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面臨快速的少子化、高齡化現象,社會發生前所未有的改變,以「家庭」為核心的傳統家庭結構逐漸瓦解,2020年的日本全國普查顯示,單獨居住的家庭佔38%,三代同堂的家庭僅有4.1%。

這種變化不僅影響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質,也挑戰了社會的基本運作模式。2023年初,一名住在新潟縣、八十多歲的奶奶,因為腳骨折被送往醫院。然而,由於她沒有家屬能簽署手術同意書,醫院拒絕了她的治療。

其實這樣的案例在日本並不少見,根據2022年的一項調查,15.1%的醫院和醫療設施,在沒有家屬同意的情況下,拒絕患者入院治療。

隨著家庭結構改變,日本也出現了更多元、獨立的生活型態。

7位奶奶的共生公寓

約15年前,兵庫縣尼崎市的一棟公寓內,有7位年齡落在7、80歲的奶奶們,成立了名為「個個七人小組」的小社區,開創了替代家庭功能的共生之路。

這些奶奶不外乎是單身、離婚或喪偶,這種獨居情況,在超高齡的日本社會中十分常見。

5月中旬,個個七人組舉辦每月一次的「週六沙龍」活動,吸引30位當地居民參加。當天,一位患有唐氏症的男性鋼琴家進行演奏。當演出結束時,已經77歲的川名紀美向觀眾說到:「請大家下次再來參加。」

這一切始於一句「要不要一起?」的簡單邀請。個個七人組的成員最早有10個人,她們是在2003年4月的一場年老居住問題研討會中認識的。在分組討論時,她們萌生出「共生住宅」的計劃,理想居住條件是靠近車站、陽光充足、安靜且價格便宜。

然而,4年過去,始終沒有找到符合條件的房子。起初的10人團隊也減少到只剩7個人。直到2007年秋天,田矢菊偶然收到一張新建公寓的傳單,讓這項計畫起死回生。

新建公寓距離車站步行僅5分鐘,由於是借地興建,因此價格相對便宜。田矢趕緊聯絡了其他成員,7個人一起參觀樣品屋,隨後各自申購了屬於自己的公寓。

後來只有4人搬進來,另外2人則是繼續住在原來的地方,還有1人從東京來回通勤。田矢說:「雖然不完全符合一開始的共生住宅計畫,但能和朋友們住在同一棟樓,感覺真好。」

當時,這7人的年紀都落在6、70歲之間。她們從事的職業包含播音員、社福機構幹部、文案撰稿人或大型企業宣傳。她們參加的理由也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她們不停的工作,現在都是獨居生活。

她們決定自稱「個個七(人組)」,並訂了幾項共居原則:

  • 保持適度距離,不依賴彼此。
  • 不互相照護,但有困難時全力幫助。

後來,她們也開始定期舉辦每月一次的「週六沙龍」,邀請醫生、音樂家和落語家(編按:日本的單口相聲)前來主講。到了2024年5月,週六沙龍已舉辦135次,成為當地居民結交朋友的重要平台。

她們過去忙於工作,沒有培養興趣,現在開始一起學習書法和樂器,並舉辦「文化祭」,發表學習的成果。

成為彼此失智或死亡後的委託人 

在週六沙龍中,還有一項特別計畫——「如果面對死亡」。她們邀請律師為每位成員簽訂「失智代理契約」和「死後事務委任契約」,並留下遺囑,以便自己罹患失智症或離世時,能有信賴的人代為管理財產、處理葬禮、遺物。

2018年,其中一名成員的帕金森氏病情加重,難以外出,開始需要居家長照服務。2019年春,一位成員搬回東京,她們也尊重這位在東京出生長大的成員,想要「在人生的最後時刻回到東京」的選擇。

2020年秋天,另一位同住成員被診斷出患有阿茲海默症。最早注意到失智症徵兆的人,正是她們。一開始交由醫生診斷時說沒有問題,但其他成員明顯感受到她的病情加重,於是帶她前往專門機構,最終確定是阿茲海默型失智症。到了2023年10月,由於無法再獨自生活,只能搬進照護之家。

現在個個七成員剩下田矢、川名和一ノ坪良江3人住在共生公寓裡,還有1位沒住在一起的市川禮子。雖然成員逐漸減少,但她們一致認為,有彼此的陪伴,現在的生活依然快樂。一ノ坪良江笑說:「晚上出去倒垃圾時,看到朋友的房間有燈光,就會感到安心。」 

和誰一起度過人生最後時光?

2020年日本國勢調查指出,單身家庭比例為38%,超過育有子女的家庭25%,以及2人家庭的20%。隨著家庭結構發生變化,許多日本人對「個個七人組」的理念表達認同。

專門研究高齡生活文化的專家小谷綠,在40多歲時失去了丈夫,長年獨自生活。她說:「隨著人口減少和老齡化,無法依靠血緣關係的人越來越多。如今更重要的是在健康時找到生活夥伴。」

由「共生住宅」替代家庭。這些透過興趣聯繫在一起的團體,因為擁有共同點,比較容易參與其中。也因為擁有共同的經歷,彼此能安心的分享失去配偶的悲傷。

在面對老去、生病、死亡的時候,思考自己想和誰一起生活,是每個人都需要面對的課題。

資料來源:日經新聞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湯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