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12歲到27歲的Z世代年輕人,在社群媒體發達的時代長大,是最擅長使用科技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native)世代。

這個世代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各種數位電子產品圍繞。但最新一項調查顯示,這個世代的數百萬美國年輕人,卻更容易感到孤單,結果導致他們為了發展關係、保持感情、避免孤獨,反而比前幾個世代花費了更多的金錢。

數位互動取代面對面,孤獨的流行病卻蔓延

美國媒體《財經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市調公司「輿觀」(YouGov)合作的一項調查指出,近三分之一的Z世代美國人表示,科技和社交媒體讓他們感覺孤單,這樣的比例略高於千禧世代,也是所有世代當中最高。

這項調查發現,在Z世代中有29%的人,因科技感到更孤單。

較老的世代裡,科技影響較小,60歲以上大約有三分之二表示,科技既不讓他們感到更孤單,也不會讓他們感到更不孤單。

美國公共衛生局長莫西(Vivek Murthy)曾經以「孤獨的流行病」強調孤獨感在現今社會的普遍流行情況,指出長期孤獨容易使人健康出問題,包括焦慮、憂鬱等心理健康疾病、心臟疾病、認知退化和早逝風險。

他認為,雖然科技提供了新的溝通與連結的方式,但過度依賴科技反而可能減少人與人面對面互動的機會,反而加深了孤獨感。

用社群媒體日逾3小時,青少年憂鬱焦慮倍增

這個現象在Z世代身上影響最大。哈佛大學教育學院2022年底的一項研究,超過三分之一的18歲到25歲美國人,經常或總是感到孤獨。這一代年輕人生活在社群媒體與手機簡訊構成的世界裡,似乎比前幾個世代更容易與人產生連結,但最新的調查卻指出,科技反而是導致孤獨的因素之一。

耶魯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10年裡,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一項針對12歲到15歲青少年的研究指出,每天使用社群媒體超過3小時的青少年,出現憂鬱和焦慮等症狀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諸如網路霸凌、憂鬱症、飲食失調、睡眠品質不佳、身體外觀焦慮等問題,通常都跟社群媒體的使用有關。

過度使用社群媒體對健康造成的一大影響是,占去了年輕人花在睡眠與運動上的時間,這兩項活動對人體健康非常重要。

也有研究指出,社群媒體的設計,會過度刺激使用者大腦的獎勵中心,觸發類似成癮的症狀。不管是按讚、留言、分享或是有新的追隨者,這些都是使用社群媒體時大腦獲得的正面「獎勵」,幫助釋放多巴胺、使人感到愉快,想要追求更多社群媒體上的互動。

過度使用社群媒體的情況下,持續的刺激可能導致大腦的獎勵系統過度活躍,影響大腦對這些刺激的回應,反而需要更多的刺激才能夠產生相同的快感。這樣的模式與成癮行為的發展類似,使人對社群媒體產生強烈的渴望和依賴。

當社群媒體成為人們獲取快感的主要來源時,反而使人們減少現實世界的活動,影響使用者的社交技能、人際關係與整體的幸福感,甚至產生情緒問題、社交隔離、與現實生活脫節等問題。

安全使用社群媒體,建立健康數位生活

專家和研究人員呼籲美國社會更加關注Z世代的社群媒體使用情形。專家強調,雖然社群媒體為年輕人提供了一個分享生活、表達自我和建立社交網絡的平台,但必須正視其帶來的潛在風險,尤其是當這些數位互動取代了面對面交流,導致孤獨感加劇。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有的社群媒體平台引進了提醒使用時間的功能,也有平台修改演算法,減少推送會引發焦慮和不滿的內容。美國不少學校開始重視「數位素養」(Digital Literacy)的重要,在課程中納入相關內容,教導學生認識過度使用的風險、如何安全且負責任使用社群媒體,幫助學生在現實世界當中發展社交技能、培養自信。

對Z世代而言,社群媒體既是連接世界的高速公路,也是讓他們感到孤單的隱形牆壁。雖然社群媒體為這一代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連接機會,但相關研究顯示,社群媒體對年輕人心理健康和社交可能產生負面影響。

面對這一挑戰,社群媒體平台、學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提供工具和資源、推廣數位素養教育、鼓勵健康的社群媒體使用習慣,幫助Z世代建立更健康、更平衡的數位生活方式。

*本文獲「全球中央」授權轉載,原文:Z世代社群成癮卻因科技感到更孤獨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