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產業的工作無法遠距、一定要在現場?這類產業的數位轉型,又有哪些作法?為了幫商周〈數位領導力〉課程準備資料,身為製作人,我趁國慶連假時做了點研究,意外發現幾家有趣的海外營建業新創。

營建業占全球GDP達12%,一旦數位化,能迸發的能量相當驚人。雖然一定得實體在建築現場作業,但,誰說不能靠AI來優化施工流程?

施工現場的每一刻變化,AI都幫你記錄下來

我注意到的第一家新創是美國OpenSpace,該公司目前估值衝到9億美元,距離獨角獸(10億美元估值)只差一點點,背後股東有貝萊德、JLL等大咖。

他們是這麼做的:營造廠只需把迷你360度相機裝在工地安全帽上,讓人戴著到工地到各角落晃一圈,上傳影片,AI便能從影片拼貼出精準的現場3D影像。

週週連續紀錄後,AI還能即時示警,指出哪些地方施工沒做好、哪些存在拖延危機。例如,AI可以警告你天花板防火還沒完成,如果繼續施工,以後就很難再改了。

而這些紀錄還能用於精準預估完工日期、並成為日後施工責任歸屬的證明。目前該公司已經把技術用在1萬多個營造現場、每月新增超過500個案子。

這麼大的生意,也難怪AI視覺紀錄這競爭,還有包括英國的Disperse、以色列的Buildots,都在今年募到千萬美金等級的大筆資金。

另一家是,營建業的momo--新創公司Kojo。

營建業需要大量、多樣的建材,難道不能有個像momo或亞馬遜般的電商採購平台?Kojo就在打這個市場的主意,厲害的是,他們不只賣材料,還用軟體平台牢牢綁住客戶。

電商平台結合軟體服務,讓營建業客戶甘心被套牢

Kojo目前募到的資金累計達8,400萬美元(估值未公開),創辦人是位從牛津大學政治經濟學系畢業的氣質美女,當過高盛分析師。股東陣容則有施耐德電機以及房地產業創投。

舉凡電力設施、水管、屋頂、地板、牆壁的用料,該公司都能提供。重點來了,Kojo還提供強大、好用的採購兼倉儲盤點軟體。

客戶只需要下載Kojo的App或電腦軟體,倉管軟體都不用買了,發票對帳等等也都包了,Kojo自稱能跟絕大部分ERP系統串連。

建商可以在App裡面貨比三家,直接下單,同時一目了然工地現場、自己公司倉庫、Kojo上的店家倉庫…各還有多少料。

這招,直接幫一些傳統營建業者快速升級做數位化,可說是立刻將工地材料管理e化。就好像momo的下單App,還順便成了你家櫥櫃與冰箱的庫存清點管理工具。

Kojo宣稱,採購平台可幫建商省下90%的材料浪費、提高工地營運效率38%。

這樣的訴求,客戶埋單嗎?該公司在2020年正式推出服務後,目前累積已經有上萬個建案,目前在手訂單超過10億美元,去年營收成長了3.5倍。

看來,這家新創的「電商+軟體服務」訴求,的確打中了這全球年產值高達10兆美元的古老行業。

大家覺得,這樣的商業模式,還有機會用到哪些傳統2B行業呢?

★更多專為領導者設計的數位轉型實戰心法,歡迎參加商周CEO學院—數位領導力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