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 月凱米強颱侵襲臺灣,為臺灣帶來充沛雨量但卻也在各地造成災情。近年來,強降雨現象愈發頻繁,在全球各地屢見不鮮,而這一切歸因於全球暖化。當地球升溫、海水溫度也會上升,改變洋流與大氣,進而影響強降雨、乾旱等極端天氣型態出現,根據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遷小組」(C3S)所發布的全球氣溫觀測數據資料顯示,截至 2024 年 8 月,全球已連續 14 個月創下全球升溫超過 1.5°C 的關鍵門檻,地球升溫1.5°C 已是不可避免趨勢。

2024年臺灣第三號颱風凱米強颱侵襲臺灣

以調適取代抗衡,面對氣候災害能更有彈性

為了解決臺灣水資源及用水問題,經濟部水利署早已超前部署,以全球升溫 2°C 情境進行治水與預防措施。經濟部水利署署長賴建信提到,各國討論如何因應氣候變遷災害時,大多採行「調適的策略」模式應對,而非倚賴水利工程治理無止境地對抗氣候變遷。

調適策略以保護、預防及快速復原,三大目標為原則,「這三大目標也是國際社會面對極端天氣事件時採取的基本策略。」賴建信進一步說明,當強降雨發生時,必須保證排水系統能在保護標準範圍內不會發生淹水,一旦超過,就必須採取措施將災害影響降至最低、避免人員傷亡,且讓關鍵基礎設施能抵抗災害,支持復原工作快速完成。

此外,賴建信也提到,氣候軌跡已發生改變,水利署過去紀錄每條河川的流量、降雨量的樣本不足以反映未來極端氣候情況。為此,水利署的工程師們也重新計算臺灣每條河川的流量,並納入不同極端事件的可能,模擬、評估各項風險並建立風險矩陣,「這些措施有助於面對極端氣候時,可以採取的行動且適時地調整應對策略,讓災害風險降低。」賴建信表示,在過去 3、4 年中水利署在全國各地主要河流進行相關風險評估與調整,早已累積相當多的經驗,在應對極端事件與水文變化上有更多信心與準備。

導入 AI 技術,提升整體社會對抗自然災害能力

由於臺灣多高山、地狹等地理條件,使得水文反應時間極短,「我們需要有更快速地機制來應對這樣的地理特性。為了做到這點,水利署與氣象署的合作至關重要。」賴建信說明,在全國北、中、南皆設立降雨雷達,可偵測如對流胞等潛在強降雨情形,就能做到及時預警並提前採取行動。

為強化水情監控與警報系統,水利署利用 AI 技術,開發一款 Diana 的人工智慧機器人,整合進「行動水情」App。不僅如此,水利署也將全國超過 9000 部的 CCTV 閉路電視攝影機即時影像也放入 App 中,讓民眾透過 App 查看即時的水文資料、警戒訊息,或是居住地接下來可能的降雨情形、附近河流水位狀態,甚至了解全國重要地點的即時情況,更好地因應突發狀況。「全面性的資訊整合,讓民眾在面對不確定的天氣與潛在災害風險時,能有更多準備與應對能力。」賴建信希望透過資訊揭露方式,協助大眾建立災害風險意識,並超前部署,將因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降至最低。

水利署利用 AI 技術,提升整體社會對抗自然災害能力

與水共生,以在地滯洪提升土地耐災、承洪能力

提升民眾災害風險意識外,強化土地的耐災度也十分重要。過去傳統的治水方式是以河道治理的蓄洪、分洪、導洪、束洪、排水等方式,但如果能讓土地儲存更多雨水,不讓雨水快速進入河道中以避免河道水位快速上升,進而讓淹水情形獲得控制。賴建信提出「在地滯洪」政策,針對中南部較低窪地帶旁的農田進行「在地蓄水」,透過加高田埂,讓雨水留在農地裡且不影響農地種植如甘蔗等作物。

「讓防洪、治水與土地管理結合在一起,是必要的改變。將雨水視為一種資源,重新轉變以『防堵』水淹進家門的觀念,讓與水共生成為新的日常。」賴建信也坦言,起初推動「在地滯洪」時居民一時間無法接受,因此,一開始在高雄美濃溪上游地區的 3.7 公頃進行示範,並邀請居民到現場參觀在地滯洪的實際操作方式。在示範案例成功後,效應開始逐漸擴大,如高雄美濃地區每年持續提高在地滯洪簽約數量、雲林有才寮的在地滯洪面積增至1,150 公頃等,讓改變真實地被看見,引發更多參與及行動。

雲林有才寮在地滯洪

高雄美濃溪上游在地滯洪

首推森林碳匯專案,實踐 2050 年淨零藍圖

「水利署每天都在處理『水』的問題,目睹自然環境的強烈變化,感受到需要有迫切的策略來應對環境變遷的問題。」賴建信坦言,當前的世界環境情況是所有事物都是相互交織、相互關聯的,既然對於自然環境產生急迫感,就不能等著別人來做,於是才有了「東埔蚋溪綠美化土地」的碳匯專案。利用建置防洪設施產生的堤後土進行造林、植林,讓還未成為林地的土地,變成森林碳匯。除了東埔蚋溪外,水利署在桃園石門等其他地區也陸續開始碳匯計畫,碳匯面積已逾30公頃,「我認為,未來的我們還可以做更多,只要有土地、工程,我們就應該思考如何利用綠色工法來進行。」賴建信表示,即便是不符合環境部的碳匯認證標準,但只要對環境有益,那就值得做!

水利署首推森林碳匯專案,期望實踐 2050 年淨零藍圖

關於淨零碳排,賴建信認為思維轉變需要化為行動才有意義,為了使得減碳措施能與國際標準對齊,以三年為基礎,制定減碳計畫外,水利署內部同仁開發一款能計算出每種建材的碳排放量,透過碳預算進行每項工程的碳排放管理。截至目前為止,已減少 33% 的碳排放量,水利署也是全球第一個通過 PAS2080 認證的水利機關,賴建信盼水利署能作為企業、製造業或是相關部門在環境、減碳上的領頭羊,帶來更多影響力。

從治水策略、災害預防到減碳計畫,用更多元的方式面對未來的世界。「水利署除了技術層面精進外,也需要擴大社會溝通,跨域合作也相當重要。」賴建信表示,從既有的共識出發、結合創新思維並找到合作的突破點,能更有效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並找出更好地解決方式。

更完整內容,請收聽商周Bar 《未來新步,奏》Podcast

經濟部水利署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