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的品質複利,我想先分享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畢業典禮上所說的一句名言:「每天閱讀500頁,知識的運作將如複利般積累。這件事人人都可以做到,但鮮少有人真的去做。」(Read 500 pages everyday. That's how knowledge works. It builds up, like compound interest. All of you can do it, but I guarantee not many of you will do it.)

這是個令人振奮的鼓勵。或許有人會疑惑:如果單就表面的行為而言,「每天閱讀500頁」、甚至「每天做500張筆記」,並不會產生知識複利,因為這只是單純以加法為基礎的「疊加」,並非以乘法為基礎的「複利」。

而疊加的思維恰恰會導致「低效益學習陷阱」:不妨翻開你的筆記檢查一下,你會發現有大量重複的內容;而我們的學習是需要不斷抗衡人腦的遺忘天性、筆記遺失、查找困難造成的知識複損。

所以說巴菲特說錯了嗎?也不是,大量閱讀確實是可以讓我們產生知識「品質」複利,但首先先讓我們搞懂這背後的秘密。

解決問題,不代表能創造知識品質複利

一般人以為增加知識量,就能創造知識品質複利,但其實這往往只是增加量體,一點也不「複利」。知識品質複利的要點是「連結的品質」而非「量」,人腦有著遺忘的天性,只要你淡忘了之前所學的,你的知識不僅不會「複利」,還會「複損」。相信大家都曾經有過「這個知識我知道好像跟什麼有關,但我忘了⋯⋯」的經驗。

「不遺忘」當然很困難,所以我們需要依靠我們的第二大腦——筆記,讓我們把思維具象化記錄下來,從而克服我們的遺忘天性,還能便於檢視、重新整理,以提升知識的連結品質。令人意外的是,我們一般使用的筆記法,其實很有可能反而造成我們的「知識複損」。

一般筆記法的代價:帶來複損

如果你回頭一張張檢視自己的手寫筆記或搜尋數位筆記庫的某個關鍵字,可能會發現有很多重複的知識,零散的出現在各張筆記上。先前我們討論「低效益學習陷阱」時曾舉過一個例子:你想學習財務相關的知識,因此參加了一場財務講座,認真學習並在第一張筆記上記下了「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等相關知識。接著你認真研究了《窮爸爸.富爸爸》,在第二張讀書筆記上記下「資產,就是能把錢放進口袋裡的東西;負債,就是把錢從口袋拿走的東西。」

以上這個看似日常的學習過程,卻是造成我們「知識複損」的標準筆記代表,因為它正符合3個「知識複損筆記指標」:

  1. 重複記錄而缺乏連結
  2. 要用時找不到
  3. 找到後看不懂

接下來分享的知識複利筆記術,就是為了克服「重複記沒連結」、「要用時找不到」、「找到後看不懂」等問題,和達成「不能有知識遺忘」、「相關知識的積累」等效用,以實踐知識品質複利為目的,所開發的高效筆記術。

知識複利:不能有知識遺忘+相關知識的積累。(來源:《知識複利》)

能創造知識複利的筆記術3步驟

關鍵就在於,我們得拋棄平常習慣的「日期式筆記」,轉換成「主題式筆記」。

透過這種「針對某一個明確的知識主題」進行歸納與補充的筆記法,我們就可以避免重複學習的問題,還可以有效強化我們的連結品質。舉例來說,針對「資產負債表」這個概念進行的主題式筆記,就能有以下3個好處:

以主題式筆記取代日記式筆記。(來源:《知識複利》)

  1. 打破日期式筆記的限縮,創造相關知識的連結。
  2. 幫助未來搜尋、再利用,有清晰、整理好的知識主題,不會像現在一搜筆記庫,就是滿滿的零碎知識、難以輕易找出需要的知識(想想雜亂的衣櫃或書桌抽屜)。
  3. 新的知識能夠整合進入知識主題裡,透過針對一個知識主題為主的筆記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時間浪費在記錄重複知識,還能不斷整合相關的知識、創造知識複利。

步驟一:將「資訊記錄」整理成一張「日期式知識筆記」

所有筆記的共同原則,就是要把記錄的「資訊」整理成自己的「知識」。因此我們可以在學習的當下,記錄下覺得重要的資訊,事後再進行整理,歸納出自己的理解(這裡建議可以使用數位筆記,以便於編輯修改和後續的操作)。

