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期截稿前,政府宣布恢復兩岸班機直航,情勢變化之快,出人意料。商周採訪團隊3月初飛中國時,仍須經香港轉機,耗時費力;飛回後,政策改變,台商往返的路程,也急速縮減。

兩岸的溫度正在調整中,台商謹慎的試探水溫。

疫後重啟國門,街道、廠區、氣氛都大不同。主筆林洧楨與攝影總監駱裕隆,在中國兩會的敏感期間,一路從南到北,走訪深圳、東莞、上海、昆山、合肥、武漢、北京,人們已脫掉口罩,商圈摩肩接踵,爆發疫情的第一現場——武漢華南市場,更是人車鼎沸。

但工業區內,台商抱持謹慎樂觀。幾乎每位受訪者都提到:外商不敢來,正是台商的機會,但必須小心,不踩中美雙方紅線。

這是危險的華爾滋,有默契,舞池就大;沒默契,踩到對方的腳,輕則扣分,重則出場。

何謂默契?洧楨觀察:「你必須找到彼此需要的點,能幫助中國,並接受管控,才有機會卡位。」

於是,台商發展出4種模式,一是協助陸企買到關鍵材料,例如半導體設備;二是卡進當紅產業,例如成為電動車供應商;三是開合資公司,以透明、共好,取得信任基礎;四是開放資源,例如提供閒置廠區,成為陸企孵化器。

「30年前傳產台商跑馬圈地的野蠻生長,20年前科技台商西進吃蘋果,現在,一種新型台商將出現,只有被需要的台商才能存活,而且在嚴格管控下經營。」總主筆呂國禎形容。

從鄧小平南巡、中國改革開放後,就一路追蹤台商動態的國禎,用「走進紅色大宅門,走在習近平紅色經濟學內」,描述在中美對峙下,台商的艱難選擇。

值得嗎?見仁見智。有人看到外商離開,外國人聚落唱空城,大病初癒的中國,內外需求復甦,許多商機待補,台商更顯優勢;有人擔心紅線圈住的舞池變窄,動輒得咎,索性離開。

無論如何,這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14億人的大市場,也是飛彈會瞄準你,連續劇會拉攏你,記者4千里走訪,感受人民善意,監督卻無所不在的國度。這是台商的關鍵時刻,我們深入現場帶回一手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