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來台、台商擴廠,每個地方都缺人,但年輕人看來卻也沒那麼興奮,因為薪水很高的地方會爆肝;另一方面,疫情留住出國旅客,但很多人發現訂不到旅館,因為年輕人覺得旅館業沒前途,薪水太低,解封後就不回來工作了。癥結,在產業結構沒有調整過來。台灣一直發展以外銷為主的經濟,把成本壓低已經成為台灣人的慣性,結果是,內需市場沒有經營起來。當然,過去我們吸收歐美不做的低毛利產業,透過規模化,讓營收變大,在有限的毛利率裡,養好多人,這是產業進程中了不起的成就。

但這種產業結構不屬於未來的台灣。當我們人口越來越少,企業也從中國撤回,不可能再發展低毛利型製造業。

7、8年前有位電子業的大老闆找我發展軟體,他請我找3、4千人,我跟他說Google翻譯系統只用3個人,就能服務全世界10億人口,這是屬於高毛利產業。舊的製造業思維,花3萬元薪水、雇3千人,卻沒想過,如果把這成本拿來投資3個人會如何?

企業拚命喊缺人,但找的究竟是人力還是人才?缺人力是把人填進去就好;找人才,則是怎麼讓人力資本的價值上升。

製造業重視實體資本,買設備、廠房,卻不重視人力資本,而且認為人力資本就像實體資本,是不會成長的,這是很可怕的概念。現在必須扭轉這個邏輯,如果重視人力資本,找優秀人才當員工,訓練他的知識跟能力,聘用他的3萬塊錢,最後會變成30萬、300萬的價值。

歐美企業看重人力資本,公司投資在員工的人事成本結構,薪水是1的話,還有另外1.5倍是學習、旅遊、勞退、保險……等,台灣這塊只有約0.6倍。歐美的概念不是只想讓員工開心,而是認為我訓練你後,你的競爭力會上升,我就不用去聘兩個人;聘一個人,可以得到兩個人的價值。

如今年輕世代非常重視他應有的價值,而上一個世代的概念是,你先努力才會被認為有那個價值。所以在招募人才上,產生很嚴重的代溝,但,當企業找不到人,就得覺悟。

疫情是契機,過去每年有近兩千萬人次在國外消費,這筆錢未來應該把它要回來。當我們發展出知識型產業,更多高薪的中堅人才開始消費,改善內需市場,從過去強調的CP值提升到價值,服務業薪水就有機會提高。否則,回來的錢、加薪的錢,都到房地產去了,這會是最糟的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