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知道,現代炸藥的發明者,是19世紀瑞典科學家諾貝爾。他的起心動念,是想幫助工人能更有效率、更安全的完成高風險工作,例如岩石爆破或開挖山洞。

他發明矽藻土炸藥後,引發各國搶購,他也累積億萬財富。但他害怕的事卻發生了——這些炸藥被送到戰爭前線,變成殺人工具。這讓信奉和平主義的他,萬分心痛,於是他立下遺願,將財產設立基金,獎勵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

這期封面故事主作林洧楨告訴我,他在走訪台灣軍工聚落期間,腦海裡不斷浮出諾貝爾的故事,思考為何同樣的發明,能屠殺人類,也能造福人類。

這個思考很重要。台灣許多媒體談到軍工產業,都用概念股的角度出發,股價確實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該怎麼用它,才能讓更多人長期受惠?

它不該只被視為戰爭財,而是厚植台灣科技、工業實力,帶動中小企業、新創發展、人才培育的助力。

例如,北約組織就針對每一筆軍事預算,盤點它能帶動多少民間商機、經濟成長。

又例如,晉升全球軍武出口第9大的韓國,把造坦克的技術拿來造汽車、造軍艦的拿來做運輸船;將軍事科技應用到可攜式偵測毒氣裝置、檢測海洋漏油的無人機上。

韓國光最新的戰機項目,就培養700多家大、小企業加入國防產業,65%零件是韓國製造,這是該國能躍升軍工大國的關鍵,研究員曹博凱有精彩分析。

在美國,國防技轉更是不勝枚舉,使用軍用生物技術開發疫苗、檢測試劑;軟體技術用於手機資安、導航、翻譯;材料技術如耐熱抗菌防爆等,可用於各種工業建材或原料。

歷史並不遠,二次大戰後的冷戰時期,台灣因具有戰略地位,獲得許多美國技術移轉與外銷配額,紡織、塑膠、電器,都在此時蓬勃發展。當冷戰結束,許多企業已乘勢崛起;其後台積電的誕生,更是抓住台美關係,借力使力的成果。

如今,政府大幅提高國防預算,我們希望每一分錢都要用在刀口上,發揮最大效益,而不是沉浸在台美關係與股價效應中,忘記歷史的分分合合。最終,所有的資源投入,都是為了台灣的整體實力,這才能真正保護每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