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凌晨,廣東惠州市惠東縣海域發生4.1級地震,當夜,數十公里外的深圳感到震感。還未入眠的王興東察覺到了,短暫吃驚後,讓他憂心的問題湧上心頭:下個月能否給員工發工資,工廠已經虧損4個月了。

王興東不是個例,他所代表的中小企業是一個矛盾的群體。占中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盤,中小企業自身個體渺小,組成的千軍萬馬具備強大的勢能。這盤子夠大,但也脆弱。

數位化狂風、疫情反覆、國際形勢變化,任何一個變數,都讓這個群體身處風雨,孤身飄搖。數位轉型是條必走的路,但對中小企業,這條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中小企業的惡性循環

在全球化的數位轉型浪潮下,中國大多數中小企業正困在一場惡性循環中。先看一個數據。

中國第4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顯示,中國89%企業處於數位化轉型探索階段,僅在設計、生產、物流、銷售、服務等核心環節進行探索;8%的企業處於數位化轉型踐行階段,對核心裝備和業務數據進行數位化改造;僅有3%的中小企業處於數位化轉型深度應用階段。換言之,真正擁數位化入懷的中小企業,少之又少。

真實將視角下放到萬千企業,會發現「少」只是表象。在數位轉型上,中小企業大多存在「四不」問題:不願、不能、不會、不敢。

不願轉

一是認知缺乏。中國工業作業系統研發傷藍卓總經理譚彰表示,工業數位化有2個核心:資產數位化、數據資產化。無論是將資產進行數位化整合,還是將數據視為生產資料,都是目前絕大部分中小企業都缺乏的意識,不理解數據的問題尤為突出。

二是業務慣性。不是不明白轉型升級的好處,但眼下,沒必要。中國製造企業已經習慣於過去幾十年的粗放模式,要增長?企業的第一反應大多是加投資、擴廠房、招勞工。比起大動干戈的改造,堆人來得更直接,更輕鬆。

不能轉、不會轉

與其說是「不能」,到不如說「有心無力」更貼切。沒資金、沒技術、沒人才,這些問題老生常談,但也的確最為突出。

「中小企業做數位化轉型,首先面臨一個難題,企業自動化基礎薄弱,按照傳統的數位化轉型做法需要對設備進行改造,這些硬體改造的投入會非常大。轉型成本大、週期長、門檻高,大家現在就在解決這些問題。」譚彰說。

當下很多工廠,基礎設施如IT系統、OT系統老舊,可能連最基本的資料歸檔都還未完成,在最基礎的數據採集環節,沒有自動化、標準化為前提,工業大數據的流線化製造、工業管理預測等推進極為困難。

當市場環境下行,風雨飄搖的小船,顧不了太多,中小微企業的第一訴求會是:活下來。工業互聯網的風,的確吹得一些企業燥熱,也有基礎稍好的躍躍欲試。只是有的要麼因焦慮貿然跟風,要麼被推著往前走。

要知道,不知其所以然,就如重拳打在棉花上。工業富聯數據長劉宗長提到,數位化並不僅僅是一項技術的投資和引入,不僅僅是試點計畫,解決個別痛點,更重要的是能力的獲得。但大多數企業並未意識到這一點。「有企業投入資金接入了工業互聯網,一年半載後沒用了,投入的資金也打了水漂。」

結果就是,諸如數據價值得不到挖掘,平台優化邊際效益和節約成本的意義也未能體現。

不敢轉

工業互聯網在中國依然是蹣跚學步階段,無論是甲乙方,都處於拜師學藝狀態。業內有不少大型企業的成功案例,但即使同行業,基本盤各異,大戶人家的那一套,不一定適合中小企業。沒有參照物,率先下池塘,誰也不知道裡面是大魚還是玻璃渣,大概是不少中小企業的心聲。

而且,數位化轉型改造,不僅需要預先投入,且短期難有產出。以數據價值為例,其往往是一個「事後諸葛」的過程。工業互聯網效益週期,短則3年,長則5年,這難以匹配中小企業1-2年的商業規劃週期。期望中的降本增效,不確定性太大,沒錢沒技術的小企業,捨不得做「無用功」,也經不起折騰。總之,有的企業,被某一個環節阻擋,有的企業,全數中招。

中小企業抗風險能力差,技術水平低、資金和人才短缺,勞動力價格上漲、疫情反覆,它們都是最先受到衝擊,不轉型的結果是更差的競爭力,結果就是惡性循環。

*本文獲「雷鋒網」授權轉載,原文:中小企業如何擺脫數字化轉型的惡性循環?

責任編輯:李頤欣
核稿編輯:易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