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處都是坦克和卡車,我不要戰爭,我只想回學校上課,」位於烏克蘭南部城市巴什坦卡(Bashtanka)的難民中心,和母親逃難至此的女孩安娜塔西亞(Anastasia)告訴《今日印度》記者。

她不是唯一渴望重返校園的學童。

《紐約時報》報導,俄烏戰爭爆發逾一個月,教育尤其受到重創。在烏克蘭全國境內,幼稚園被轟炸、小學被改為避難所,在戰況激烈的南部港口城市馬立波(Mariupol),學校甚至成了「臨時墳場」。

烏克蘭父母、老師和政府,無不竭力為教育中斷的兒童提供課程,但人民流離失所,學習之路非常曲折。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戰爭導致約430萬名兒童出走家園,超過烏克蘭一半兒童人口總數;目前逾1.3萬間學校已經啟動遠距教學,少數採取線上與線下混和授課,更有1,100間學校因為當地緊張局勢,教育完全被迫停擺。

「學生常常問我戰爭何時結束?他們什麼時候能回學校?」中學歷史老師波爾霍夫紐克(Alla Porkhovnyuk)無奈表示,「我總是微笑著說,很快,只是我們必須再有耐心一點。」

空襲警報取代學校鐘聲

不管線上還線下,在戰火中上課一點也不容易。空襲警報一響起,大家得趕緊避難,課程因此被中斷,有些學生也無法每天出席,因為沒有安身之地。

波爾霍夫紐克已逃到烏克蘭中部,但她還有三分之一學生留在黑海沿岸城市尤日內(Yuzhne),課程時間被縮短至半小時、沒有任何作業或考試。對她而言,授課重點,已不再是傳授新知識,而是轉移孩子對戰爭的注意力。「我的學生只能躲在地下室和防空洞,這些根本不可能習慣,」她解釋。

另一名中學教師尤爾琴科(Olena Yurchenko)發現,自己在心理上與情感上,很難再次適應教學。她最大的恐懼,是回答孩子們的問題:「自己的家人會安全無恙嗎?基輔的未來會怎麼樣?戰爭會結束嗎?」他們比大人更害怕、更迷惘。

為了協助學生面對心理挑戰,非營利組織「為所有人而教」(Teach For All)旗下獨立機構「為烏克蘭而教」(Teach For Ukraine)提供該國教師訓練,例如每日情緒檢查、或進行呼吸練習,在警報響起時能讓大家冷靜下來。

一些被俄軍攻占的烏東地區,甚至強迫學校推動全面改革,跟從俄羅斯教學體系與模式。日前遭擄走的南部梅利托波爾(Melitopol)市長費多羅夫(Ivan Fedorov)表示,俄方要求他們恢復俄語實體上課、並改變授課內容,該市多名學校主管辭職以表抗議,據傳目前仍持續抗爭中。

根據烏克蘭教育科學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 of Ukraine),截至本周,已近千所教育機構遭到俄軍轟炸和砲擊破壞,甚至被完全摧毀。

戰火再無情,教育也不能斷

孩童也嘗試在其他國家重新開始。29歲的帕西妮克(Inna Pasichnyk)帶著11歲的兒子沃洛迪米爾(Volodymyr)從頓內茨克逃往捷克,逃難時匆忙混亂,但沃洛迪米爾設法帶了鉛筆盒和筆記本,母子兩人很慶幸現在每天還能透過視訊上課。

鄰國波蘭接收了超過100萬名烏克蘭兒童,而且數字不斷攀升。除了允許他們入學波蘭學校,也為其開設以烏語授課、按照烏國課綱的專門課程。「為波蘭而教」(Teach For Poland)執行長納布拉利克(Kasia Nabdralik)正在幫有教育經驗的烏克蘭難民媒合教學工作。

他們知道,戰火再無情,也不能阻斷學習。

聯合國推動的「教育不能等待」基金會(Education Cannot Wait)主席謝里夫(Yasmine Sherif)解釋:「通常遇到人道主義危機時,會先聚焦水和庇護,教育的優先性卻被低估;但從許多處於危機中的國家可以看到,現實是教育中斷會一直延續下去,可能10年、20年、甚至30年。」

如果沒有學校或組織性活動,孩童的心理健康短短幾天內即受到影響。幾個月、幾年之後,恐將陷入虐待、人口販賣、或軍事衝突的風險之中。「沒有學校,數百萬名兒童、青少年就沒有希望和夢想,這代表和平到來之時,烏克蘭也沒有建設國家的能力,」謝里夫指出。

人民所期望的,是戰事能盡快結束,孩童回歸正常生活。「但我非常確信,一切都不會再一樣了,」尤爾琴科感嘆,「一夕之間,小孩在我們眼前被迫長大了。」

參考來源:The New York TimesNPR newsIndia Today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