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去年三級警戒的洗禮,多數企業的基礎防疫措施,都已經有SOP。那麼,隨著Omicron病毒來襲,企業只要行禮如儀,參考去年做法再執行一次就好了嗎?

答案是:錯!

多位管理顧問專家指出,今年與去年最大的背景差異,在於多數員工已打完兩至三劑疫苗、Omicron重症率不高、且已有不少國外因應經驗可參考,「所以現在營運公司時,理應有更好的條件練習與病毒共存,」波士頓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兼全球合夥人徐瑞廷說。

美商韋萊韜悅中國大陸/香港/台灣策略長魏美蓉則強調,「先想員工,再想生意(People first, Business second)」的概念。原因在於:領導人看的是長期布局,優秀人才更是需要長期投資,唯有把「人」穩住了,企業才有可能穩定營運。

以人為本,而不是只想著事,聽起來彷彿老掉牙,但,這卻是你能否擁抱疫情、在即將與全球接軌的時刻,勝出的關鍵。

因為在員工的選擇權大過於企業,且所有的關係、信任都破裂再重組的疫後大缺工時代,唯有人,才是一切根本。

究竟該怎麼做,才可以在看似消極防疫的同時,也為員工、為公司積極布局?商周整理多家顧問公司報告與專家分析,歸納出4大原則:

先想人,再想生意!
大缺工潮下不只照料員工,連員工家人也要擺心裡

隨著每日確診人數破數千,指揮中心又打算將更多決策權還給企業與人民,要不要啟動分區分流上班、員工被隔離該如何處理、員工確診會連帶影響部門內多少人等原則性問題,因少了前兩年的嚴格限制,反而令不少企業主深感頭痛。

徐瑞廷建議,如果領導人還毫無頭緒,不妨先從基礎中的基礎:把員工分為「一定要進公司的」和「不一定要進公司的」兩大類來思考,至少先架起基本架構。至於心態,魏美蓉指出,疫情爆發迄今,全球職場都有個重要趨勢──過去,你頂多思考到公司和你的員工;現在,你還要思考到員工的家人!

「第一,現在是大缺工潮時代,優秀的員工不缺地方可去;第二,雇主可能最在意員工的生產力,但如果他家裡的長輩確診,或小孩停課,肯定會影響他的生產力啊!」她直言。如果能把這項原則放在心底,為公司制定防疫策略時多想一點,以員工、甚至員工家人的安全為優先思考,很多事情,自然會有答案。

一份韋萊韜悅去年的報告便指出,印度有高達97%的公司,都計畫為員工與員工的家人支付或補貼疫苗接種費用,也是出於同樣原因,該報告的結論是:「這並不奇怪,因為員工家人的風險,也就是你員工的風險。」

為什麼50%企業開始遠距?疫情後3大思維變革一次看

●看員工福利
.過去→顧員工:老闆只需關注所聘用員工的生產力,其他與你無關
.現在→顧員工家庭:疫情改變人們在意的優先順序,「人」高於一切。如果員工家人確診、小孩停課,生產力也不會高

●看團隊組成
.過去→找全職員工:過去是聘用一群人,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上班
.現在→像電影劇組:越來越多企業採「特定任務組織」,召集一群體制外的人完成某任務,彼此甚至不用碰面,遠距協作

●看遠距工作
.過去→為防疫:2020年前,全球僅8%企業可採遠距/混合辦公
.現在→為徵才留才:目前,全球有50%企業採遠距/混合辦公,這種工作形式已成為基本,影響人才去留

整理:蔡茹涵


身體、心理健康都要顧!
準備防疫包、辦線上瑜伽課,成為員工的支持系統

「如果台灣未來超過3成的人都會染疫,可以說,每家公司遲早都會有員工確診,」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兼人資長鍾文雄指出,在這種員工最不安、混亂的時刻,「就算不到雪中送炭,至少也可以強化認同感!」

他舉例,近期上海封城,不少居民買不到糧食。上海滙豐銀行便主動派出車隊,為全體兩千名員工送上蔬菜、肉類、雞蛋等用品,甚至公告設立「員工緊急援助平台」,以備不時之需。對此,104人力銀行也決定仿效,目前已動員準備防疫物資包,內容包括快篩試劑、基本藥品與日用品等,將配送給日後被居家隔離的員工。

韋萊韜悅的研究則指出,在疫情期間維持、或提高薪資福利的公司,比率遠大於福利下滑的公司。

然而,公司得做的遠不止如此,許多企業主在歷經三級警戒後,都有個共同發現:關在家裡工作久了,不僅員工會憂鬱,更可能讓團隊凝聚力、認同感、企業文化等重要指標全面下滑!

