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的大林蒲,跟歐洲的萊茵河,兩者有什麼關係?它們都是工業發展的受害者。

大林蒲1萬多人,被800多根煙囪包圍,生活逾半世紀;萊茵河在工業污水摧殘下,死魚遍布,生態幾乎滅絕。

這期封面故事,我們用38頁的篇幅,講台灣與德國綠色轉型故事。在總主筆呂國禎領軍下,團隊兵分四路,ESG資深主編管婺媛赴大林蒲,記錄台灣工業發展,竟以1萬人長居危險區域做代價;國禎走訪台灣新首富、中研院院長、高雄工業大戶,找出零碳經濟的可能性。

研究員黃惠群與楊乃錚,一位遠赴德國,遍訪官員與企業,探究重工業區如何轉型綠色城市;一位與台大風險中心淨零碳排研究團隊合作,推出第一個《全台碳排城市大調查》,將各縣市數據攤在眼前。

團隊發現兩件事:一是能源的受惠者與受害者長期傾斜,最窮縣市排碳最大,能源卻供給最富縣市使用;萊茵河沿岸工業城市變有錢,鮭魚卻因污染滅絕。

二是,不是只有舊能源的環境成本高昂,新能源也很貴,一不小心,就會重演悲劇,讓一部分生命承擔綠色轉型的代價。

例如,發展地面型綠能光電,租地耕種的農民生計受到衝擊;電動機車上路,傳統機車行恐被淘汰。

這過程,歐洲也走過。魯爾工業區轉型綠色城市,大量工人失業;水力發電影響鰻魚洄游,衝擊漁民生計;千火之城的礦區熄燈,礦工收入驟減。

每一個減碳選擇,都有代價。若沒意識到這點,眼裡繼續只有永續、沒有成本,大林蒲、萊茵河之痛,仍會繼續在各地重演,永續也可能變成擴大貧富差距的殺手。

「永續若是犧牲某些人與動物,就不能說是永續。」這是國禎為整套專題下的註腳。

該怎麼做?歐洲9國1年開50次會議,聯手讓萊茵河起死回生,德國輔導失業漁民變成鰻魚司機,鋼鐵工人成為再生材料高手,都值得借鏡。

我很喜歡惠群引用美國前總統甘迺迪的話,為整套專題結尾:「比教育更貴的事情,就是不教育。」台灣2050年要達到零碳目標,必須把機會與代價盤點清楚,綠色轉型不便宜,若資訊不清,亡羊補牢只會更貴,甚至永難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