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停下來一會,想想你的孩子,你在他們身上投入了多少時間、心力和費用。假設你有個兒子好了,想一想,倘若你無須幫他換尿布,或做額外的工作讓他上鋼琴課,或奉獻周末去足球場幫他加油,你會怎麼運用你的時間呢?
更重要的是,花1分鐘想想你對他的強烈情感,你傍晚回到他的身邊時有多開心;還有久別重逢後,聽到「媽咪回來了」或「爹地回來了」時,那一股腦湧現的喜悅。想想你和他一起進行的日常活動,他的成就帶給你的快樂,以及當一天落幕你靜靜抱著他時所感受到的欣慰。
最悲傷的人,是活在親子關係毀滅中的人
現在,將時間快轉35年。你的兒子已長大成人,你也來到專家們的年紀。想像這個你投入了那麼多愛與希望的孩子,不再是你生命的一部分。不是他英年早逝,而是你和他不再有任何關係。他可能住在附近,或許在同一個城市,但你們已經斷絕往來。對比例不高、但舉足輕重的專家們來說,這是事實。他們和孩子疏遠,感情嚴重失和,使得彼此的決裂看來無可挽回。
我所見過最悲傷的人,就是活在這種情況的人。無論事情過了多久、無論情況有多特殊,親子關係的毀滅永遠都是憂傷的肇因,也是銷蝕靈魂帶來不完整感的根源。就算你和其他子女相處融洽而充實,也不見得能緩和一段關係失敗的創傷。
幾乎所有「弄丟」一個孩子,或和他有「嫌隙」的專家,都覺得日子過得不實在、不完整。而當他們走到人生的盡頭,這種感覺只會更加強烈而已。
為了這本書和其他研究,我詳盡研究了數千份與孩童教養有關的訪談。父親、母親和孩子都一樣,從許多親子永遠視同陌路的紀錄當中,可以歸納出一個明確的建言:盡一切所能的避免裂痕。
「裂痕」一詞運用於社會學的世界時,意指人際關係發生破裂,導致人與人的疏離。但它在地理學上的定義,其實更加有力地凸顯專家所描述的效應:「因受力、爆炸或緊繃而產生的斷裂,或分裂成兩個以上碎片的情況。」想像一下岩石的裂縫;那是如此鮮明且無法修補。一些專家就是這樣描述他們與那個失和孩子的關係。
裂痕,以及它的連鎖效應,正是最令專家們痛苦的「假使⋯⋯會怎麼樣?」和「要是⋯⋯有多好」的源頭。
在一些家庭,裂痕起因於父母與孩子在生活方式上的選擇。比如說,父母離異就可能驅使孩子氣憤的停止與他們接觸。孩子在面臨健康危機時,未按照父母的話去做,也是怨恨的成因之一,就連孩子「結錯婚」也是。一些較年長的父母無法容忍子女出櫃、坦承性向。不誠實或背叛信任之舉,也可能會造成裂痕。
這種種案例有一個共同的脈絡:父母、孩子或雙方堅決認定,那件有關背叛、羞辱、憤怒或漠不關心的事,已經覆水難收。
她自認「這輩子過得不錯」,想到孩子時卻無限痛苦
現年85歲,個頭嬌小,但精力充沛的蘇珊.雷繆坐在輪椅上迎接我,還熱情的邀我坐下。
我們聊了她的一生:有11個兄弟姊妹的她,在南部鄉下的成長過程,還有她的工作及兩段婚姻。
第一段幸福的婚姻在她50多歲時結束,守了幾年寡後,她在62、3歲時梅開二度。第二段關係也非常充實,夫妻倆的足跡踏遍世界各地─前一段婚姻因工作和財務限制之故,讓她沒有這種機會。
雖然身上毛病一堆,蘇珊卻是一個既搞笑又熱情的受訪者。她喜歡偶爾來杯酒(波本威士忌加可樂),喜歡和安養社區的朋友一起活動。回想她的經歷時,她告訴我:「我想我過了相當好的一生。我這輩子真的過得不錯。」
但當我問起:「在與成年子女的關係方面,妳會給人們什麼建議?」沒想到氣氛驟然轉變。蘇珊頓時沉默,屏住呼吸,然後話便衝口而出,她倍感挫折般的重重搥了椅臂。
