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高溫警戒、熱浪侵襲,氣候暖化的現象已不容小覷。為減緩暖化,淨零碳排已成為全球共識,各國紛紛宣布2050達成碳中和目標,以歐盟為首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碳關稅)即將在2023年試行上路,其他碳交易機制在市場上也逐漸組織成形,碳排開始要成為企業最新的成本計價,同時間,國際大廠紛紛要求供應鏈配合減碳,金融機構以至於投資人也著眼於企業的減碳表現進行投融資決策。

在這樣的趨勢下,企業的環境永續表現已不僅是社會責任,或維持企業形象的手段,更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李長榮逾十年前即投入碳中和布局,優先於化學材料產業中導入「循環經濟」模式,透過工業與生物循環的具體實踐,打造在市場上的核心競爭力。

工業循環: EIPA雙循環回收系統 助力半導體邁向淨零

所謂的循環經濟,指的是從「取得–製造–丟棄」的線性流程轉變為具循環性的生產與消費模式,透過提升製程效率、減少廢棄物產生、再利用、修補、再製造與回收的方式,降低資源的消耗、完成物質的循環,進而達成零廢棄的終極目標。

由英國的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 EMF)所提出的循環經濟系統圖(Butterfly Diagram),將循環經濟的範疇區分為工業及生物循環,工業循環著重於以循環性的概念,讓工業產品的用途和功能可被維持在最佳狀態,透過再利用、再製造、再回收,不斷地創造價值,減少浪費。

在工業循環的實踐上,李長榮2015年開發出電子級異丙醇(EIPA)「雙循環回收系統」,是全球唯一可將半導體製程清洗廢液轉製為電子級異丙醇的技術,成功將原本「搖籃到墳墓」的線性生產模式,轉變為「搖籃到搖籃」的循環經濟閉環。

以往使用過的EIPA廢液都直接丟棄焚化,產生大量碳排的同時,也造成資源持續消耗,自雙循環回收系統導入後,使用過的EIPA可以再精製純化成同級化學品,供半導體再次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廢水也可以透過雜質過濾與生物反應處理重新再利用,全程不浪費任何一分地球資源,達成零廢棄目標,不僅助力半導體推動綠色製造,也讓李長榮在半導體供應鏈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生物循環: 生質琥珀酸製成可分解塑膠 實現百分百碳中和

循環經濟的另一範疇生物循環指的是農、林、漁、牧等生物性資源的循環利用,透過堆肥、分解萃取、細菌發酵作用等方式,讓資源再次回到自然界。日常生活中,生物循環無所不在,然而今日的「線性消費」習慣,往往忽視生物循環能夠創造的經濟效益,而造成極大的浪費。


李長榮作為台灣先進的化學材料業者,持續關注能夠取代石化原料的生物資源與材料,加拿大團隊研發出「生質琥珀酸」,用玉米糖漿以獨家菌種發酵製成,不僅可在室溫、海水中分解為碳水化合物,更較傳統石化琥珀酸節省64%的能源消耗以及100%碳排放,製造過程中採用生物性可再生原料,製程也採用生物發酵製程,不耗用化石資源、降低能源使用、減少廢棄物產生,是體現生物循環的最佳實例,目前已被做成各種形式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及紙杯內的塑膠淋膜,為品牌採用。

以碳中和目標作為企業的成長動能 :年年碳健檢
高碳排、生命週期短的產品,優先淘汰!

身為產業鏈最上端的李長榮,在以永續為營運方針及經營理念的轉型過程中,除了透過循環經濟的實踐,建構企業的差異化競爭力,同時也積極檢視集團整體的環境永續表現。

如同健康檢查,需要發現問題,才能對症下藥,李長榮近十年陸續推動碳盤查作業,評估各生產階段的能源、材料的利用和碳排放量,進而有系統、有策略性地進行短中長期減碳目標設定,並以此作為企業營運決策的基礎,全面朝向碳中和的目標邁進。

在導入ISO14067產品碳足跡計算與驗證後,各廠完整掌握全產品的生命週期,目的是根據產品的永續表現建立優先級制度,在企業朝向碳中和邁進的進程中,應優先淘汰碳排高、生命週期短的產品,同時加速規模化生產永續力高的綠色產品,才能在全球競逐碳中和的競賽中與時俱進,滿足客戶高漲的永續需求,支撐企業在市場上的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