你以為疫情期間企業的焦點,是要防止病毒攻擊營運,其實你要擔心的,是病毒攻擊你和員工之間的關係。

該怎麼辦?不少公司靠「競賽」提振士氣、彌補距離。

鍾文雄透露,遠距期間,該公司曾接連兩天,舉辦跨部門遊戲PK賽,不參加的人,也可以通過直播全程觀看實況。魏美蓉也舉例,他們舉辦了「走路競賽」,大家各自以運動手錶或手機計步,5個人為一組,每週比較哪組走的路更多。

除了競賽,軟性課程也是很好的選擇。魏美蓉表示,包括視訊瑜伽課、有氧課、冥想課、甚至教你如何快速備好午餐的30分鐘烹飪課,都是公司嘗試過的點子,「正因為不能見面,更要思考哪些事情可以隔空一起做。」

遠距辦公不再只為防疫
它是數位轉型前哨戰,還能吸引人才、保住競爭力

去年,遠距上班似乎只是因應防疫而生的權宜之計,但如今,情勢已大不相同。

根據104統計顯示,目前大約有7千個刊登中的職缺,直接註明「可遠距上班/混合辦公」,雖然僅占總職缺數的1%,但相較5年前,已經大幅成長36%。

「而且,有註明這兩項的職缺,(應徵者的)數量大約會是其他同類型職缺的一.三倍!」鍾文雄說。比起去年的且戰且走,企業主應該慎重思考如何將遠距工作制度化,並賦予更積極的意義。

怎樣的積極意義?例如,為數位轉型奠定基礎,「大家都知道,數位轉型如果只有系統轉、技術轉,人和組織沒跟上的話,不可能成功。那現在不正是大好機會?」魏美蓉強調,為了做到遠距工作,一間公司從文件的儲存、開會的形式、使用的數位工具甚至管理者的心態,都會和過去大不相同。

更甚者,它會成為你是否能在缺工潮中「搶得人才」的關鍵。

魏美蓉透露,韋萊韜悅剛出爐的「全球工作重塑、人才與獎酬報告」指出,目前採取混合/遠距工作模式的企業,全球占比約為50%,台灣為13%;而「預期未來3年仍會採用」的企業,全球有48%,台灣卻僅僅20%,「這是非常大的徵才隱憂!……如果沒有這個(遠距工作的)覺悟,面對人才荒,你會第一批失去競爭力。」

人,是企業最好的投資!
付出時間、訂出制度,個性化培養「敢跨界」人才

讀到這裡,你也許會好奇,企業還有什麼穩賺不賠的投資嗎?許多報告的共通答案是:投資你的員工。

麥肯錫報告指出,由於人工智慧和疫情催化的關係,到了2030年,全球約有14%勞動人口必須轉換職業;而對企業而言,撤換一名員工的平均成本,大約是其年薪的三分之一到兩倍間。換言之,與其等著新需求出現再招募新人才,不如提早為你的老員工擴大打擊範圍!

美國零售巨頭沃爾瑪,也在兩年前宣布啟動交叉培訓課程,開設近兩百堂課程供員工選修。如負責維護店內生鮮區域的員工,可以進修採購課、品管課。這讓其線上線下串聯的服務品質明顯提升,在疫情爆發、美國零售業者幾乎全倒的情況下,依舊屹立不搖。

當病毒徹底的改變了這個世界,你,也從根本改變了企業嗎?

當我們把視野從事對焦到人,從「我」走到「我們」,從源頭改變思考邏輯,你的公司也才可能在重新與國際接軌、展開新一輪競賽之際,完全開展出新的生命。

美國不停課靠它!成本僅1/7、感染率減半
台大醫:不是今年就明年,每人都會得病一次
脫掉口罩的關鍵45天?陳建仁提解方
獨家211家台廠調查,他們為何不急防疫升級

重返正常生活,「關鍵45天」共存指南
儲值看單篇
https://bwnet.pse.is/47zag8
訂閱看全部https://bwnet.pse.is/46ex3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