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人口變老的同時,房屋也在老化,但人會進入超高齡社會,房子卻可能不會,因為大都更時代來了,老屋可望變新屋。

每兩戶住宅就有一戶等待重建!
全台屋齡超過50年、未重建老宅逾百萬戶

根據內政部二○二四年首季統計,全台九百二十二萬戶住宅中,屋齡超過三十歲、有重建需求的老宅占比高達五二%,換言之,台灣現在每兩戶住宅就有一戶在等待都更或危老重建。

再加上今年花蓮大地震,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意識到老宅的風險,全台合計約一百一十一萬戶住宅,屋齡超過五十年卻還未重建,最令人擔心。

都更推動慢 危老快速通關成主流

•都更:30年老宅重建,都更優點是採取多數決,只需75%住戶同意即可,且有機會獲最高1.5倍的法定容積獎勵值,但有基地最小應有500平方公尺的限制,且案案皆須經都更委員會審議,經常因少數住戶抗爭,難以成案或審案曠日費時,導致推動緩慢。

•危老:2017年公布實施的快速通關方案,只要住戶百分百同意、不管土地大小,符合規定則無須審議,申請核准後,可取得最高1.3倍法定容積獎勵值,雖相對少,但易取得、效率高,因此成近年老宅重建主流手段,不過越早申請獎勵越高的方案2025年5月將歸零,使該方案魅力漸失。


台北市松江路上,這棟透天厝屋主因不願意參與都更案,最終如願被排除,被單獨保留下來,不須重演過去政府強拆的悲劇了。(攝影者:駱裕隆)

在台中市東區,不到20坪的基地,屋主如今不須苦等周邊鄰居同意,依然能靠危老重建的高彈性,順利蓋出新房子住。(攝影者:郭涵羚)

全台52%老屋亟需都更!政府開綠燈,案量大增4倍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六年來,都更相關法令、辦法被加速修改,讓各種限制鬆綁,加上房價高漲使都更有利可圖,各種新做法、新組織、新商模出現。央行總裁楊金龍更是大開綠燈,即便祭出限貸令來讓房市降溫,卻未緊縮都更融資,就是怕都更列車開太慢。

其實,截稿前夕,過去被認為不可能成功的台北市南機場整宅都更案,歷經台北住都中心進場鏖戰超過三千多天、舉辦超過三百場說明會,第一期單元三案終於簽約啟動,在此之前,新北市長侯友宜口中、全台最難都更案永和大陳都更案中,第一期的單元三案也已經開工,都更市場真的變了。

因此,二○一八年至今年八月都更案量成長逾四倍,已突破五千件危老都更案件。還有都更以往專屬大台北都會區,如今中南部也遍地開花,連以往被稱為「都更沙漠」的彰化,都以都更來改建城市中的毒瘤。

危老帶動老宅重建,5年成長逾4倍
(圖表製作者:林洧楨)

所以都更不再與你我無關,它將影響到周遭的生活環境與商圈機能,改變城市樣貌,例如,兩棟嶄新的大樓夾著一棟老舊房子,或一排老房子中出現一棟迷你都更新房,都更孤島或釘子戶的補丁街景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都更大增還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都更捐贈的社區圖書館、老幼日照中心、診所用地,數量竟然多到地方政府欠缺人力來管理。

人和》釘子戶無法再漫天要價
越晚簽字、賺越大心思破滅

以往窒礙難行的都更,為何能大步向前?先看最難改變的釘子戶、一樓店面、頂樓加蓋,這三大都更卡關巨石現在都有辦法搬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