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的牛車,在仙草實驗小學化為食農教育的視覺意象裝置,這是鄭信男老師率領共創團隊所打造的。鄭老師於110年首度將食農教育的授課對象,由地方長輩轉向偏鄉孩童,他帶領 護理系和觀光餐旅系學生走進白河仙草實驗小學,期待將該校打造成以仙草為特色的藥草生態校園,未來成為親子生態體驗遊的 新據點。

做中學,啟發孩子的好奇心

共創團隊於校園的藥草生態區內,栽種可食用的藥草及香草,開設課程教導小朋友認識在地食材與原物料,如:產自白河的蓮子粉、在地「米師傅」獨家研發的米穀粉、仙草社區的仙草等,帶領小學生一起動手製作添加仙草的米麵條、米麵包、米鳳梨酥、蓮子糕與果凍花。鄭信男老師更力邀得意門生回來支援,開設「蔬 果藝術食農教育」工作坊,現場示範製作出神入化的蔬果雕作品,以及教導如何運用自然蔬果去染色製作彩色水餃。

課程以邊做邊吃的活潑方式,啟發孩子們對食農教育與美學涵養的理解及感知。「不要小看這些醜食物,透過切頭去尾、創意擺盤的方式,也能華麗變身出一道道健康、精緻又可口的餐點。」鄭信男老師十分讚賞孩子們在學習時的全心投入,打破成年人僵固思考的框架,展現天馬行空的高度創造力。

結合「環境教育」與「科學教育」

因食農教育也是環境教育及科學教育的一環,為增加內容的豐富度,鄭信男老師落實跨學科「STEAM」的教育理念,讓小朋友在整合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基礎上,學習製作具節 能減碳與環保概念的「紙箱烤肉架」,以及運用傳統榫卯工藝拼出「立體存錢筒」等物品。

「校園共創計畫不僅為農村社區帶來改變,同時也為團隊學生帶來不同的人生際遇。」鄭老師因本計畫,結識高師大科學教育暨環境教育研究所的黃琴扉老師,並推薦共創團隊的學生報考該系。而這名學生在研究所畢業後,110年回來協助擔任環科實作的講師,其獨特的創意教學風格,深獲「仙草實驗小學」李志軒校長的肯定,繼續延攬她留任成為代課老師。

天助自助者,改變從地方做起

110年8月改制的仙草實驗小學,全校學生僅有30多名,偏鄉辦學不易,面對種種挑戰,地方教育者並未坐困愁城。鄭信男老師深深被李志軒校長積極辦學、全體教職員全力投入計畫的熱血精神所感動,增加了計畫執行的外溢效果。

像是教務主任挽起袖子一起來學做果凍花,並透過網路視訊的方式,自發性教導仙草和關子嶺社區的學生家長及店家;孩子們則化身小小記者,透過網路成立的「仙草電視台」頻道,主動採訪地方相關事務,無論是食農教育的推廣,或是拯救關子嶺桶仔雞業者因疫情影響生計等議題,小朋友自動自發的與土地產生情感連結。

一場共創之旅,與偏鄉師生的生命碰撞。鄭信男老師希望透過本計畫,幫助仙草實驗小學改善環境與建立教學特色,預計將在關嶺分校建立假日市集,讓學校扮演活絡社區經濟收入的角色,未來成為臺172線親子食農教育體驗遊的景點之一,為仙草社區重 燃振興地方的曙光

學生蔡曄婷:小朋友啟發了我!

在帶領仙草國小小朋友 進行蔬果雕食農教育體 驗時,大葉大學護理系三年級的蔡曄婷表示,「小學生主動學習的熱誠讓我印象深刻,大家會搶著坐第一排踴躍發問,果雕擺盤設計上也比我們大人還要有創意。」 此點啟發她未來在進行社區衛教活動設計時,可添加一些活 潑有趣、邊做邊吃的實作內容,改變傳統只站在台上生硬地解說衛教知識。

教學亮點

1. 將食農教育、環境教育與科學教育三者串聯,增加授課內容的多元性。
2. 教導當地小學生與居民認識食用類香草、藥草,進而開發伴手禮產品。
3. 重建仙草文化,協助仙草國小成為食農教育與社區服務的平台。