【舉例】我們參加了一場財務三表講座,聆聽時記下了許多資訊,我們再進行歸納整理:

將資訊整理成日記式筆記。(來源:《知識複利》)

步驟二:將「日期式筆記」拆分成多項「主題式筆記」

接著我們得把整理後的知識筆記拆分成小的知識主題,一個個複製出來,建立起多項主題式筆記。這裡的知識主題,原則上是越小、越明確越好,這樣會更方便未來整合其他相關新知識;而拆出來的知識,我們要用一個統一架構去分類與整理,以便在未來更方便地補充相關新知識,還可以讓我們日後要使用時可以一目了然就知道該如何應用。

至於整理的架構,我推薦使用2W1H架構:

  • What(事實的知識):這個知識能夠解決什麼問題或創造什麼價值?有什麼補充資訊?如:提出者、背景資料、相關知識等。
  • Why(原理的知識):這個知識能夠解決問題或創造價值的原理、原因?
  • How(應用的知識):這個知識應用上的執行或思考步驟、方法?
    這裡你一定要使用可用關鍵字搜尋的數位筆記,因為唯有這樣做,你在未來無論是要使用或整理既有知識時,才能更方便、快速的找到已經寫好的主題筆記,而且不用怕遺失、找不到。

【舉例】

我們將上面例子的財務三表日期式筆記,拆分成「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損益表」3個知識小主題,並針對「資產負債表」以2W1H架構進行整理為例:

將日記式筆記整理成主題式筆記。(來源:《知識複利》)

步驟三:將未來「新相關知識」整合進「既有知識主題筆記」

接著你一定要養成搜尋的習慣。如果未來你學習到一種新的知識,又透過搜尋找到相關既有知識的主題式筆記,那就可以在完成步驟一後,直接跳過步驟二而進入步驟三,將「新的相關知識」整合進來。

【舉例】

你閱讀了《窮爸爸.富爸爸》後,先整理出一份日期式筆記:

《窮爸爸.富爸爸》讀書筆記,日期:2022.07.15

  • 資產:把錢放進口袋裡的東西。
  • 負債:把錢從口袋拿走的東西。

接著你搜尋數位筆記庫,發現了曾經做過的「資產負債表」主題筆記,於是就直接把這2個新相關知識整合、補充進入「資產負債表」裡:

將新相關知識整合進既有主題筆記中。(來源:《知識複利》)

你可以透過一些方便的雙向連結(Double Link)筆記軟體,將這些相關的主題彼此串連,就能幫助你在研究時進行延伸了解,且強化未來學習思考的效果。就算沒有,只要你有養成固定搜尋的習慣,也能夠讓知識間彼此串連。

書籍簡介

知識複利:將內容變現,打造專家型個人品牌的策略
Knowledge Realization:A Guide to Expert Personal Branding Management and Content Monetization Strategies

作者: 何則文, 高永祺

繪者: 陳沛孺 Peiru Chen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2022/05/26

作者簡介

何則文

  知名生涯教練與作家,著有《個人品牌》、《別讓世界定義你》等超過7本暢銷書。

  他是全台最大職涯社群「職涯實驗室」創辦人、TYCIA臺灣青年職涯創新協會發起人暨秘書長。曾任湛積科技人資經理、鴻海集團富智康人資整合行銷主管、華碩電腦越南分公司行銷、教育部國教署人事人員等職。

  他長於協助組織與個人進行對外形象的品牌經營,率先關注個人品牌的議題,也協助許多組織進行雇主品牌包裝與公眾推廣。他多次開設專業作家培訓班,幫助超過10位以上學員獲得出版簽約機會。他曾受《遠見雜誌》、《親子天下》、《Cheers快樂工作人》、《天下雜誌換日線》等知名媒體多次專訪。

高永祺

  擅長實戰與直播工作坊課程設計、知識文章 SEO 經營、自動化銷售漏斗設計、知識變現機制經營等。曾經在商業顧問、行銷專家、知識傳遞、談判溝通、身心靈療癒、媒體寫作、天賦諮詢、職涯探索等各領域,協助近百位專家職人,建立超過 500 項知識產品

  他最近合作的企業包含:新通國際教育集團、TeSA電商大學、AIOT三創創新研習社、GBGA全球區鏈聯盟等。


責任編輯:易佳蓉
核稿編輯:李頤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