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台灣疫情爆發,常駐日本的連線商業銀行董事長黃仁埈,依然風塵僕僕飛來台灣,為台灣LINE Bank上線一週年慶生。就在此時,他們的用戶已突破百萬戶,比台灣另外兩家純網銀樂天、將來,更快達到該數字。

小檔案_LINE Bank

成立:2020年
董事長:黃仁埈
總經理:黃以孟
資本額:100億,2022年還會增資
成績單:1年內拿下破百萬用戶,擠入全台銀行數位帳戶排名前5

黃仁埈不但是LINE Bank董事長,也身兼全台最大的通訊軟體Line集團的財務長,是該公司的靈魂人物之一,他特別來台參與慶生活動,顯見高度重視台灣市場。

時光倒回2019年, Line找到台北富邦、中國信託等銀行,以及台灣大哥大、遠傳等股東加盟,取得純網銀執照。雖然上線比另一家純網銀樂天國際商業銀行慢,但後發先至,只用一年就吸引到逾百萬用戶,躋身全台銀行數位帳戶前5名,把樂天拋在後頭。

要跟其他純網銀競爭,又得跟傳統銀行比拚,為何LINE Bank能夠在一年內就寫下如此成績?

做傳統銀行不會做的事
點數回饋即時用,衝開戶數

「台灣是一個overbanking(銀行過度競爭)的市場,一開始我們不斷苦思,我們的價值是什麼,這一直是很傷腦筋的問題。」商周專訪黃仁埈時,他回憶,當Line決定在台進軍金融市場後,如何突圍是他們最苦惱的難題。

黃仁埈表示,Line在台灣擁有2100萬活躍用戶,若與總人口做對比,該比例不僅在集團主力布局的4大市場──日本、台灣、泰國和印尼裡居冠,而且台灣人均所得在4國也只僅次於日本,堪稱金礦。

可是,台灣銀行家數眾多,傳統銀行林立,自動提款機密度高居全球第一,平均每人擁有超過4張信用卡,殺出重圍並不容易。

要做傳統銀行不會做的事,還要讓已被各銀行服務圍繞的用戶埋單,LINE Bank的第一個辦法,是從刷卡點數即時回饋做起,去解決消費者的痛點。

通常刷卡後,用戶都得等上數天或是一個月,回饋才能入帳,沒有效率,用戶也不能馬上運用。LINE Bank看準這一點,下出這步棋,目的是做到市場「唯一」有這項服務的銀行,打響名號。

但這不容易做。一位具純網銀經驗的主管解釋,要做到刷卡即時回饋點數,得思考消費者退貨、取消刷卡後的點數收回的程序,這對系統是負擔,沒做好,更可能引發消費爭議,以及點數無法收回的成本損失,所以傳統銀行不做。

但LINE Bank台灣總經理黃以孟從消費者體驗出發,認為非做不可。

「這(即時點數回饋)對消費者是好的,又沒人做過,很值得嘗試!」黃以孟表示,不同於其他銀行有既有系統的包袱,純網銀是從零到一,連系統都是全新的,較可放手一搏,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某家網銀主管評估,LINE Bank簽帳卡每月每卡最多回饋500點(編按:等值於新台幣500元),即使一年內回饋點數全數不回收,等同於每人每年花費6千元,是「另類行銷擴客」的成本,這金額尚在合理範圍,風險可控。

而這項即時回饋策略,據市調公司益普索調查顯示,消費者滿意度高達9成6,對於這家主力客戶落在20歲至30歲的純網銀來說,已初步看見成效。

而且,不同於其他純網銀,LINE Bank才剛上路,大股東LINE所提供的,就是台灣已經有2100萬通訊軟體用戶的基礎,而這也是他們上戰場與同業競爭的第二把利刃。

利用Line社群優勢
兩成使用者都是朋友拉朋友

但有現成用戶,不代表他們就會使用LINE Bank的金融服務。不過他們發現,Line與傳統銀行最大的差別,就是更能夠放大「用戶推薦用戶」(Member Get Member,MGM)的效果,也就是一個用戶拉另外一個用戶。

黃以孟分析,過往銀行用戶邀請親友開戶,通常會是在程式內複製好推薦碼,再透過社群軟體送出,然而,因為LINE Bank與Line系統整合,開戶邀請只要一鍵就能完成分享,不需要產生推薦碼,這大大降低分享推薦的門檻。

目前,它每5位用戶就有1位,也就是兩成使用者,成功推薦好友開戶。「沒想過該活動可以獲得如此大的回響!」黃仁埈回憶,看到台灣朋友拉朋友成效如此好,連他都感到訝異。

LINE Bank在台坐擁百萬用戶,是純網銀中的領先者,眼前尚有虧損待克服
LINE Bank在台坐擁百萬用戶,是純網銀中的領先者,眼前尚有虧損待克服。(攝影者:陳宗怡)

「LINE Bank是自帶金湯匙出生!」一位國銀數位金融主管觀察,除了流暢的分享機制,它更在Line廣告推播欄位中,持續擁有固定版位的廣告露出,定時被官方帳號推播,這些是同業需要花錢,才能享有的曝光機會。

雖然LINE Bank上線一年就跨越百萬用戶,成為純網銀的領先者,但擺在他們眼前的挑戰依舊巨大。

就在黃仁埈在台亮相前幾週,該公司傳出累計虧損超過20億,該數字是樂天銀的3倍有餘,已快逼近資本額三分之一的法定上限,需要額外增資才能維持營運。

LINE Bank上線一週年 用戶數躋身網銀前5大
LINE Bank上線一週年 用戶數躋身網銀前5大(圖表製作者:陳慶徽)

下個目標:
拚五年損平、生活金融服務

「他們(純網銀)做的還是紅海的事。」東吳企業管理學系副教授歐素華分析,目前純網銀業者端出的產品,本質上仍尚未脫離傳統銀行,未來勢必須更深入顧客生活金融需求,才能做出差異化。

以數位帳戶龍頭台新的Richart為例,當年利用高利活存利息吸客,至今是唯一帳戶數突破200萬的業者。但連台新銀行總經理尚瑞強都承認,縱使擁有逾百萬用戶,仍不確定何時可真正獲利。

以銀行存款與放款比率來觀察,LINE Bank2月存放比僅有17.6%,遠遠不及全體銀行的平均數值70%。「存款對銀行是負債,如果沒辦法放(款)出去,它(指LINE Bank)會一直賠,」傳統銀行副總經理表示。

前述網銀主管點出,包括企業法人開戶、房貸,或是基金與保險等財富管理業務目前純網銀都無法承辦,這都大大限制業者的獲利空間,他認為,在業務線尚未完整前,純網銀業者要獲利的機會相當低。

黃仁埈強調,增資是在當年取得純網銀執照時,就已在計畫中,強調該集團會全力配合,他並指出,5年內達到損益兩平,是他們可接受的時程表。這顯示,虧損仍是純網銀初期難逃的宿命。

LINE Bank未來也將業務目標從存款,轉到貸款、保險等其他金融商品,擴展金融服務範圍。

而且,黃仁埈認為,Line是科技公司,未來有機會在金融事業與競爭者拉開差距。舉例來說,他指出,區塊鏈技術衍生的虛擬資產,未來將成為人們金融生活中的一部分,但鮮少金融業者涉足該領域,可是Line旗下卻已擁有兩家加密貨幣交易所,甚至推出虛擬貨幣LINK。

「我們就是要提供使用者便利服務,讓他們的生活所需,都在Line平台上完成!」黃仁埈表示,金融事業是目前全集團最重要的投資。但要達成該目標並非一蹴可幾,LINE Bank仍有段漫漫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