三%,而且韓國在上半年進出口總值,也創下新高,達到一兆美元。

金駿圭指出,臺灣為韓國第六大出口及第七大進口對象,韓國對臺半導體出口值約六十三億七千萬美元,占出口臺灣比重的三九%,此外韓國自臺灣進口一一八億美元的半導體,占自臺進口比重的六六%,由此可期望臺灣與韓國雙方半導體產業互補,產生協同效應,未來更可在數位轉型、零碳排與新再生能源、生技健康、電動車等產業,加強經濟合作的關係。

與會的(社)世界韓人貿易協會臺灣支會代表金圭一,也特別向現場桃園人士介紹世界韓人貿易協會。他表示,該協會成立於一九八一年,在全球六十八個國家設置一四三個分會,共計有超過兩萬七千萬名韓資企業界的會員,其中的臺灣分會,成立於二○○八年,共有來自IT、電器、電子、食品飲料、餐飲,以及健康、美容等產業的五十四個會員加入,透過定期聚會,交流投資臺灣與海外市場的最新商情商機。

而歷史悠久的在臺灣韓國商工會,創始於一九七○年代。該會代表姜炳旭表示,目前韓商會共有三星、LG電子、Skhynix(愛思開海力)、現代汽車、大韓航空、韓亞航空、富元精密科技、正官庄、三星物產、韓亞銀行等四十五家企業會員,以及九家特別企業會員,來臺經營本地市場。

半導體、電子聚落優勢 吸引新創韓商

事實上,桃園與韓國官方、韓資企業近年互動頻繁,例如桃園與韓國三星總部所在、科技業重鎮的龜尾市,締結為姐妹市,尤其在今年臺灣疫情嚴峻,韓國龜尾市捐贈三萬片醫療口罩給桃園市政府;LG電子選擇在桃園,開設全臺最大的旗艦店;三星物產得標桃園國際機場公司第三航廈土建工程,而在興建中的桃園綠線捷運的車廂,也由韓國現代樂鐵(Rotem)公司負責。

駐臺北韓國代表部代表姜永勳表示,韓國和臺灣在雙邊往來活絡的半導體業,韓國是臺灣的第五大出口國,同時也是第二大進口國,而且雙方擁有互補產業結構,成為彼此最佳的「Natural Partner」,才能達成這樣的成果。

姜永勳指出,在二○二一年,韓國與臺灣的新經濟合作正在萌芽。首先,有現代樂鐵的捷運工程、三星物產得標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工程等,皆為韓國企業進入臺灣基礎建設市場的案例。此外,自元大證券和富邦人壽進入韓國之後,今年則有韓亞銀行成功進入臺灣市場,在金融領域的合作展開新的篇章。

「這股韓臺經濟合作的動力,未來將繼續得到強化。」姜永勳認為,在疫情結束不易的現在,恢復臺韓經貿人士交流是最為緊急的課題,雙方政府可以在經濟泡泡等民間企業的合作上,擔任企業的後盾,並期待與桃園市政府打造出互利共生的合作關係,開拓出韓臺經濟合作的未來。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局長郭裕信則介紹投資桃園的利基,向韓資企業招商。他表示,桃園匯集半導體、精密機械、特種車輛等大型韓商,加上桃園半導體、電子產業的全球聚落優勢,吸引不少新創韓商,成為桃園重要產業鏈的發展與國際化夥伴。

他強調,桃園市政府希望透過韓資聯繫會議,搭建桃園企業與韓資企業對話,並可進一步了解韓商投資需求,提供輔導及協助,再加上桃園優勢產業環境,相信桃韓雙方將更深化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