「我不曉得,我不曉得自己做錯了什麼⋯⋯我跟你說,因為我的兩個孩子都音訊全無!我沒有⋯⋯一直沒有他們的音訊。我心痛得要瘋了。你覺得那是為什麼?你有什麼想法嗎?」
她繼續說著,語帶哽咽,還不停搖頭: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不知道。葛瑞絲的生活古裡古怪。我從不知道她的人在哪裡,因為她一直在旅行,長年奔波。她結過婚,但婚姻沒有維持多久,然後又單身了20年。我知道她現在有個同居男友,但關於他的事情,我一概不知,我只知道有這麼一回事。」
雖然蘇珊一開始自稱不知道裂痕因何而生,不過後來她還是指出了可能的原因:
「我想,在我結第二次婚後,我們的生活和之前已截然不同。我很忙,我們一直跑來跑去,因此與他們失去聯繫,我不再與他們親近。對此,他們也沒說什麼。我們只是不再有什麼共通點。
我想事情就是從這裡急轉直下,因為在我第一任丈夫過世後,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他們的孩子正值高中年紀或開始進入所謂的叛逆期,我想或許他們都將全副的心力投注在孩子身上,沒有時間找我,於是就斷了聯繫。
他們跟他們的爸爸很親,可以說視他為偶像。在我改嫁後,他們和我的第二任丈夫沒什麼共通點,雙方的生活方式完全不一樣,我想事情就是從這裡開始的。但是我好希望能經常聽到他們的消息,真的好希望!」
由於疾病纏身,蘇珊已在地平線上看到人生的終點。她曾試著主動聯繫:
「大概在一個月前,我給兩個孩子各寫了一封長信,但都沒有收到回音。我也不時的打電話給他們,但從來沒聯絡上葛瑞絲,我聽到的都是電話答錄機的聲音。另一個孩子,我有跟他講到話⋯⋯。噢,我大概每2個月打一次,一次講個幾分鐘,但我們很少有共同的話題,幾乎都在聊孫子。」
在我結束訪談時,蘇珊的心情已經平復,並回頭告訴我有關她漫長人生多采多姿的趣聞。但我永遠無法忘記,在她傾訴「我做錯了什麼⋯⋯我心痛得要瘋了」的時候,她聲音裡的痛苦。
我從專家那裡學習到,裂痕可能發生在任何人、任何家庭之中,所以我對於專家認為我們可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深感興趣。由於樣本數相當大,我既接觸到蒙受裂痕之害的長者,也碰到經歷過「起死回生」的案例。
《如果人生重啟:1000位人生專家教我的生命功課,那些不做會後悔的事》☛立即購書:商周Store、博客來
《如果人生重啟:1000位人生專家教我的生命功課,那些不做會後悔的事》
作者:卡爾.皮勒摩(Karl Pillemer)
譯者:洪世民
出版社:商業周刊
出版日期:2023/06/15
作者簡介
卡爾.皮勒摩(Karl Pillemer)
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人類發展學教授、威爾康奈爾醫學院(Weill Cornell Medical College)老年醫學教授。同時是康乃爾老化轉譯研究中心(CITRA)創辦人。
國際知名家庭社會學家及老齡化研究人員,其研究檢視了人們的一生是如何發展及改變。著有6本書,發表過百餘篇科學論文,在全球各地以優質老化、家庭關係和長者照護為題發表演說。
書中的「傳承計畫」(the Legacy Project)花了5年時間,有近1200名、65歲以上的長者參與。關於傳承計畫:legacyproject.human.cornell.edu。
責任編輯:倪旻勤
核稿編輯:陳瑋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